大滇说茶(115):普洱茶的仓味

  大滇说茶1001夜,如约相见!人到中年,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耽误了,抱歉!今天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仓味,如果时间足够,我们再会讲陈味、堆味、霉味,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因为必须了解仓味,以这个为基准,才能对比出其他的味道。

  传统以来,只要说到仓味,通常潜移默化,默认为:湿仓味。大滇在这里要重新定义下:仓味是普洱茶因为存储于不同条件下导致的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味道。由此,我们可以定位为云南仓,广东仓,河北仓,北京仓,东北仓,易武仓,勐海仓,北美仓,南极仓……只要你把普洱茶放入任何一个地区,即会形成带有当地气候的特点,大滇称为各地不同的仓味。所以,在大滇说茶里,仓味不带有歧视性,也不代表湿仓。只代表各地入仓后导致不同的特点。

  各地的仓储情况我没有研究,我们期待茶友自己发挥,但我想就几种大致的气候条件做一个归纳:普洱茶陈化的关键因素无非是湿度与温度,这二者的排列组合为:高温低湿,高温高湿,低温低湿,低温高湿。四种情况下,做一个分析,大概会得出普洱茶仓储下的大致规律,以及产生仓味的特点。

  一、高温高湿

  即存储的平均气温长期在30度以上,相对湿度在85%以上,这样的存放环境以港仓做标准,存于半地下室。普洱生茶在这个环境下,很短的时间就有出现长白霜的情况,香气迅速下降,汤色迅速变红,汤甜,但汤色黑红不透。如时间存储较长,则叶底容易出现黑而且硬,无弹性。饼面上的白霜,或者白霉,是很容易消除的,日光下晒干,或者在干燥环境退仓,即可消除。

  经常有沿海地区茶友存储出现此类情况,短时间对茶的品质影响不大的,可以除霉除霜,需要强调一点,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没有密封保存,而只是把茶暴露在空气中,散茶或者整提或者竹筐暴露在地下室,如果用纸箱密封保存,可较好的保存茶,不至长白霜或者发白霉。缺点是,也许2年-3年,你会发现纸箱朽烂,需要更换。有些茶商故意这样放置,使得茶的变化加速,这个另当别论。

  仓味的识别,一是在洗茶的时候,闻叶底的味道,沉闷,刺鼻;二是看叶底的鲜活度,入仓较久,发黑,干硬,无弹性,入仓时间稍短,叶片也会呈现部分发黑的状况。这个是此种情况下的仓味。

  二、高温低湿

  这种情形见于许多茶商的退仓仓库。高温的天气无法避免,抽湿机一直在工作,以完成退仓工作。如果新茶一开始就放入这类环境,容易导致发酸。但作为退仓来说,仓味以及饼面白霜会迅速消失,如果再加上换包装,换上崭新的包装,则一般人较难识别。这类情形下的仓味,非常不明显,但叶底和汤色仍然会说话。叶底的鲜爽度,汤色的变化,口感的微酸,都会提示着退仓的嫌疑。

  三、低温高湿

  较常见的是一些山区,存储于防空洞的茶。这类情况下,茶不会变酸,但霉菌迅速生长,是整个存储环境下最差的一种,基本上,即便退仓,生茶也会有熟茶化的汤色以及叶底。

  四、低温低湿

  如果非要定义,即平均温度在20度一下,湿度在50%以下,这类茶的问题是不陈化,只氧化,汤色变化微乎其微。这个环境的存放,也许我们不用纸箱密封。在密闭的空间里,加一盆水,是比较正确的方法。茶在这个环境下变化非常慢,香气保留得虽然好,但是喉韵方面,润的感觉不乐观,许多时候,会感觉喉干,喉部肌肉紧缩。

  以上宏观的环境下,大滇推荐了普遍适合但并不是效率最高的密闭纸箱法,但密闭纸箱法非常大的缺陷是:在纸箱内狭小的空间内,茶会吸收纸箱的味道,而且由于纸箱空气内部流通,会导致香气的沉闷。由此形成了纸箱法的仓味:带着纸箱味道,低沉的香味。而某些茶友在各地的自然仓,也会吸收了存茶环境里的一些味道,比如某些茶友跟沉香一起存放,或者存储环境里有其他物品,则存出的茶都会带有一些味道,这个就是各自特点的仓味。

  关于这些,我们在做评鉴的时候,应该剔除这些非常个性的东西,主要研究湿度和温度导致的结果,由此去判别存放的年限以及茶品的转化趋势。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散茶的存放,大滇特别强调,普通的茶友切勿自行存放散茶,成功率太低,如果实在要存放,建议在存放前先用蒸汽蒸软下,再做存放。原因不清楚,只是因为我喝过这样做的茶,觉得转化效果比较不错。具体操作方法,有锅炉蒸汽最好,如果没有,蒸锅蒸出蒸汽后停止加热,把干茶导入蒸汽中,然后阴干。别问我为什么,这个只是一个经验,或者说偏方,这样存放几年后的茶,效果比较理想。

  更多关于仓味的问题,可能大家还是感觉找不到要点,那么,最好一个建议就是,各地不同的茶友大家交流下,把几个典型气候地区的茶,存放了至少3年以上的,发到大滇这里,由大滇统一安排发茶样!体会不同的仓味!如果没有3年以上,仓味不明显!
文/大滇飞扬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大滇说茶(119):普洱茶茶厂印象
大滇说茶(119):普洱茶新茶的厚
大滇说茶(120):普洱茶名词解释
懂茶人追捧收藏老茶的真谛:普洱茶气
大滇说茶(121):收藏普洱茶的出路
普洱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源头
大滇说茶(122):再论烘青
大滇说茶(123):普洱茶的3.0时代
普洱茶的“十一子”审评法
澜沧江流域的乔木普洱茶
瘦身美容的普洱茶
戏说普洱茶韵之气味解
茶界小神:普洱茶中的生茶
鉴别普洱茶七品俱佳
30年的茶树算老茶树对不对?
邹家驹:生茶与生普概念
云南大叶种有哪些主要品种?
2012年细说普洱:雨水与茶(六十三)
辨别普洱熟茶的好坏
2012年细说普洱—产量与价格(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