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莺山问茶

 白莺山问茶 
 
  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温润水气,高原紫外线的强力,赋予云南大叶种茶特别的禀赋:高山,云雾,阳光,山溪,河流;古老,厚重,质朴,然后清凉。传说茶祖死后,他的呼吸变成了雨和雾,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变成茶树,我爱普洱茶,正衍生于这样一个传说。因为远古,所以除了美和珍贵,还有回望时油然而生的些许渺茫。
 
  高山佛茶
 
  白莺山之远,在想象之外。沿澜沧江往北而行,至漫湾,一路平坦,从漫湾开始,一路盘旋,远山云雾缭绕,山脚水波浩渺。漫湾水库,上接小湾,下连大朝山,构成百里阶梯水园,非高山乃至高空而不能观其全景。车子走走停停,总感每一转弯,景色各异,绿翠黑蓝青靛,一一呈现。想以前多次路过漫湾,往往一瞥即走,大部分时间在梦中与之交臂而过,实为憾事。
 
  从漫湾螺旋式上升约3个小时,终于在颠簸中抵达目的地。澜沧江茶叶集团在这里建了一个“云县白莺山古茶园自然博物馆”,奠基仪式的那天,请来了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主理。
 
  澜沧江茶叶集团有意把白莺山打造成“佛茶胜地”,佛茶是个什么样的形态,我并不深知。所谓“禅茶一味”,也都是精神上的渊源,我想,任何一款茶,在不同人的嘴巴里,都会品出不一样的感受。
 
  山上有四碑,为佛界和书法界名人所撰,其中鸡足山释演诚云:大理南诏妙香古国白莺山佛茶。胡乱说,书法脱自颜体,已有气象。与释永信、沈鹏的书法同立,另有其味道,我相信。
 
  “妙香古国”
 
  之说来自大理国,大理是佛教之国,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信奉佛教,熟悉《天龙八部》的人可以从中了解到大理国的一部分历史。
 
  自然博物馆居山正中,两侧山中有数道沟壑,山泉顺势而下。目之所及处,
 
  是枝叶茂盛的水冬瓜树,古茶树分布在山间地里,民居就藏于其中。观多数茶树,均在田埂之上,了解方知,因多年来,茶价不起,茶农便砍茶种地,今日所见之古茶,皆出防土滑所留。先民的财产,不足养活后代子孙,茶叶的经济价值,几起几落,长时间只是陪衬之物。
 
  路途,每见古茶,我们都争相举相机,村民便笑说,这是小的,要照就去照大的。又遇一稍大茶树,以为是,村人又说,大的在山另一边。以前我总是不解,为何云南每过几天就会冒出一茶树王,今日所见,方才明白。每一区域,必有王者,每一品种,必有最佳。
 
  我一直也有一个疑问,是名山造就了高人隐士,还是高人隐士成就了名山?
 
  白莺山今天看来都是一个修行的好所在,散布在资料与传说中的一些历史,今天无法去根究其真实性了。也许这段话,可以看看。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盛行于云南,尤其是大理国时期,由于云南地处中原与南亚沟通的十字路口,中原文化的渗透,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以印度为主的佛教文化的影响,
 
  使大理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妙香古国”。白莺山地处南丝绸之路即茶马古道左侧,山脚下是澜沧江著名渡口——神舟渡,这里交通便利,却又颇为僻静,于是便成为僧众修行出家的好去处,
 
  据考证,白莺山在南诏时期便出现了相当规模的佛寺——大河寺,在以后的五百年间,大河寺及其他庙观更替,但香火不断,加上白莺山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交通便利,却又远离红尘。使避灾修行的僧众不断在这里云集,于是,在漫长的五百年间,僧众们在讲经修行的同时,云南最早的佛教茶文化也在这里演示。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经神舟渡到白莺山时,品饮白莺山本山茶后誉之为“太华茶”。
 
  我没有见到大河寺,也没见到当地的其他寺庙,所以,现在我也没办法来讲述这里为何是“佛茶胜地”的起源,也许以后会有时间再去考察补正。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普洱七子饼茶冲泡及其喝法
普洱茶的冲泡技巧:“透”和“闷”
选购茶饮料需看茶多酚含量
普洱茶的后发酵各种表现 喝普洱有益健康的奥妙所在!
世界人都喝茶了,你还沉迷碳酸饮料?
茶克烟毒你知道吗?
人为什么要喝茶?
常见的错误喝茶方法?
红茶和绿茶可以一起喝吗?
话说茶膳
由法国葡萄酒想到云南普洱茶
感受普洱茶之水
感受普洱茶之气
另类的普洱茶广告词
历史上的普洱茶贸易
女人如咖啡男人如茶
普洱茶叶发源地的生态危机
普洱茶网络销售 任重而道远
苦与涩相生相伴
明清时期的普洱茶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