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深加工产品延长茶产业链

  茶叶除了传统品饮,还能够拿来吃、拿来用,甚至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业内认为深加工是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茶园面积已达195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为145万吨,茶叶年总产值为900亿元人民币。2010年中国茶叶出口30万吨,出口数量再次超过斯里兰卡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金额达7.84亿美元。目前,中国茶业已出现产大于销的状况,未来十年,这种现象会继续扩大。因此,无论是从扩大消费领域还是从加快产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发展茶叶深加工、调整茶产品结构,才能促进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作为世界第二大茶叶消费国的日本,以茶作为原材料加工的茶产品种类繁多,也是茶深加工文化、理念、技术以及产品的领跑者。在日本,把茶叶加在各种食品,制成糖果,糕点和其他食品的产品很多,市场上大约有150多种。在食品中添加茶叶,一方面可以利用茶叶中的多酚类具有的抗氧化作用,保持食品的新鲜;另一方面可以使这些食品更加健康。茶叶除了在食品,饮料上广泛应用外,还用茶叶的有效成分开发成药品,保健品;用茶叶的除臭,抗氧化功能制成布,做成衣服,袜子和拖鞋等。茶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给茶叶深加工带来广阔市场。

  记得1990年在日本留学时,看到超市和自动贩卖机销售听装乌龙茶饮料,当时觉得很好奇,茶还能凉着喝?茶还能做成饮料随时随地很方便地喝?2010年5月再次去日本观察茶产品,无论是电车站还是超市茶深加工产品占据很重要的摊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日本茶深加工最大的企业SUNTORY公司,继近期推出抑制脂肪吸收的“黑乌龙茶”后又推出了预防血压升高的“胡麻麦茶”;日本花王公司推出了促进脂肪消耗富含茶多酚的绿茶,大正制药推出了预防血压升高的“GABA绿茶”等。

  茶叶深加工是指用茶鲜叶、成品茶,或是茶叶和茶厂的废次品、下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生产出含茶制品的加工过程。茶制品可能以茶为主体,也可以与其他物质制成复合体。茶叶深加工技术可分为机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和生物加工及综合技术加工。

  近些年来,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均十分重视茶叶新产品开发,欧美国家袋泡茶占茶叶总消费量的比例从70年代的2%上升到60%-90%,日本茶饮料等新产品的消费量占茶叶总消费量的40%。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于八十年代初将速溶茶制备技术投入产业化,目前己成为速溶茶生产的大国。日本、台湾的茶饮料消费已超过碳酸饮料,居饮料市场的第一位。

  近二十年来,国内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国内茶叶深加工产品只占中国茶叶总产量5%,但产值达300亿元,占到了茶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

  目前,国内茶深加工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第一类是速溶茶系列固体饮料,也是市场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茶深加工产品。速溶茶是在传统茶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一种具有原茶风味的粉末或粒状的茶产品。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速溶茶已成为目前最受人们欢迎的茶叶制品之一。??以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为代表的速溶茶已成为茶深加工产品的重要代表,热水和凉水都可溶成为其引人注意的特点和卖点。速溶茶的特点是冲水即溶,容易调节浓淡,还可根据各自的喜好加奶、白糖、香料、果汁、冰块等,既可热饮又可冷饮,原料来源广泛,不受产地限制,即可直接取材于中低档成品茶,亦可用鲜叶或半制品为原料生产,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目前速溶茶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纯味速溶茶、调味速溶茶及茶与功能植物混合速溶茶等。纯味速溶茶又包括速溶红茶、速溶绿茶、速溶花茶等几种。调味速溶茶又称“冰茶”,它是在速溶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配制茶,起初多用来做夏季清凉饮料,加冰冲饮,故称冰茶。

  ??第二类是液态罐(瓶)装茶饮料。即饮型罐(瓶)装茶饮料是一种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的茶饮料。这种饮料既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又兼具营养、保健和医药等功效,是一种多功能饮料,目前有40多种。这类饮料主要包括纯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含气茶饮料以及保健型茶饮料。??

  第三类是茶酒。茶与酒在人类生活文化中的地位并驾齐驱,使人类生活丰富多彩。茶是温和饮料,酒是刺激性饮料,两者各有不同属性,故以茶叶为主料酿制或配制的饮用酒独具风味。??茶酒为我国首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产产生研制生产的茶酒约为10多种,大多酒精含量在20%以下,属低度酒。??茶酒按加工工艺,可分为发酵性、配制型(模拟果酒的营养、风味加工配制而成)和汽酒等几大类。

  茶的最重要特征是保健功效,因此,茶功能食品是茶深加工产品的主流。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活性因子包括多酚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等,不仅具有很多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代谢异常、抗氧化、抗癌或抑制肿瘤、抗炎症、抑制微生物、调节免疫活性等,而且能够预防很多慢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因此膳食中添加这些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膳食补充这些生理调节物质达到维持身体健康,或预防诸多疾病的效果。茶叶加工工艺的不同,使不同茶类的茶产品的功能也发生一些较大的变化,如绿茶以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以及炎症等功效为主,普洱茶熟茶经过人工或自然陈化发酵,调节代谢的功效更为显著。最近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咖啡碱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加大茶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力度,才能开发出更多茶的新功能。

  目前,中国茶叶产业除传统茶类外,科技含量较高的深加工产品不断推出,茶饮料、茶食品、速溶茶满足了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需要,茶多酚、茶氨酸、茶色素等茶叶提取物产品已成为许多人保健甚至治疗的首选。利用茶叶提取物开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天然药物、健康食品、茶饮料、个人护理品、植物农药、动物保健品等终端产品,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大健康领域的重要支柱产品。文/盛军,转载自《普洱》杂志!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汤仁良与云南蒸酶茶

汤仁良与云南蒸酶茶

看了又看

广西六堡茶之品牌价值(一)【历史篇】
广西六堡茶之品牌价值(二)【文化篇】
广西六堡茶之品牌价值(三)【现状篇】
广西六堡茶之品牌价值(四)【展望篇】
金丝楠木能否拯救死气沉沉的红木家具市场?
吴锡端:中国茶产业放眼量
金融“贷”动武夷茶—专访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行长路敬松
专家观点:茶叶标准之争
于观亭:中国茶,通天之路在何方
纵向分离与横向整合:中国茶产业的破局之道
大红袍的红天下—访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陈泽财
茶行业走向精深产业化:王庆
“十八大”报告对茶产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江元勋填补了国内红茶高端茶的空白带动了全国红茶销售
专家指出消费者对茶叶科普相关知识尤为重要
关于茶叶营销的思考
中国茶叶营销的几点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茶产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品牌化之下、茶叶零售商何处何从:欧阳道坤
茶叶营销:从品类认知到品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