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话茶趣

  鲁迅在《准风月谈.喝茶》中写道:“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好茶叶,每??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可见鲁迅是会品茶的。
 
  品好茶是清福
 
  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胡适生于茶商之家,一度曾嗜饮茶,任驻美大使时,曾多次要妻子寄茶叶到美国,他在信中对夫人江冬秀说:“只要上等可吃的茶叶就好了,不必要顶贵的。”但胡适很忙,他大概没时间去品烹茶之水来自三峡哪一段。
 
  斟细呷之茶文化
 
  梁实秋也写有《喝茶》,他在《喝茶》开篇就为自己定位:“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
 
  梁实秋《喝茶》记有亲历:“《潮嘉风月记》说工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我没嚼过梅花,不过我旅居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有如玩具。更有娈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工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了之后还携带几匣回家。不知是否故弄虚,谓炉火与茶具相距以七步为度,沸水之温度方合标准。举小盅而饮之,若饮罢径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猛嗅两下。”
 
  有人说,西方文化是咖啡文化,东方文化是茶文化。梁实秋在《麻将》中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麻将;梁实秋在《喝茶》中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
 
  苦茶庵老人说茶道
 
  周作人既为“苦茶庵”老人,应该很讲究喝茶。但周作人也写有一篇《喝茶》,文章开篇首先提到徐志摩:“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m),而且一定说的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x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的很平常的喝茶罢了。”鲁迅不喜徐志摩,周作人虽为徐志摩写过悼文,但他对徐志摩的“茶道”似也并不很热情。
 
  唐瓷茶盏见茶色
 
  中国有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这都是很伟大的。中国还有四项更伟大的发明,那就是书法,京剧,对联,喝茶。王羲之一幅《兰亭集序》成千古之谜,京剧黑头洪钟大吕让上帝也颤,古代大诗人同情后人对不上对子到世间来再走一趟,唐时竟陵积公和尚品茶竟能判断煮茶者谁,那四大发明弄得好了,都会让人有一种雅人气派,高人一等,若再弄到好处,更可以不可一世,小觑万物。东汉陶茶碗,因年代久远而非常值钱,但它到底仍是一个粗糙茶碗,河南偃师出土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穆??墓中唐瓷茶盏,已精致到能照顾茶汤颜色,到清干隆御制时款茶碗茶盘,白瓷盖碗,红彩蝙蝠纹,更把传统社会伦理纲常和福禄寓意的文字画面用于瓷器之上,想干隆端杯品茗,当能品出万里江山大好味道。
 
  鲁迅在《喝茶》中说:“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
 
  鲁迅所说的收梢,可能还远。生命,思想,压抑,痛苦,该敏感的地方不敏感,不该敏感的地方,仍越来越发达。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中国茶之道

中国茶之道

食神蔡澜的普洱之趣

食神蔡澜的普洱之趣

看了又看

卢仝与茶
什么是斗茶?
中国茶文化中的“茶语”
中国茶艺的缘起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基地——“玉山古茶场”
中国四大茶馆文化
白茶起源存争议,茶学界观点不一
武夷山采茶歌如同文人茶诗一样丰富
毛主席和桂平西山茶
茶圣陆羽与六角井
王安石爱茶,擅长鉴水
蒲松龄与菊花茶
茶与茶谚
茶与婚嫁
茶艺:"四要"之三——火
茶与书法
茶艺:"四要"之一——茶
茶事源于哪里?
茶艺:"四要"之四——器
中国茶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