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年间的煎茶与点茶法原来是这样的


  煎茶与点茶,均是两宋时代的饮茶方式,前者是将细研作末的茶投入滚水中煎煮,后者则预将茶末调膏于盏中,然后用滚水冲点。
 
  煎茶法
 
  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团饼茶经过灸、碾、罗等工序,成细微粒的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在二沸时投茶煮,然后分饮。
 
  具体过程就是:
 
  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第“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
 
  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
  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但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
 
  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或者是五个茶盏中,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与煮茶法不同之处: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时投入“茶末”煮。
 
  点茶法
 
  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
 
  区别与煎茶之处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适量入盏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先是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
  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现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茶盏、点茶(调膏、击拂)。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刘松年的《撵茶图》

刘松年的《撵茶图》

点茶艺术的消亡与复兴

点茶艺术的消亡与复兴

看了又看

日本茶道的基本流程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把喝茶到了极致,但喝着喝着,国家就没了……(一)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把喝茶到了极致,但喝着喝着,国家就没了……(二)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与茶相关的长寿典故你一定想知道!
朱元璋与普洱茶、斗茶、团茶趣味
喝茶的境界,看看茶典里古人的喝茶方式你就明白了!
送茶礼的7大原则,保你看完送礼不会错!
喝茶有讲究 茶壶摆放、斟茶都要有礼
茶俗百态味自香
“以茶代酒”怎么来你知道吗?
淡而不寡,因动生趣,点茶之境
3分钟了解宋代的点茶法!
关于茶叶的“三大俗”,道尽当今茶界江湖事!
茶道茶艺五大元素——“神、美、质、匀、巧”
茶礼之“以茶代酒”
最基本茶礼仪:为什么说“茶满欺人”?
过年为何要送茶?(附送茶攻略!)
寻年味·送茶礼:甜甜蜜蜜小青柑
寻年味·送茶礼|经年之味陈皮丝青柑
送茶礼需遵循六大原则,不然送错会闹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