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茶文化漫谈

  一般说来,全国被划分为四大茶区,分别是西南、华南、江南与江北茶区。而华南茶区内有五个省区:即两广、海南与福建、台湾。这一区域是中国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区,品种资源丰富,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产业工艺涵盖了中国茶的六大类:红茶、绿茶、乌龙、花茶、黑茶、白茶。尤以半发酵茶品质优异。
  尽管这五个省区同属华南茶区,福建与台湾的茶,则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福建与台湾的名茶
 
  福建省位于祖国大陆东南,福建的纬度,从北到南,约在北纬28度与北回归线之间。台湾则在25-20度之间,与福建隔海峡而相望。两地同属亚热带型气候,多山多雨多丘陵。经专家考证,北纬30度以内,特别是25度附近,是最适茶叶生长的地区。
 
  台湾省的全境皆产茶。东部有台东的鹿野与花莲的瑞穗,是近年新兴发展的茶区,这个地区的茶产业与休闲农业结合,主产清香型乌龙。中部,则以南头鹿谷的冻顶乌龙最为有名。此地茶园开发较早,制茶技术纯熟,有近二百年历史。在海拔800米的山区,终年云雾缭绕,产制醇香幽雅的冻顶乌龙。而通往阿里山海拔1000-2000米沿途,则有高山茶园,产制量少质优的高山茶。台湾的南端,也有佳乐风景区的港口茶,还有金萱茶。北部,自然是重要的产茶区,有著名的文山包种与木栅观音。
  福建省则更不必说,八闽名茶中,单是乌龙茶,就有永春水仙、佛手、色种、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黄金桂、漳州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漳平水仙、闽北水仙、正山小种、武夷奇种等。
 
  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福建与台湾的名茶,都是以乌龙茶为特色的。按我们大陆所说的乌龙茶类主要有:水仙(武夷水仙、闽北水仙、闽南水仙、),乌龙(福建乌龙,台湾乌龙、),铁观音,奇种(武夷奇种),色种(闽南色种),包种(台湾包种)。但在台湾,我们所说的乌龙茶则以青茶类来论。因为乌龙茶这三个字,在大陆,是半发酵茶的代名词,特指一种制茶方法,是绿、红、乌龙、花、白、紧压茶六大种类中的一种。而台湾,“乌龙茶”则一定指用乌龙品种的茶叶做的半发酵茶,归青茶类。所以有“冻顶乌龙”、“玉山乌龙”的名称,而其他非乌龙品种的半发酵茶则不用乌龙的名称,如“阿里山珠露”、“金萱”“冻顶梅”等等。
 
  闽茶传入台湾交流与隔绝
 
  福建省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多年的茶文化历史。福建产茶最早的文献记载,见诸南安县丰州的莲花峰摩崖石刻。比陆鸿渐的《茶经》一书还要早三百多年。而台湾近二百年来所产制的乌龙名茶,如文山包种、冻顶乌龙、木栅铁观音与高山茶,其品种则皆源自福建。
 
  从历史上看,台湾茶叶生产的创始者,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先民。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台湾南投县的冻顶乌龙,是在清咸丰五年(1855),举人林凰池往福建科考之后,从武夷山带了36株乌龙茶苗回台,种植于鹿谷山区的;木栅铁观音,则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安溪萍州村人张妙回省时,引进纯种铁观音,在木栅的樟湖山试种成功的;关于包种茶的另一种说法是:1881年,泉州人吴福源在台湾创制包种茶回销内陆,开创了包种茶的先河。
 
  因而,近两百年来,由于闽台两地的这种文化地理与血缘关系,台湾早期茶叶,不论品种及技术,几乎都来自福建。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台茶因政府大力扶持,在福建传统乌龙茶的制茶工艺基础上,最早以“先进”名义进行一系列的机械化革新,将茶叶的品质与工艺,市场与观念,都大幅度提升到一个高点。
 
  闽台两地的茶产业与茶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传的。然而现在,台湾乌龙与福建乌龙,无论外形、香气与滋味,均有不同。这里面有一定的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与技术交流阻障的原因。
 
  有一个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即台湾茶界一直与日本、韩国有茶文化的往来交流,而与一水之隔的大陆,特别是茶种品质相近,地理、文化相似的福建茶文化交流较少。两岸茶文化的当代交流,起于1988年台大教授、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理事长吴振铎先生返乡省亲。而大陆茶人访台,则在1993年由浙江茶文化交流考察团力拔头筹。
 
  闽台行为茶文化大同小异行为茶文化是人们在茶叶生产、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如:“吃讲茶”,“施茶会”,将乐的“擂茶”,畲族的“新娘茶”,茶礼、茶俗及茶艺等表现形式。比如在拙作的长篇小说《铁观音》中,就写了安溪茶艺冲泡的十六道程序:山泉初沸、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孟臣重淋,若琛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汤赏色,喜闻幽香、初品茗汤,再斟玉液、品啜甘霖。当然,也有称八道、十八道或二十二道的。
 
  同样,当今的武夷茶人也在继承和发展历代茶人茶艺的基础上,整理出一套“武夷茶艺”,共二十六道程序。这二十六道程序除品茗之艺,还把赏景、观艺、听琴等等融为一体,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比如说茶王赛,两地都隆重地举行过。茶王赛的源头,应该来自古时的斗茶或茗战。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里就有精彩描述:“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寄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这首诗浪漫壮丽地描绘了武夷斗茶的宏阔场面,也道出了武夷山北苑皇家贡茶的地位。
 
  同样,闽台两地冲泡乌龙茶的茶具、茶艺表演,基本上是相同的。一般来说,品饮高中档的乌龙茶,两地茶人都会备好一套专门茶具。过去,最为精致的茶具是“潮汕四宝”:玉书、孟臣罐,潮汕炉、若琛杯。现在,饮武夷岩茶或包种茶,精美的紫砂壶还是必不可少的一宝。而现代的铁观音,由于向清香型发展,闻香赏色是品饮过程中不可少的程序之一,所以大多改用白瓷盖碗。台湾茶艺,用具主要有紫砂壶、龙凤杯、茶巾、茶荷、茶盘等等,当然,为了闻到乌龙茶独特的香味,还特别发明了一组高且细的闻香杯。归纳有十八道茶艺程序:恭请上座、焚香静气、火煮山泉、春江水暖、鉴赏佳茗、乌龙入宫、高山流水、春风拂面、孟臣淋漓、提壶灌鼎、凤凰点头、若琛初浴、对饮成双、天地合一、珠联璧合、奉茶敬客、喜闻幽香、细品佳茗。
 
  据说,闽南茶乡的某些茶歌,和台湾的词曲完全一样。多为七言四句一节的闽南方言歌曲。另外,婚姻茶俗、敬佛茶俗等方面,闽台两地也有相同或类似的地方。1937年的《安溪茶叶调查》一书中载:“每一人家,有一茶壶,壶以久为贵,以小为上。”早年,台湾老人家也时常拎着小茶壶到外串门聊天。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台湾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先大陆一步地逐渐发展成今日的功夫茶品赏。
 
  茶道还是茶艺?
  心态茶文化,就是对茶的精神认识及价值观念,这是从饮茶的物质、行态文化上升至哲理高度,也是茶文化的核心与最高层次。
 
  谈到这个方面,大家都会想到日本的茶道,即和、敬、清、寂。从术语的概念上讲,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有茶道、茶艺、茶德、茶礼等等提法。古人说: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另外,古时的茶文化,常常是一种人文观的茶文化,多在“儒、道、禅”。而如今,茶已是千家万户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与健康饮品,所以,我个人认为“茶艺”的说法,也许更合于中国现代茶文化的意境。
 
  而从闽台两地茶文化现状来看,也以称茶艺的居多。中国江浙及江浙以北,对茶艺的概念则淡化的多。已故的浙江农大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的主张是:发扬茶德、妥用茶艺。
 
  茶文化的悠久历史自然在大陆,然而“茶艺”一词,最早却现于台湾。1978年台湾茶文化复兴,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建议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时,使用“茶艺”一词,于是有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协会”等组织协会。而后各种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艺一词也被广泛接受。后来传播到福建及大陆其他地区,尤其吻合福建的功夫茶文化。
 
  以“和”为主的茶文化精神
 
  1982年,台湾的林荆南教授将茶艺的基本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个字,即是: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然而这四个字单单从字面上讲,让广大普通百姓很难一下联系到茶,必须对这四个字做具体解释。所以后来,台湾的范增平先生又提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是:和、俭、静、洁。其中含义不难理解。
 
  在祖国大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回归,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总结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如庄晚芳教授在1990年的《茶文化浅议》中,则明确主张了“茶德”的提法。即:廉、美、和、敬。
 
  而另外一些专家则提出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或“清、静、和、美”“静、正、清、圆”四字表述。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中国茶礼或中国茶道的概念。我在拙作茶文化小说《铁观音》中,则按安溪习俗描述了茶艺的“礼、纯、雅、和”精神。
 
  总而言之,概念的归纳虽不尽相同,主体精神还都是接近与相通的。特别是大陆与台湾,许多学人都提到了“和”字,这是中国文化意识的集中体现。和的内涵非常丰富,意味了天、地、人,意味了宇宙万物有机统一与和谐。我个人认为,“和”应是中国茶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同时也应该加上内省的“正”或“清”字。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武夷山,一抹茶香漫五洲

武夷山,一抹茶香漫五洲

看了又看

茶歌、茶舞
茶与美术
斗茶散论
再话祁门采茶戏
有趣的云南民族茶饮
中原茶俗趣谈
茶与祭祀
武夷山茶文化解密
三峡地区茶诗文的魅力
普洱茶与佛教的关系
积公和尚与陆羽的品茶传奇
茶艺,其实很复杂!
茶与婚嫁
茶艺三性
藏族的茶:一种很有讲究的文化
工夫茶里的工夫
我国少数民族的茶文化茶俗
茶典与茶痴之间
从鲁迅《喝茶》中读懂了茶味的真谛
明朝人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