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及近现代茶诗

  绍兴茶至清代又进入一个新阶段,近现代产生了曲折,但茶诗依然佳作如林,不胜枚举。1949年建国后进入崭新历史阶段。

  凤鸣山茶黄宗羲

  檐淄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天。

  相要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雨前。

  两篓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

  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为明末清初伟大启蒙主义思想家、博学多才学问家。早年就学于绍兴蕺山学派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刘宗周,弘扬刘子之学开创了浙东学派的先河,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历史学上有崇高地位。这首茶诗是他来上虞探亲访友时写的。“要”同邀。上虞凤鸣山茶一直来很有名。其诗题一说《瀑布山茶》或《制新茶》。诗写了采茶、制茶的具体细节,为抓季节,茶农们白天黑夜,不分男女老幼辛勤劳作。这种争分夺秒、勤苦而又兴奋的心情和动作,肖声图貌地出现在诗句中,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感情。因此这是一首优秀茶诗,如果作者不了解实情,没有这种切身感受是写不出来的。

  日铸茶吴寿昌

  越茗饶佳品,名输此地传。

  根芽孤岭上,采焙早春前。

  馀味回云雾,清芬试水泉。

  幸辞团饼贡,风韵最自然。

  吴寿昌,清乾隆时著名诗人,绍兴州山人,进士出身。这首诗是他《乡物十咏》中一首,与东浦酒、鉴湖菱、平水冬笋、陶堰艾糕、斗门鳗线等共同组成了歌咏绍兴特产的系列诗篇。诗赞颂了日铸茶产地、采摘季节、茶之质地,最后一句“风韵最天然”,作了最好的概括。

  1949年那国前,绍兴茶诗不仅是文人诗家的专利品,亦是茶农茶人们的口头文学。下面几首茶的民歌,是从我市著名民间文学工作者阮庆祥主编的《绍兴市歌谣卷》中选出来的。

  茶农谣

  雄鸡未啼就出门,母鸡归窠才进村。

  日里上山采青叶,夜里猛火来炒青。

  手摘起泡痛归心,两只眼睛绷红筋。

  茶价跌落贴了本,垂头丧气叹苦命。

  口述人:王水凤,女,81岁,农民。嵊县甘霖。

  记录人:沈楚益。

  茶农谣

  菜秧蒲里当米桶,一夜大雨大家穷。

  草屋间间斜又歪,无米无柴喝西风。

  口述人:董再炎,67岁,上虞梁湖大库村。

  记录人:王泽达,文化站干部

  这两首《茶农谣》诉述了过去茶农的生活煎熬,采制茶叶的辛劳。也有叙述采茶姑娘的爱情欢歌和以茶为媒的生活习俗的,欢乐而有生趣。

  新妇送茶

  十指尖尖似姜芽,肩挑饭篮手提茶。

  “何勿当初早配我,我畀偌冬穿绫罗夏穿纱。”

  “出门之人勿稳妥,十年廿十年勿归家。

  回得家来一个老人家,不如伢个种田哥,

  泥脚泥手早归家,清早摸黑抱娅娃。”

  口述人:潘福荷。记录人:夏介青

  娅娃:未满百日之婴。娅,读如“Y(O)”。这是茶歌也是情歌。茶诗也在儿歌童谣中表现出来,如:

  摇呀摇(节选)

  摇呀摇,摇到外婆家,外婆留我吃碗茶。

  妗姆婆娘懒烧茶,茶水茶碗别人家。

  水缸底里结莲花。

  总之,茶歌很多,特别在茶区,是民歌重要部分。

  文/下山虎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贡茶的历史及影响

贡茶的历史及影响

看了又看

写在首届饮茶日
茶诗:尝茶
茶诗:三阳观里独品茗
云南印象(五首)
茶诗:基诺山茶农
煮茗瀹荈歌且吟(中)
贵州贞丰县的《采茶歌》
贵州苗族、贵州贵定、都匀的《敬茶歌》
贵州布依族的《采茶歌》
茶诗梦寻易武山
茶诗贺开茶山
夕归茶赋
嘎里古茶小记
忙麓茶长歌行
唐代诗人与茶
欧阳修的茶诗茶文
女子与茶
茶诗:勐海班章行
茶诗:茶之易难
品武夷岩茶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