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探寻中国茶业发展基因密码

 ——西部“茶与丝绸之路”论坛深度解读

  西安,古称长安,自古帝王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在这里静静地延续,有人说在西安,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现出一堆秦砖汉瓦,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作为古都,西安的历史遗迹、文物珍藏的确很丰富。陕西这边发现了大清向地方征集贡茶的文书,就是陕西的紫阳茶。陕西泾渭茯茶历史悠久,沿着丝绸之路远播四方,在新疆地区广为流传,吃肉和茯茶成为绝配。这些足以见得茶与丝绸之路有着不解之缘。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茶产业、茶文化将面临着怎样的机遇、瓶颈,而中国茶企又将如何应对解决?这样有深度、广度的话题,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西部茶博会“茶与丝绸之路”论坛现场汇聚一批顶级专家和精英,我们可以近距离与他们接触,既增长见识,也能从中窥出一二,寻找茶叶新的发展机会。

  如何正确解读“一带一路”的地位、背景?


  一路驼铃响到西,万匹丝绸济美眉;大漠越沙迷,昆仑踏细,历险辟商机。对于那些上千年的历史,我们为其遥远的、神秘的色彩所吸引,古丝绸之路便是其中之一。古丝绸之路,是欧亚文化的主纽带,更是一条充满商机与挑战之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的运输流通,让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件变得空灵、有内涵起来。我们知道没有文化的茶就是一片树叶,没有文化的玉就是一块石头。

  今天,我们重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即“一带一路”。“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一带一路”是超越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习主席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在印尼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年11月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15年的3月我们国家多部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古丝绸之路主要是商旅文化之路,呈线状发展,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局限于单一线路的延伸。

  为什么说新“丝路”也是茶叶之路?新形式下茶叶会遇到怎样的发展机遇?

  从丝绸之路经过的沿线地区,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都是草原地区,他们地处在我们的中国茶区的北端,空气比较高寒,生活在这个地区需要大量的摄取高脂肪食品才可以产生热量,以抵挡外界的寒冷,吃牛羊肉,喝奶酪,会产生生理问题消化不良,需要喝茶需要解决生理问题、通便问题,吃茶不是生活必需品,是生命必需品,没有茶基本上活不下去,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对草原地区的人来讲,茶是血,是水,是生命,不得茶则空欲,所以茶是丝绸之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最主要的产品,丝绸之路也就是茶叶之路。

  韩国、日本人非常热衷茶。土耳其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世界第一。土耳其、爱尔兰、英国、俄罗斯、摩洛哥、新西兰、埃及、波兰、日本、沙特阿拉伯、南非、荷兰、澳大利亚、智利、阿联酋、德国、中国香港、乌克兰、中国,等等都是茶叶消费大国。

  多方数据表明,茶叶已跃升全球最佳健康绿色饮品,市场份额位居行业消费前列。中国是茶叶的母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但却不是真正的茶叶消费大国,也不是茶叶强国。事实证明,国际茶叶市场足够广阔,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开拓能力,中国茶叶走出去大有作为。企业是否调整发展策略,放眼世界值得思考。

  而现状是七万多茶企抵不过一个英国“立顿”的说法,道出了中国茶在品牌渠道建设方面的诸多无奈,依赖人情茶、高端茶的定位及局限于国内市场的运作思维,也是束缚企业走出去的一大因素。

  目前,“一带一路”的效应在国内持续升温,从早期规划到文件正式发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成为全国新一轮投资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放大行业格局,携手走出国门扩大销售渠道。据观察,大部分品牌茶商还寄望于政策、经济回暖。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换个思路,借“新丝路”之机开辟“新茶路”,何必拘束于国内市场因素?

  中国茶叶在出口中遭遇哪些瓶颈?

  具体就茶行业发展而言,目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流市场占有率低,市场结构亟须调整和优化。我国茶叶出口市场格局是由历史诸多因素和传统消费习惯逐渐发展起来的,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显示出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

  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我国多数茶企是从上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缺乏真正意义的国际茶叶行业龙头企业和全球知名品牌,实力和规模普遍偏小,尚未形成有规模的标准化、规范化茶叶生产链,缺乏国外市场分销渠道,难以凭借自有品牌占领国际市场。

  多以来料加工为主,缺乏竞争力。我国茶叶出口多为原料性产品,沦为外商的生产车间,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更多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

  新市场拓展不力。各种宣传促销跟不上,缺乏联合互动的对外宣传机制。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消费者以饮红茶为主,我绿茶主要销往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种茶类尚未形成国际市场消费热。

  产品开发欠缺。我国90%以上的茶企欠缺自主研发能力,贸易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合作,不能根据市场不同偏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新品种研发能力相对不足。欧美国家尽管不种植茶树,但企业十分重视茶叶新产品开发,深加工产业非常发达。

  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对茶产品的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指标。对企业无资质管理,谁都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经营秩序较为较乱。

  国际形势不稳,给企业出口造成不连续性。由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人民币预期升值及有关国家、市场农残检测指标多、变化快等因素,给出口企业经营加大了风险,导致出口不稳定和不可持续。

  茶业应该如何冲破这些瓶颈?如何打造中国茶叶国家名片?

  首先要以一个平常心、平等心和丝路沿线国家的人民交朋友,形成平等互利,互利互惠的双赢关系。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家平等互惠的抱团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的命运。

  开展名茶、名企、名品联合对外宣传,打造中国茶叶国家名片。加强与进口国茶叶商、行业组织交流和合作,在消费国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宣传推广,使我国具有区域优势产品、风味独特茶产品,在国际市场充分展现,形成新的市场战略格局。

  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大型茶企成为上市公司,向跨国经营集团迈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构建产业布局,加快推动产业链两端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产、销、学、研互动机制,推进中国茶走向世界。

  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茶类,依托工艺创新开发出口新产品,走“科技兴茶”之路。要研制适应不同市场的茶产品,以风味茶、功能茶、方便茶、科技茶等拓展国际市场,引领世界茶叶消费潮流。

  全面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研发替代农药,建立出口茶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茶和有机茶,通过茶厂茶园一体化,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茶产品,全面提高茶产品质量。

  茶必须要跟地域文化连结在一起。喝茶习俗不同。要瞄准国际市场茶和饭一样是个口味问题,欧洲人喝茶喜欢喝红茶,立顿茶为什么走遍世界,它是红茶,再一个欧洲人喝茶喜欢加香精,中亚人他们喝奶茶,加牛奶,加糖,就说茶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建立国际茶叶市场,升级贸易流通方式,构建国际固定展示平台。搭建现代化交易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茶叶供销不畅通的瓶颈,推动我国茶叶贸易方式尽快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武夷因茶而不同

武夷因茶而不同

中国春茶地图

中国春茶地图

看了又看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校联盟交流会在杭召开
第八届海峡论坛·第三届海峡(漳州)茶会开幕
第三届中国茶业大会聚焦茶产业全球化
2016中国(名山)茶乡旅游发展研讨会10月15日将举办
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10月18日菊城开封启幕
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开封举行
引领茶业升级 中国茶业大会12月将在京召开
第二届国际茶叶深加工产业高峰论坛即将启幕
第二届国际茶叶深加工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深耕本土 连接世界
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开幕
第四届中国茶业大会将于9月在湖北五峰举办
第四届茶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即将启幕
第五届法门寺茶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茶叶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在云南召开
2017世界浙商大会茶文化论坛召开 让浙江好茶香飘“一带一路”
深圳茶行业同业公会举行年会论坛
第一届中国茯茶产业高峰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中国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吴觉农诞辰121周年会议在京召开
2020武阳春雨系列茶金奖产品评比大赛结果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