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天做办公室喝茶、写评测的有意义吗?

  很多不了解的茶友,会疑惑“为什么茶品要做评测”?闭眼捏鼻喝易武和班章会有差别么?
 
  其实,持这种认知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茶品要做评测呢?其实评测不仅在茶行业存在,就连饮料行业也有专业品鉴的说法。
  (食品感官评定)目前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定义源于1975年美国食品科学技术专家学会(SensoryEvaluationoftheInstituteofFoodTechnologists)的说法:食品感官评定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食品感官品质所引起反应的一门科学。(汪浩明:主编《食品检验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对于众多的爱茶人和从业者而言,茶被归类在食品感官评定下是远远不够的。茶叶种类和滋味的纷繁复杂,需要更精密的茶叶感官审评,有国家标准、也有专业职称。
  茶之否藏,存于口诀
 
  专业的茶叶感官审评有一系列标准程序和术语,你可以找份国标来学习。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感官审评是判别一种食品品质优劣好坏的基本方法。日常的学习加实践,会让你逐渐掌握一门生活小技能。对于相关从业人士而言,经过系统学习,就会变成一项专业技能。有很多人就是靠这项技能吃饭的。
  感官审评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味觉,书上是这样说的:
 
  从实验角度讲,纯粹的味觉感应是堵塞鼻腔后,将接近体温的试样送入口腔内获得的感觉。但事实上,味觉是味觉、嗅觉、温度觉和痛觉等几种感觉在口腔内的综合反应。
 
  在施兆鹏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一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南北朝时佛教开达,佛教的六根六识认知事物的理论,正是当今茶叶审评的基础。人有六根,外有六尘,中有六识。六根为眼耳鼻舌声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外部存在。六识就是六根对六尘的感知,眼识为见、耳识为闻、鼻识为嗅,舌识为味,身识为触,意识为思虑。
 
  以上的解释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感觉这个东西看似很简单,但它是以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为前提。在因人而异,因茶而异的笼统归因背后,隐藏着复杂规律。
 
  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写下,“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这段的意思是茶的工艺复杂,不能光看外表,需要全面鉴别一款茶的好坏。茶圣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还说了一句“茶之否藏,存于口诀。”但是,他却没有说这个口诀是什么。
  茶无上品,适口为珍?
 
  虽然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套客观中立的感官评审标准,但是这些标准的应用场景和日常饮用之间是有距离的。要说客观、真实与准确,机器比人更擅长。一些机构也已经引入了一些仪器对茶叶、酒水等食品进行审评测定。
 
  在日常的饮茶交流中,标准与非标,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黑即白。试想第一个说出“茶无上品,适口为珍”的人心里真的是这么想的么?或许人心里的潜台词是“你说的都对,你高兴就好”。
 
  从你喝茶、感受茶,再到你把这种感受描述出来之间,有太多的空白。这中间至少有三点比较重要:对茶叶知识的了解、感官的灵敏度、以及表达的方式。
 
  在日常喝茶的交流之中,存在着一种描述者和倾听者之间的默契,这种默契不仅仅需要用语言来传递,更需要用喝茶的经验来共建。

  参考文献:
 
  施兆鹏主编:《茶叶审评与检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牟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评茶员初级、中级、高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汪浩明主编:《食品检验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沈明浩著:《食品感官评定》,郑州大学出版社,2017.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林清玄喝茶40余载的感悟

林清玄喝茶40余载的感悟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

看了又看

怎样区分普洱茶好坏?
六步鉴别普洱茶的好坏
云南七子饼茶品质鉴别方法
普洱茶年份怎么鉴别
四点轻松鉴别普洱茶干仓、湿仓!
普洱老茶头怎么分辨好坏
如何分辨中茶红印的真假?
如何分辨中茶绿印的真假?
判断熟茶成熟度的方法是什么?
如何准确判断新会陈皮的年份?
怎么鉴别古树茶普洱茶品质优劣
云南七子饼茶怎么鉴别好坏
如何才能快速学会挑选普洱茶?
鉴赏普洱茶常用的三种方法
普洱茶饼跟普洱茶砖的区别在哪里
如何通过闻“茶香”辨别普洱茶的优劣?
“多维度”品评普洱茶!这些知识你都了解吗?
鉴别碎银子普洱茶真假的方法
看叶底也可辨品种?
普洱生茶品质好坏如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