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茶文化三题

  5月6日,“第三届茶文化高峰论坛”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文化院、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许嘉璐院长专门为本次论坛撰写了题为《茶文化三题》的论文,并在现场发表即兴演讲,演讲内容将后续整理发表。
  许嘉璐先生
 
  论文全文如下:
 
  自本世纪初始,言茶文化者渐多,此乃时旺、茶兴、人心向善之征。
 
  凡事之起,皆必众说纷纭、多家齐鸣;过此,则渐趋一致而成社会、学界之共识,于是促动该事之进步。然“一致”永为相对,非不碍纷纭犹在,且将循此而成众宗多派,达于此境,则研究之高峰至矣。环顾中外古今,概莫能外。故今参与议论,姑妄言茶之数事,亦欲促高峰之早至焉。
 
  余所欲言之三事,为:茶文化之分类;茶文化于茶事发展进路中之定位;茶文化(亦即茶人)之责任。
 
  
 
  大凡欲识纷繁之事、物,首应依其性、或貌、或用而分门别类,知门类方得知其特色,方可深入观察、研究。茶事亦应如是。
 
  余以为茶文化有茶之自身所固有而为人所知解者、人所赋予于茶者、社会因茶而所创造者三事。
 
  茶自身所固有者,或可谓之茶之品性,有待人之认识、开掘,且使众人皆知。即如茶之禀天地灵气而生,故须择地、择时,依水、依气(云雾),实为天地人三才合一之显例。固也,举凡世间之生物,莫不与天地一体,人亦如是,此乃“自然”而然者。然限于学知之狭,知之、思之、言之者鲜。而茶之性丝毫不贷人欲,非其地、其时则不生,无其水、其气则不佳,此尤胜于人类。近时自然科学研究,谓植物于环境皆有感应,唯其无神经无语言而已。然茶之所择、所依,人日用而不知,以其未显;而人自诩为天下主,日益昧于己之卑微,闇于离天之高、地之厚、云雾之氤氲及雨露之滋润则无以生之理。人之不解自身之奥妙与未深查茶之性之效,一也。设若此理为人所遍知,则即宋儒所谓“同胞物与”博大胸怀之显彰矣。人之于茶,植之、制之、啜之、好之、惜之,皆假茶固有之品性而形成,而弘扬,而传播,此即余所言“茶所固有而为人所知解”之文化也。
 
  所谓“人所赋予于茶”者,诸如“祛襟涤带,致清导和”,“冲淡简洁,韵高致静”,“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赵佶《大观茶论序》),可谓已囊括世人所言茶之妙种种。至如僧皎然诮崔石使君之《饮茶歌》历数数饮涤昏、清神、得道,及“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结句,以佛义(实已兼老庄)赋之于茶,尤为显然。自唐宋,茶与佛相连,亦为中华佛教三脉(汉传、藏传及南传)共有之特征。
 
  西南边陲茶区,至今犹存茶与民族创世关系之传说及拜祭茶祖、茶神之典仪,此皆各族先民昔日渴望、想象,经世代口传而成型,而传承者,迄已为民族文化之基因。此亦中华文化之肢体,色彩斑斓,足可补中原茶神话之遗缺,且或可据以揣度中原先民未必不有种种茶之神话也。
 
  所谓“社会因茶而所创造者”,则茶之具、茶之艺、茶之诗,以至禅茶、道茶,皆是也。今言之者众,无须絮絮焉。
 
  二
 
  “茶文化于茶事发展进路中之定位者”,乃欲以茶文化为经,反顾茶为饮品之始及后世之兴,且预测未来茶事走向之可能。
 
  《新唐书·陆羽传》谓自《茶经》出,“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茶经》于“茶之事”下尝历数神农、周公及以下帝王名臣,盖欲探茶之源耳;论者复谓古之槚、荼、荈诸字为茶之别名。然则茶之所自,远矣哉。今世考证得知,茶乃经长久驯化而成。然则鸿渐所列,乃茶已为茶之后事。而其列诸王臣者,适与唐人诗文互证,其时茶之品啜,限于士大夫及文士。虽已有“鬻茶者”,要亦非农工所可问津。
 
  古今人类日常所消费者,皆产自百姓,首供宫廷贵冑,次及富商巨贾;既成风尚,遂渐为世人所逐。事既普及,物遂增产,于是精粗高低有别,精者愈精,粗者愈伙,制作之技亦愈益精良高超矣。试观中国之丝绸、瓷器,非洲之咖啡,一入欧洲,享之者莫不自贵族始;而西物入华亦先为宫内所赏,即可知此为普世之情,非茶之于唐所独有。普及提高互为动力,此亦一证。
 
  要之,各类形态文化,皆由俗而升为雅,由雅而扩为俗,复自俗之后续创造而再归于雅,如此反复循环,于是提升无止境,此实为普及—提高—普及—提高之过程。依此规律,则茶既出于草民,继而为贵者所享;待普及于民,已非昔日之粗糙可比;进而提升,复为贵者所吸纳。如满足于既有矣,不欲越前人之雷池,则必日渐滞止而终将为人所弃。
 
  据此,则茶之今世“定位”或可知矣。
 
  (一)为国人生活质量逐年提高,高端茶品之生产固需增多,即其低端者,亦当细心为之,较粗而不可滥,尤不可烂也。二者俱应随水之涨而船高。此高,非谓标价之虚高,乃谓其品质之高也。
 
  (二)茶之出口,欧美首当其冲,且应着力首供王室、达官与贵族。咖啡久为彼处人人须臾难离之饮品,意欲以中国宝物(茶)易之,若未成世间风气,则难矣哉。依其民追仿上层、上行则下效之积习,“请”其“贵人”代为“推广”,则或易。而贯穿于内外二领域中者,则为物种、技术之创造知进而不知止也。
 
  三
 
  余所云“茶文化(亦即茶人)之责任”者,乃就21世纪世界状况观察茶文化耳。欲叙余之思路,恐仍需自古昔始。
 
  茶源于中国,迄已定论。今虽未敢断言此后世界植物学是否尚有更新发现,即或他洲他国亦有类似普洱六大茶山之古茶树,中国为茶祖源之地位亦不可撼矣。依学界所确认之栽培型古茶,至今已逾千载,是国人各族饮用,或逾此时限而更古。茶马古道或始于唐代,而茶之所抵远至吐蕃,亦未越中华之域;丝绸之路盖因距产茶之地遥,行路时长,难有茶之贸易(“万里茶道”已为近代事)。故自唐至清,中国之茶以自销为主,西南则兼有互市输出,而茶之声名未必因是而不远播。
 
  2016年青年节于日读一卷书屋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高照:以植物学观点解读冰岛茶
邓时海:普洱茶生津的三重境界
周红杰:阐述普洱茶与健康
黄桂枢:半生文物浪淘沙 考古横交普洱茶
邓时海:普洱茶所承载的文化之美(”普洱茶第一人“视频访谈录)
胡晓云:品牌是一杯浓香的茶
屠幼英:茶树花研究的科技创新领军者
中国普洱茶导师:邹炳良、卢国龄
骆少君:殚精竭力只为茶(致敬逝世的院长骆少君)
滇红之父:冯绍裘
许嘉璐:普洱茶精神传承保存了宝贵文化传统基因
陈勋儒:产品品质是茶产业的立足之本
现代中国十大茶学教育家
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厂长范和钧和清华大学技师张石城在缅甸的日子
吕才有:普洱茶,一片小树叶,一个大产业
邓时海谈“普洱韵淡薄”的原因
范和钧的普洱茶传奇
周红杰:普洱熟茶的历史、工艺特点、鉴别方法!
董胜:让普洱茶成为大健康常态化饮品
“老同志”与普洱茶之父——邹炳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