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行之(四)——曼松

  曼松是今年云南普洱茶价格之首,均价3500一公斤,比老班章、冰岛还贵。
 
  为什么这么贵?一则,早在明朝时就上贡给皇帝老儿喝过,是名副其实的贡茶。
 
  二则,物以稀为贵。真正的古树茶就几百棵了。一季春茶,也就50公斤左右。
 
  所以,市场上那么多曼松,你信吗?
 
  太多的,不想说多,不想触及某些人的利益,就看图说话吧。也算跟我去旅行了:
 
  曼松是彝族村,总共就30几户人家,170多人口。之前,他们居住在山顶上,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子山”,水源、交通、粮食皆不便。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下山定居了。但基本上还是靠山吃山,没什么大的进项。古树就那么几棵,就几家有,这几年茶叶热了起来,许多家也开始种茶了,但基本还没进入采摘期,还得等上几年。而且,说实话,他们还没富裕到舍得买化肥农药来促长的地步,所以还是靠天吃饭,外界担心的那些农药化肥,完全多余。
 
  车到村子里,我们雇了四张摩托送我们上山。大约四五十分钟才到得半山腰,摩托也上不去了。我们都得下来走路。这里的民风很淳朴,我们把摩托就丢在路边去爬山去了,几个小时后回来安然无恙。
  我们没有去名气最大的王子山,而是顺着山顶一路下滑,去看谷底树龄最大的两片茶园。
 
  一行八人,我们四个,四个彝族兄弟是用摩托车载我们上山的,他们在前带路。
 
  但,那实在不能称为路,完全是在趟开满山的杂草荆棘下行,一不小心,一屁股就坐在地上去了。
  我们三个同伴:高大魁梧的是上海来的蒋总,从勐海出发,一路到易武,象明,再到回景洪。一切全由他负担,还兼司机,一路辛苦了。所以我们送了他个荣誉称号叫“队长”。另两个是我们这个小圈子里认真做茶的朋友,树下的是汪玲,树上那猴子叫陈七。
  手里的拐杖和不知名的野果,是此行的见证。那野果也长的奇怪,从树根一直长上去,到处都是,没叶子,没花的地方也长。树梢都给缀弯了下来,看样子是不能吃,我们也没敢尝试。
  这就是山脚的那片茶地了,估计也就几十百把棵。是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连滚带爬见到的成果,以后也不一定来了,一向不太喜欢把自己照进去,就此留个念吧。这片茶地不是明朝的贡茶,但看样子也至少大几十年了,主人的说法是民国,就听他的吧,也差不离了。
  看守茶地的简易棚。按我们的计算,从村子里到这里,来回一趟得五六个小时,还是骑摩托到山腰,所以,看守茶地的彝族老哥基本上是半把个月回一次家,背一袋米和一些方便的干菜来,数着太阳月亮过日子,日子还是难熬的。虽然这里风清月朗,虽然这里山明水秀,可一个人的日子总是难熬,何况,没有人陪,没有可玩乐排解的东西。
  看这水,从大山里引来的,甘冽清凉,是都市里做梦都喝不到的。本来还有意装了一瓶,准备回来试茶,结果回来的路上晒得暴热,晚上,用自来水泡凉了,直接喝了。
  北京一家公司在这里投资了一个茶厂,把周围几万亩山头都承包了种茶,准备重现当年曼松贡茶的辉煌。值得期待,也佩服他们的精神和勇气。这也再次证明了普洱茶的魅力,这是他们的基地。
 
  山路在大山里盘旋曲折,植被丰茂一眼望不到边,这样的基地种出来的茶值得期待。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赴约勐海 | 10年茶山行

赴约勐海 | 10年茶山行

看了又看

茶山行之(二)——南糯山
耐泡是把双刃剑
央视说普洱之后的蝴蝶效应
普洱茶到底惹谁了?看3000万破灭的弥天大谎!
吴疆:喝茶还是平常好
普洱茶是什么?
古茶树之谜(上)
古茶树之谜(下)
如何评价台地茶?
从采摘到晒青一切为了发酵 ——传统工艺制作(一)
拼配的魔方
紧压之迷
渥堆:“熟茶”的横空出世(上)
渥堆:"熟茶"的横空出世(中)
渥堆:"熟茶"的横空出世(下)
茶膏演变史
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
存茶的诱惑 [上]
存茶的诱惑 [中]
存茶的诱惑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