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驹:芽头毫尖落难记

  云南是传统的绿茶消费区,本地消费者长期饮用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又称滇青茶,因沿用传统的阳光干燥方法,茶叶苦涩味较重。通过精制挑选整理,筛选出来的芽头、毫尖和嫩叶,味淡涩轻,就绿茶口感要求相对好一些,系列产品有春蕊、春芽、春尖、春玉、滇配茶等,主要供应城镇居民。
 
  三十岁左右的人都记得,零售茶叶用软纸袋包装,一包100克。茶叶筛选剩下的粗壮茶段,大多用作紧压茶或普洱茶原料,销往西藏、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在云南农村里,一般通过陶罐烘拷,直接饮用未精制加工的“大叶茶”(晒青毛茶)。1983年到1985年,一级一等晒青毛茶购进价每担185元,而春蕊的销售价则为每担430元,虽然后来调低了13.72%,仍然每担371元。因晒青茶中的芽头毫尖价值高,销路又好,加工生茶类的紧压茶时,厂家会按省里文件规定的配方比例,用少许芽头撒面,茶体中和背面断然不会有白芽嫩尖。一般情况下,普洱茶饼和普洱茶砖就连撒面都没有了。
  到1995年左右,绿茶市场上除了滇绿系列外,又大量增加了炒青茶品和蒸青茶类,滇青系列的春蕊、春芽、春尖、春玉等销量日益减少。这些芽头嫩叶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傲慢和价值,委曲求全,纷纷挤进了各种各样茶身又粗又大的紧压茶。
 
  春节前夕,一个中年妇女要去探望远在深圳工作的丈夫。她从朋友处花三千元购买了两块普洱饼茶。卖茶者说茶叶是20个年头以上的老茶,也就是说至少生产于1985年以前。茶饼是她的心意,茶贵,情意更贵,步入中年的丈夫是该注意血脂方面的问题了。然而,这两块茶饼,光从外表看,上下都压进芽头,并不是1985年以前生产的。我给她讲了上面的道理,她明白了年代上确确实实是假冒的。
 
  当然,判别普洱茶陈化够不够,察颜观色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自己的味觉和品尝能力。“这么贵的茶叶,也不好得开。”我受了委托鉴别,还是想把事情搞得清晰一些,况且她丈夫是我幼时住螺峰街34号一个院子时的小朋友。她是地道云南人,对从晒青毛茶里筛出的春蕊、春芽、春尖极其熟悉,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明白我在理。
 
  “开,开,泡出来对比一下”,她无可奈何地说。苦涩味不用说了,那股渥堆的轻寡味、茶汤中上下翻滚的茸毛和淡淡的烟味,说明存放时间不会超过三年。我到深圳出差,她丈夫请吃饭,席间谈及买茶受骗的事。我告诉我这幼时的朋友,茶假了,可夫人的心不假。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看了又看

刘文新:提供技术服务 解决茶农种茶卖茶难问题
茶农王家平:种茶比种玉米每亩多收三千元左右
罗平琴:瓮安县种茶的故事
方一知︱茶话普洱茶的大盘时代
李晓倩:三代人见证普洱因茶而名因茶而兴
老茶人黄文光:予你一杯安化茗 浅尝岁月醇香
林伟周:四十载匠心种茶 让“凤凰”飞上高原
蔡亚:红碎茶已成中国红茶发展新机遇
茶大师带领乡亲们种植茶叶,致富不忘生态
吴正光:带领村民种茶叶奔富路
赵华琼:普洱茶最大的魅力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最大的价值是品饮价值
李锡洪:茶的科学分类与科学养生
基诺族茶农泽白:一片茶叶富农家
吴远之:新时代的茶者职责
老龙的扶贫“茶经”:让农民收获尊严
戚国伟:躬身侍茶六十载 不负龙井不负春
宋米和与他的龙井茶
方一知:一片树叶上的跋涉与问道
茶人赵华琼与“中茶”时代的普洱熟茶(一)
茶人赵华琼与“中茶”时代的普洱熟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