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十五个重要历史发展节点(一)


  明本《华阳国志》
 
  第一个节点:
 
  濮人向周武王进贡茶叶
 
  据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约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据史学家方国瑜等学者考证,其中的濮族祖居云南,分布面广,周秦时期称为百濮,其后裔分支很多,历代称呼为朴子、朴子蛮、布朗、蒲蛮、哈瓦、德昂等少数民族。另据吴觉农《茶经述评》认为:当时所指巴、蜀,实际包括今四川省及云南、贵州两省部分地区,故贡品中有云南茶。尽管史料记载甚微,但毕竟这时的云南茶(即是后来之普洱茶),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已作为贡品进贡西周王室,也因此得以载入史册,让云南茶首次为外界所知。这是云茶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第二个节点:
 
  诸葛亮倡导种茶、用茶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从东汉末起,南中是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总称)后,为安定和开发南中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安抚政策和措施,推广先进农耕技术,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其中包括倡导种茶、用茶,从而扩大了茶叶的种植,推动了早期云南茶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诸葛亮深得南中各族人民拥戴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在南中地区倡导种茶,促进了云南民族种茶业的第一次大发展。这是云茶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历史节点。
 
  第三个节点:
 
  唐代樊绰《蛮书》记载银生茶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唐朝使节樊绰出使南诏,他在对南诏考察记录而写成的《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用茶、饮茶的明确记载,这一时期云南从南诏王室到民间已广为用茶、饮茶。《蛮书》对当时中原内地民众了解云南茶,起到了较早的传播作用。这是云茶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历史节点。
 
  根据方国瑜先生考证,所谓“银生城”,即南诏所设“开南银生节度”区域,在今景东、景谷以南之地。产茶的“银生城界诸山”在开南节度辖界内,包括当时受南诏统治的今普洱和西双版纳产茶地区。唐代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走向繁荣的开始,也是内地饮茶文化向西北不产茶民族地区传播的起始。后人阮福写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的《普洱茶记》认为,“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他认为唐代云南茶已传到西藏。
 
  第四个节点:
 
  北宋开启川滇藏“茶马贸易”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宋神宗下令禁止茶商买马,川茶全部实行官家专卖,茶利统统由茶马司垄断。这使宋代茶马贸易重心南移,从而开启了川滇藏“茶马贸易”,并因贸易运输使滇藏“茶马古道”逐渐形成,为普洱茶得以销往西藏创造了条件,成为普洱茶发展的第四个重要历史节点。
 
  此后,因藏区对茶叶的大量需求和茶马贸易,使“茶马古道”的交通长盛不衰,并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持续千年的茶马贸易,是普洱茶兴起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五个节点:
 
  明代“以茶固边”的政策
 
  元代,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明代建立后,把茶马贸易看成对藏蒙地区施政固边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加强以茶固边,利用西北地区对茶的需求,1368年明朝政府不仅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茶马贸易的管理。通过官方法定茶马比价,强制推行不等价交换的“茶引”收税和招商经营的“引岸制度”(引岸制是盐商独占运盐引销区域的专卖制度,也指商人经营各类茶叶均须纳税请领茶引,并按茶引定额在划定范围内采购茶叶,卖茶也要在指定的地点口岸销售和易货,不准任意销往其他地区。这一制度沿袭到民国时期),从而加强了川滇藏边茶马贸易及交通的管理,使茶马经营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明代茶马交易中,随着产量最大的川茶由黎雅输入藏区不断倍增,使四川天全、雅安等地成为明代藏区与汉区之间茶马交易的主要市场。与此同时,明代云南盐、茶业的兴盛,云南大理等地的盐、茶等物产,也有不少运至雅州交易。明代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转移到西南,也同样促进了云南茶叶生产及贸易的发展。因藏区民众对普洱茶日益喜爱,使滇茶进藏不断增多,滇藏间古道逐渐成为茶叶商道。明朝政府对产茶区的滇藏茶马互市也大力推行茶引制,把滇茶列入茶法进行管理,从而促进了普洱茶的新发展。
 
  第六个节点:
 
  明万历年间普洱茶名词正式出现
 
  明万历年间,“普洱茶”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在史籍中正式出现,成为普洱茶发展的第六个重要历史节点。
 
  谢肇淛写于明代万历年间(约1619年)的《滇略》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史籍中首次提到“普茶”。所谓“普茶”就是普洱茶,因普茶的显著特点就是“蒸而成团”。“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说明当时的云南人,无论有身份的士人还是普通庶民,都饮用普茶。谢肇淛说普茶“蒸而成团”,说明明代时云南已有加工揉制“紧茶”的制茶技术了。也可以由此推知,云南有“蒸而成团”的制茶方法,应该比《滇略》的成书时间更早。
 
  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中有“普洱茶,蒸之成团,西番市之”的记载,这里不仅正式用“普洱茶”之名,而且说明其制作方式为“蒸之成团”。这个制茶工艺特点的确立以及普洱茶成为专有名词在史籍中正式出现,使其以鲜明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茶类,由此使普洱茶成为具有独特品质风味的地方名茶。(作者 蒋文中  云南省社科院)

  原标题:从周代到明代的云茶简历——普洱茶的十五个重要历史发展节点(一)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藏茶的十五个小知识

藏茶的十五个小知识

看了又看

柑普茶的发展史
普洱茶的十五个重要历史发展节点(二)
普洱茶的十五个重要历史发展节点(三)
老包说茶:《茶经》留下最早的古茶树密码
大易武茶区演变的历史
普洱茶栽种历史
名家分享:杨绛:喝茶
长在深山的普洱茶史,停在舌尖的柔情
普洱茶的历史来源
云南茶王树发现史 ,你根本想不到的树龄秘密
茶王树的消亡史,你不知道的茶王树死亡档案
普洱茶发展简史,领略近100多年的普洱风光!
普洱茶历史发展
清代普洱府贡茶的品种和皇室风尚——普洱府贡茶缘由考(上)
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百味问茶,古树茶流行史
致敬易武!解构易武茶的时代烙印
古树茶发展史
云南茶的现代产业物质根基是在民国年间初步建立
四大茶厂,普洱茶现代产业之滥觞
乾隆——普洱茶最佳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