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叶个性化与标准化、小众化与大众化的几点看法

  在「茶业管理评论」茶友群,有群友抛出了一个话题:对标咖啡,将茶叶卖给不喝茶的消费者。由此引发了关于茶叶的标准化与个性化、关于小众化与大众化的热烈讨论。
 
  有群友认为,标准化是个方向;有群友认为,非要把茶叶整出个“标准化”是不可能的。
 
  有群友认为,百花齐放才是方向,标准化的世界将多么无趣;中国人的茶,不需要做成立顿这样的企业,不要用西方人的思维来做东方茶。
  也有群友认为,其实立顿也不是包括国外所有的茶,只是一个比较有知名度、代表性的一家茶企,也还是有很多中小企业做的很有特色,只是规模小,少人知道而已。国内也一样,需要龙头企业,做标准化的产品,也需要众多中小企业做地方特色、风格特色的产品。
 
  关于这个话题,个人的几点看法如下,与大家交流:
 
  01.标准化与个性化,小众化与大众化,标准化与茶文化并非截然对立的概念,不是水与火、也不是非白即黑的概念。
 
  我们讨论问题时可以而且需要拉开两端,但不应该走极端,更不要因为走极端后自设靶子打个半天,我们完全可以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强调一方面,不等于否定另一方面。就茶叶经营而言,不止存在一方面,而是多方面并存。
 
  02.讨论这个话题,可能与个人生意选择有关,但也不完全一定是个人当前生意的一个选择,也有可能是未来选择,或者是对外部环境的观照,或者讨论这个问题对于更广泛时间与空间范围的意义。所以,可能需要跳出来看,才更便于深入讨论。
 
  许许多多的作坊式或小规模经营,你让他标准化也难,这个时候可能的默认选项就是小众化和个性化。标准化通常是在一定规模基础上的考虑,所以实际上这种选择也存在阶段性变换的可能。在规模小的时候,强调个性化和小众化;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标准化的问题就可能会自然而然被提出,或日益显得重要。
 
  03.从中国茶行业的角度看,标准化与个性化,实际上是一直共生共融的。讨论这个话题,一是更多的着眼于未来发展总体趋势,二是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或策略选择也是客观存在的。
 
  比如云南茶业,实际上也是个性化与标准化共存;在资源方面,云南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好标准化与个性化、小众化与大众化的问题。
 
  例如贵州茶业,未来的大方向选择将会是如何?
 
  在中国茶个性化、小众化和文化融合方面,武夷茶无疑是一个典范代表。
 
  这方面,大家还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安溪铁观音的发展轨迹,思考它在这方面的成败得失。
 
  04.日本茶业,从种植开始,总体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它的茶道文化。这说明,标准化并不意味着不能承载茶文化。同时,这反过来也告诉我们,仅仅编故事讲故事并不是茶文化。
 
  05.中国茶的许多所谓高端个性化,实际上仅仅停留在希望卖高价茶这个点上,或者只是浅层包装层面的个性化或差异化,而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成了综合意义上的个性化产品。真正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路,走起来,其实是更考验能力、实力和定力。
 
  06.从美饮美食的角度,中国茶和中国菜是一样的。更有甚者,食客通常并不增加中国菜的差异化,但中国茶客在冲泡环节却极大的增加了中国茶体验的差异化。不过,这一点却是利弊相生的,因此,反过来让制茶者和生产方需要考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相对一致的标准化体验,以及在不少时候提供便捷化的消费体验。
  07.中国是茶叶的大观园,中国茶早已形成了不同于国外茶业的产品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中国茶永远不会变成清一色袋泡,这个大家不必担心;中国茶市场也早已经有了袋泡,这个大家也要客观看待。
 
  08.讨论这个话题,根本着眼点还是在于经营,在于市场定位,在于个人结合自己的资源条件去做合适的选择。中国市场很大,容得下多种方式并存。你尽管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但也不要因此而无视其它模式,更不能因因此而去鄙视其它模式。我们可以坚定的走自己的路,但不要关起门来走自己的路,有时候,看看别人走的路,或许也会看到美丽风景。
 
  关键在于,面向未来,如何着眼于消费者,着眼于自己的目标市场和定位,如何选择合适的包括生产与营销在内的经营方式,考虑标准化的时候兼顾差异化和个性化,考虑个性化的时候兼顾品控及经营效率,从而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与优势。

  注:文来源 茶业管理评论,作者邓增永,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卖好茶叶必须知道的事

卖好茶叶必须知道的事

看了又看

省级地方标准《贵州茶叶冲泡品饮指南》正式发布
肾不好,可以喝茶吗,怎么喝最好?
安徽省消保委:这些关于茶的知识请消费者收好
想成为“泡茶高手”?7个步骤学起来!
品茶时,到底应不应该发出声音?
没有电子秤,怎么知道放多少茶叶?
芒种还在乱喝茶?盛夏喝什么茶更养生?
芒种喝茶攻略,请查收一下!
柑之源:小青柑要想泡好,还需从细节入手
适合夏天喝的12种养生茶
留根、坐杯、闷泡,你真的理解吗?
茶有7不饮,别贪杯!
柑之源:小青柑上的“白霜”,别再误会它了
为什么茶叶容易变质?
鉴赏茶叶入门四步
柑之源:小青柑内的“挥发油”,你熟悉吗?
为什么你泡茶总觉得不好喝?原因在这里
为何泡茶时第一泡是倒掉的?
功夫茶和工夫茶,区别到底在哪里?
彩农茶:如何科学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