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滋味品质形成机理取得新进展

  白茶具有鲜爽微甜、香气清鲜、毫香显露的品质特征,长时间萎凋是白茶滋味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然而,白茶萎凋过程中滋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尚未得到全面解析,背后的分子机制亦不明确。
白茶的滋味品质形成机理取得新进展
  在前期研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已在白茶品质化学方面,如白茶化学物质基础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7, 96:40-45、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7, 57:8-15、Food Chemistry, 2019, 274: 915-924、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9, 126:108655)、白茶滋味成分及其呈味贡献(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8, 106:909-919)、年份白茶特征化合物(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66:7209-7218、Food Chemistry, 2020, 320:126632),白茶贮藏年份判别技术(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9, 125:108635、ZL201810139194.1)等取得了一系列科研进展。
 
  近日,该团队进一步采用“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的方法系统深入地从“蛋白质-代谢产物”水平研究了白茶萎凋过程中滋味成分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通过高分辨液质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白茶萎调过程中80个化合物(包括游离氨基酸类、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酚酸类、核苷/核苷酸类等)含量发生了显著性变化;结合蛋白组学研究,表明白茶萎凋过程中脱水胁迫改变了茶叶的生理平衡,诱导蛋白质组发生改变,进一步促进主要滋味成分发生显著变化:蛋白质水解促进了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其中甜味氨基酸含量升高有助于形成白茶微甜的滋味特征,但茶氨酸趋向于发生水解反应,其含量在萎调过程中有所降低;茶多酚(儿茶素、原花色素,聚酯型儿茶素和酚酸等)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茶色素以及自身生物合成的减弱导致其在萎调过程中含量降低,降低了白茶的苦涩味,但黄酮糖苷的含量则基本保持稳定;RNA发生降解反应生成核苷酸和核苷,其中核苷酸是白茶鲜味特征的潜在关键贡献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白茶的干燥过程对于白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也具有一定贡献。
白茶的滋味品质形成机理取得新进展
白茶萎凋过程中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白茶的滋味品质形成机理取得新进展
氨基酸来源示意图及相关蛋白的变化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食品学期刊Food Chemistry上。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
买好茶 上茶窝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相关推荐

白茶的采摘与加工

白茶的采摘与加工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

看了又看

解析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广东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会成立
祝贺我国科学家在茶树研究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