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知味】一起聊聊同庆河

岁月知味 / 【岁月知味】一起聊聊同庆河
时间:

  前几日朋友圈被一篇题名为:“易武同庆河茶叶抢夺事件(又一普洱秘境被人追捧)”的文章刷了屏。文章内容讲述了在云南易武茶山一个叫“同庆河”的微产区茶叶遭茶商激烈争抢收购的场面。所谓的“同庆河”到底是什么呢?竟出现如此火热的场景。

  打开易武纵横阡陌的普洱茶版图,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串串响当当的名字:麻黑、漫洒、落水洞、丁家寨、刮风寨等等,这些都是在普洱茶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村寨名字,更别说近年来在业界令人振聋发聩的茶王树、弯弓、薄荷塘等名号的顶级山头了。但事实上,在普洱茶圈的核心制茶人心目中,“同庆河”已经可以跻身薄荷塘,并成为顶级微产区的一员了。只因它产量确实稀少,所以一直还是大家“心领会神”的秘密,不太为外人道。

  同庆河,也叫铜菁河。之所以用河流名称命名,是因为前往茶园需要踏遍千山万水,并要通过一条名为同庆河的河流,逆流而上,方可到达。行政上,同庆河,是属于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归属于中山上寨和中山下寨,海拔在1450-1900米之间。

  想要前往同庆河,需要足够好的好的体力,你必须先沿着河边行走三四个小时的水路穿过原始森林,接着进入几乎无路可寻的茂密森林,那是一段蜿蜒而曲折且具有一定危险的艰辛旅程,一行人在若隐若现的山路上向心中的圣地艰难地攀爬,路途的遥远和艰难超出之前的想象。

  所幸沿途的原生态景致可以抵消部分身体的疲劳,那些参天树木上长满了野生石斛,野果,菌类,开着不同颜色的花朵,美丽至极,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是生态优良的最好证据。好茶一定要有好的生态环境,而这样的生态才可以产出一款绝世好茶。

  说到同庆河,不得不提到岁月知味。从2005年创立至今,以“纯正易武”茶的传承者为己任,专注对易武普洱茶以及茶文化的推广和弘扬。

  入易武,路途,一张巨幅广告映入眼帘——“传承易武,匠心如一”白底黑字,顿时让身心沉浸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不安的心得以沉淀。这是岁月知味茶业公司今年的最新广告。对“岁月知味”这个品牌的认识,最初来自于2011年广州秋季茶博会,展位面积不算太大,陈设也不算太精致,里面设有好几张泡茶台,每张茶台都被茶友围得水泄不通。记得当日不仅蹭了绝世好茶,也在岁月知味展位蹭了一顿中午饭。后来才知道那一款绝世好茶名为“同庆河”。这些年,我也喝过易武许多顶级茶:弯弓、茶王树、白茶园、薄荷塘、同庆河等等。后来作了比较之后,认为岁月知味的茶才是原汁原味。易武,在地图上看起来,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对于茶行业顶级的制茶人来说,易武可谓是天赐宝地。

  记得大概是从2013年“岁月知味”调整品牌LOGO设计,全面提升品牌形象以后,关于这个品牌的宣传信息就开始纷至沓来,全国各地近15场茶博会上都能看到他们时尚简约、大气醒目而又风格统一的新古典展位。也是在这一年,岁月知味推出了“看得见的转化”,并在茶博会以及各地品鉴会上举办“看得见的转化”,直面消费者,所谓“看得见的转化”就是将不同年份的同一款茶进行同时冲泡,让大家亲身感受易武茶在历经岁月后的独特魅力。彼时正是岁月知味出品易武茶的第九年,也是普洱茶开始逐渐进入适饮期的阶段。

  易武是古六大茶山的核心,也是一个让人不断被刷新地理概念的地方,市场上对易武茶的认知与接受也在不断细化,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地理名词和当地出产的茶在坊间流传。多年来深耕易武茶区,岁月知味掌门人郑少烘对易武茶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按照茶品的风格特点和地理区划,综合来看,易武茶区可以粗略划分为三个片区:易武正山:以麻黑、三坵田、落水洞、易比等地为代表,其主要风格特征就是柔美而蜜香突出;老漫洒片区(瑶族区):以丁家寨、刮风寨、弯弓、薄荷塘等地为代表,其风格特征是茶气更足,蜜香不明显,但是离易武镇很近也不是瑶区的高山寨同样具备这样的风格;曼腊片区:以张家湾、新寨、旧庙、倮德为代表,其风格特征是茶性厚实,蜜韵不及易武正山,气感不及老曼撒茶山,风格相对不突出,但也不失中庸之美。

  正因为岁月知味多年来对易武的深耕,了解不同产区的风格特征,第一时间掌握易武核心产区资源。2011年,岁月知味第一款“同庆河”问世,当时在行业界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款茶,在百度上也难以搜寻关于“同庆河”的任何讯息,因为产量极少,茶山处于原始森林,无人问津。喝过同庆河的人都知道,同庆河干茶质地较重,是因为果胶质含量较高,茶汤浓稠度高,入口微苦,但极富有饱满度与层次感。三杯过后,体感较好的茶友身体迅速发热,手心出汗,所谓“茶气”十足。

  2016年,对于岁月知味新茶的问世,我们怀以期待,掩饰不去的饥渴与按捺不住的激情。让我们一起相约2016广州春季茶博会,在这个五月,我们一起带着这份悸动,汇成庞沛的水流,划向岁月长空。

茶友网APP

在茶友网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