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今天的武夷岩茶,仿佛昨日的铁观音

编辑:消失茶友

武夷岩茶在茶界走红,一点也不意外,就像十多年前喊着“谁喝谁知道”,风靡全国各地的福建铁观音。

曾经动辄上千元一斤的铁观音,即使放在今天也很“中产”,十多年前简直是茶叶中的爱马仕。那时候,铁观音仿佛是生活品味的象征。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费尽心思挑选着铁观音,央求着茶叶店老板再多给几斤好茶。

那时喝茶还简单得很,我猫在椅子上边吹着风,一边含着口铁观音,一边体会蔡澜先生的惬意描写:“家父好友统道叔是位入口洋货的商人,在他办公室中一直有个小火炉和古董茶具泡功夫茶。用榄核烧成的炭,是在他那里第一次看到。浓郁的铁观音当然是我最喜爱的。统道叔沏的,哥哥一早空肚喝了一小杯,即刻脸变青,呕得连胆汁都吐出来,我倒若无其事的一杯又一杯。”

那个年代,蔡澜先生是南方沿海城市低龄文青心中的人生导师,也是著名的美食家。铁观音也有点中国小资生活符号的意思。可是,当年读蔡澜作品的文青长大了,铁观音也早已淹没在名茶堆里。而今天的武夷岩茶,仿佛昨日的铁观音。

一、哪一根稻草压垮了铁观音?

2015年2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对铁观音当时市场现状做了简单的调查。从2011年开始,铁观音的销量直线下降,从2011年的滞销10%到2012年的滞销30%,再到2014年的滞销70%。2014年,北京马连道已经有半数以上经营铁观音的商户改换门面,改为经营普洱茶或者白茶。

1、农残是主要“黑手”?

安溪铁观音自起步以来,市场被迅速打开,一路高歌猛进。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快速增大,供不应求,致使安溪茶园面积被大幅扩大,破坏了安溪县原有的植物生态,单一的茶叶种植背离了生物多样化原则,土壤退化严重,茶园病虫害加剧。在安溪的农村可以看到,房前屋后都是茶树,长势良莠不齐。农民盲目地追求铁观音的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进而出现农残超标的现象。

有人把铁观音的没落原因轻描淡写地说成农残超标,毋庸置疑,农残是铁观音没落的导火索。农残是困扰整个农业产业的毒瘤。很多茶类或多或少都存在农残问题,但为什么只有铁观音是一边倒?当然,粗制滥造的制茶工艺,低劣原料的以次充好,也是消费者对铁观音信心下滑的重要原因。

这年头,嘲讽铁观音有农残,几乎成了茶界一种政治正确,实在耐人寻味。

2、好坏全凭一张嘴

由于茶叶的主观性、复杂性,许多茶商存在“偷梁换柱”的情况,拿劣质的铁观音以次充好,赚取高利润。关于铁观音价格虚高等新闻报道,在某段时间常常见诸于报端消费者会有一种被愚弄欺骗的感觉。

有茶叶爱好者曾戏言,铁观音定价是“好坏全凭一张嘴”。同样一种工艺的铁观音,不同商家开价可相差数倍。因产地、山头、海拔、采摘时间、工艺、树龄等多种因素,商家有很大的自主解释权,政府对此很难监管。物价部门也作出过表态,茶叶定价问题不属于价格行政干预范围,如果商家明码标价,即便卖出“天价”,也是合法的。

不同工艺、不同规格的产品鱼龙混杂,价格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作为普通消费者,该如何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茶叶呢?这对有心选购铁观音的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灾难。

3、竭泽而渔式发展

由于安溪铁观音茶受到市场热捧,安溪县周边地区纷纷“学习”,不仅在相邻的永春、华安、漳平等地引种,一些茶企还把铁观音引到省外,省外种植的铁观音风味与安溪种植的完全不同。当然,茶商在卖茶的时候只会对外宣称其茶品产自安溪。

在工艺上,安溪铁观音传统工艺是浓香型工艺,但自从清香型工艺问世,局面迅速改变。由于清香型工艺可以利用空调做青,提高了制茶效率,大大减少了制茶成本,迎合了茶商和市场的产量需求。技术是好技术,但过低的制茶成本让很多茶农开始疯狂增产,原来两天做几百斤,现在恨不得一天做几千斤(鲜叶),这种心态下,产品质量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很少有人还愿意做浓香型,无他,耗时耗力。

原料的参差不齐,工艺上的重量不重质,使终端消费市场对铁观音产品的认知产生混乱,也彻底摧毁了消费者对铁观音的好感。

二、到底谁在热捧武夷岩茶?

前段时间和同行聊起,说岩茶会不会步铁观音的后尘, 铁观音的毛茶曾经也是几千一斤,现在的岩茶甚至犹有过之。动辄上万的肉桂,大几千的老枞水仙......

1、产量虽低,价值却极高

物以稀为贵,武夷岩茶受原产地区域范围内限制(武夷山原产地区域范围总共种植面积14.8万亩),而且大多数都只做一季,所以它算是六大茶类中的小众稀缺产品。

武夷山人沿袭历史传统,将景区核心区产的茶称之为正岩茶,核心周边高山区产的茶称为半岩茶,溪洲平地所产茶为洲茶。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约为70平方公里,除开风景区的布局规划,正岩茶园的面积并不能言大,茶园面积小,产量自然提上不去。据2016年数据显示,武夷山茶园面积约有11.5万亩,茶叶产量5200吨。

因武夷岩茶有着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商家炒作的资本。根据2016年度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显示,“武夷岩茶”品牌价值获评627.13亿元,位居全国驰名品牌价值排序的第11位、茶类品牌第2名。

2、“一斤8000,已经很便宜了”

岩茶由于数量稀少,茶企在品控和供应链管理上就必须加倍严格。

笔者了解到的一个案例,某岩茶知名大品牌的产品竟被底下的经销商偷梁换柱,而且做出这种行为的还是该品牌的省级总代理,包装倒还是沿用品牌包装,茶就仅仅只能保证是茶了。至于科学管理水平较高的品牌商?笔者目前还没有接触到。

先抛开品牌不说,自营茶庄的情况也不太乐观。笔者曾经走访过一些店铺,表示要自己要买点岩茶,结果实在令人失望。要不就是茶根本不入流,香气没有,纯火味。好一点的给上一泡普通的茶,然后报上一个让笔者“有点事先走”的高价。

“一斤8000,已经很便宜了。”老板眼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有趣的是,只要常逛茶叶市场,你就会发现卖岩茶的店家,永远都会有卖不完的牛肉、马肉......但武夷岩茶名岩产区满打满算面积也只有70平方公里。

3、天价年年有,今年到岩茶

“唉,武夷岩茶又涨价了。”某茶商透露,去年买一个茶农家的茶,一下进了一千斤,还优先结款。没想到新茶一出,这个茶农给的报价,比去年贵了两到三倍。

“茶价升这么多,茶农翻脸比翻书还快啊!”茶商感慨道。

做其它茶类的“贫苦同行”也很迫切想要了解:武夷岩茶,特别是肉桂越来越贵,动辄数万乃至十几万,它们到底贵在哪?

武夷山茶业局局长邓崇慧如此回答:“我们作为管理部门,一直有关注高价茶这个问题,但因为茶叶属于放开的市场经济产品,有需求才有价格,我们的行政手段无权更多地干涉产品定价。”

“不过我们在宣传上倡导对消费者有一个正确的导向——选择对的,不选择贵的。茶无上品,适口为珍,你可以去尝试不同的口味,再选择最适合自己口感与消费水平的岩茶。”

岩茶照这个势头发展,明年应该还会涨。而各种“肉”的过度炒作和市场的大肆哄抬,最终伤害的是单纯喜爱武夷岩茶的消费者和茶农的切身利益。当然,大部分茶农现阶段应该不会这么想。

记得莫言有首题为《赠星村茶厂主人》的诗:“武夷形胜地,茶叶堪称王。一袭大红袍,千里闻异香。品高何畏妒,味厚咒无伤。俯首勤耕耘,锁口止诽谤。”这首诗的前面几句,做茶的人应该少看,后面几句值得多看。

​文稿:【亚太茶业】全媒体-呵呵呵

声明: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征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