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2019南京茶博会品中国茶器,说陶瓷之美

编辑:消失茶友


2019南京茶博会

11月22—25日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西汉辞赋家王褒曾在《憧约》中有曰“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这是有茶具一词出现最早的史料记载。

陆龟蒙曾在《零陵总记》中有诗云:“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诗曰:“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这一首首的经典诗句,无不提现了中国使用茶具的悠久历史。

可见,茶具在古代就早已成为文人骚客们吟诗的对象。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茶具的发展,发源于汉,盛于唐,兴于宋。

中国古代茶器,通常是指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使用的器具。

宋朝,茶器和茶具逐渐演变成泡茶、饮茶器皿的统称。

我国古代著名茶圣——陆羽,曾在《茶经》说道:“青则益茶”,这体现了一个好的茶具对于茶叶衬托的重要性。

茶具从汤色、香气及艺术性等影响着饮茶的体验和艺术观感。




古时人们煮茶多用炉灶,唐以后有专门煮茶的灶炉,被称为:茶灶,古书有诗曰:“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反应了当时文人宁静致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反应了在当时,煮茶和下棋都是一项高雅的活动,深得文人喜爱。

这体现了茶与茶器进入了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亦被赋予了人文情怀。



唐朝以来,饮茶多为陶瓷。

茶壶、茶杯以及茶盏的兴起与茶文化的兴盛离不开关系。

唐朝把茶壶称“注子”,古籍《资暇录》载:“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

因此,后人把泡茶叫“点注”。


宋朝对于茶盏品质的要求更加严格,追求茶具的质地细腻,纹路清晰以及厚薄均匀。

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可见评赏、选择茶盏,是基于对茶叶的认识

明朝茶壶开始重砂壶,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

《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

柴房柴烧茶器,专研凝香聚气,从材料的炼选,器型的设计,到工艺的精益求精,汲取了紫砂的优点,艺术上追求文人的雅致和返璞归真。

(注: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2019南京茶博会将携手近500家知名茶企,携带近千种茶叶和工艺品于2019年11月22—25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火爆拉开帷幕!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1条
祝新茶网越办越好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