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袁东苗:茶园里的逐梦人

编辑:一抹阳光

阳春三月,沿着一条“之”字形的山道攀登而上,映入笔者眼前的是石台县仁里镇同心村境内的斗文山,松竹环抱、鸟语啁啾、溪水潺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旧有“古桃源”之称的斗文山上有一个徽派建筑的古老村落,世世代代守着这片绿荫。

“背着茶篓、穿梭茶丛、指甲轻捻......”一整套动作娴熟,家住在同心村望仙组的袁东苗每到采茶季都是在斗文山上这样忙过来的,眼前这个勤快能干的身姿,笔者很难将他和残疾创业者“挂上钩”。然而,就在2008年袁东苗出了车祸,膝关节严重受损,加之深山种茶交通出行不便,来回步行上下山使得一侧韧带已经磨到消失,虽然突如其来的不幸给他带来了身体上的疼痛和生活上的不便,但这并没有按下袁东苗梦想的“暂停键”。

抓住机遇,扩大茶叶生产。2019年是袁东苗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具有挑战机遇的一年。原本他在石台县污水处理厂上班,恰逢企业改制袁东苗下岗了,1982年出生的他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再一次给他出了个难题,但是身边每年生态茶叶一售而空让袁东苗嗅到了商机,特别是看到同心村斗文山上大量天然野生茶资源被荒废,他萌生了流转土地、集中养护建立茶园基地的想法。当他告诉村民们:“我私人出资,雇大家来集中种茶、人工除草养护,再把鲜叶以不低于市场收购价收购,只要求种植全过程绿色生态,按照我的标准就行。”有的村民说他生产方式傻,有的村民质疑他讲的话真假。万事开头难,但袁东苗说干就干,个人出资十多万,流转承包土地207亩,在他劝说下村民们干劲十足,逐步扩大了茶叶生产。

多方学习,建立品牌优势。袁东苗日常非常重视对茶叶知识的多方面学习,2001年他从安徽农业大学园林艺术专业毕业,用他的话来说种茶叶也是自己的老本行。通过咨询行业专家和朋友,成立了池州博安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了实现生产全过程生态绿色,袁东苗咨询了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学习了利用粘虫板粘虫技巧,养鸡场干鸡粪施肥、人工拔草和天然水灌溉等方法。身体上的残疾阻碍不了他外出考察学习的热情,他多方打听摸清了上海、合肥等地顾客消费的口感偏好,研发出两种不同产品,建立了“古树云尖”和“古树雾毫”品牌,两种茶叶叶片形态分别呈片状和条状,古树茶茶汤色黄绿浅淡明亮,香气清香,滋味鲜爽。有了好的产品,袁东苗还邀请茶叶包装商设计产品包装,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档次。

掌握行情,打通销售出路。茶叶也有淡旺季,能够找到稳定的销路是袁东苗当前的问题,他加强与上海、合肥等地经销商合作联系,积极和县镇村领导沟通,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了解市场信息流通、产品包装销售、经营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袁东苗说:“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一路走来不容易,今天能有这样的收益,这得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好政策和县、镇残联的关心,及时帮助指导我打开销路,在创业上也给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据了解,在2020年袁东苗获得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资金3000元。

心怀感恩,带领群众致富。眼看着茶叶公司慢慢的发展起来了,袁东苗的茶叶公司每天都有20余名工人干活,主要是季节性的散工,并且积极带动贫困户和残疾人务工就业。村民王美菊高兴的说:“我原来采茶叶一年几百元,现在不用维护,今年还采了3000多元。”据了解,大部分茶农每天能收入300元左右,一个茶叶季人均增收3000多元。面对村民们的感激,袁东苗说:“我也是从艰难中一步步走过来,知道山里人想办成事难上加难的滋味,也知道圆梦后的喜悦幸福。”据了解,从2015年至今,袁东苗每年都会从慈善机构或者个人捐款1000元给特困人员。据了解,袁东苗的母亲是村里的妇女主任,25年间都在为老百姓做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奉献,袁东苗的弟弟是一名老师,经常在寒暑假为村里留守儿童进行志愿辅导。受到家里人的影响,袁东苗从小懂得感恩,对同心村也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业不断带领身边的人共同致富。

来源:凤凰网安徽  北京茶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1条
致敬劳动者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