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曾建明:奔行在绿水青山间的科技工作者

编辑:馆禾

曾建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茶树遗传育种研究与成果转化、科技帮扶工作。

只为将青青茶山变为金山、只为将片片绿叶化为金叶,他每年的多半时间奔走在绿水青山间,从生产中寻找科研方向,将科研成果写在了大地上。他主持育成新品种4个,参与育成新品种9个,主持推广中茶系列新品种130多万亩,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7份,指导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3个、茶旅融合4A级景区2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奖,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浙江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直机关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紧盯产业需求,潜心遗传育种研究

在一代代育种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下,曾建明从一个刚跨出校门的懵懂学子逐渐对育种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其作为终身事业。为了解各地育种动态,他先后深入近200个产茶县开展产业调研,主动承担了90多个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参试品种在杭州的区试鉴定任务,这些工作不但为他的育种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他的育种研究方向更加清晰。

针对产业劳动力短缺问题,他主动谋划开展适宜机采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在研究所和浙江省科技厅育种协作组支持下,经过15年的努力,从零起步,逐步建立起了机采品种鉴定指标体系和选育鉴定体系,到目前已育成了适宜机采优质茶原料的新品种2个,创制储备了高潜力育种材料1000余份。

针对产业彩色化品种需求,他不断加大与地方农技部门、茶叶企业和茶农的联合攻关力度,重点开展了叶色白化和紫色新品种选育,先后育成了兼具高氨基酸和正常多酚含量特点的“中白1号”和早生优势明显的“中白3号”。

针对富硒茶产业热但品种短缺问题,自2009年以来他组织开展茶树聚硒机理解析和高聚硒品种选育研究,目前已在高聚硒茶树新品种和株系选育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不辞辛劳,坚持把成果写在大地上

2002年,曾建明开始承担研究所的品种推广工作。要想尽快将一张张成果证书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破解新品种推广存在的“认知接受难、种苗保障能力低、配套到位率低”等难题,为此他探索提出了“引种示范展示+育苗能力建设+配套技术与产品创新+观摩培训宣传”的“四结合”转化模式,先后在全国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46个,基地平均年增收2900-4600元/亩。建立的“国家级+省级+合作社”三级联动种苗繁育体系,年繁育新品种种苗10亿株以上,形成了中茶108、中茶302、中白1号等新品种配套技术和新产品,中茶108已成为2010年以来育成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种植范围最广的品种。

在此基础上,曾建明还提出了成果转化综合体模式,即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以科技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建立成果转化综合体模式(园区化),实现科技成果一体化转化的新路径。2014年以来,他指导规划建成了3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其中1个成为巴中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2个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1个被评为省级三产融合示范园区。

无怨无悔,用心服务脱贫攻坚

2005年,曾建明成为了研究所第一批结对帮扶的科技人员,帮扶浙江常山县新桥乡发展茶产业,这一干,就干到了2017年。15年间,他指导欠发地区茶叶加工提质、茶树品种改良、标准化栽培和三产融合茶产业园建设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也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结对帮扶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2002年,曾建明第一次走进了秦巴山区腹地的紫阳县,从此便与紫阳县结下不解之缘。2012年研究所与安康市和紫阳县开展深度合作,他担任茶产业科技帮扶责任专家。8年来,他牵头组织实施了“培育一批引领型企业,建立一批核心基地、推广一批成熟技术、研发一批新技术、培养一支高质量技术队伍”为核心的“五个一”工程,提出了安康科技帮扶模式,为安康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科技支撑。

目前,已打造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创新了一批以“硒香茶”为代表的原创成果,培训了各类技术人员和茶农8000余人次。在他的帮扶下,安康市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茶园面积较2012年增长1倍多,覆盖全市315个贫困村,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增收能力最强的农业产业,3家中央媒体先后5次对安康的科技帮扶工作进行了报道。紫阳县的茶园面积也已达到24万亩,综合产值达到43.4亿元,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全国茶业百强县,先后被确定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帮扶示范县和乡村振兴示范县。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辛勤汗水的浇筑,是他无怨无悔的付出。

来源:中国茶科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