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辉煌茶事 蒙顶山茶香飘天下

70年辉煌茶事 蒙顶山茶香飘天下

4阅读 2020-09-25 13:42 行业

      茶叶

  自古以来就在雅安市农业发展中扮演着

  不可或缺的角色

  尤其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更是在雅安市农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一片叶子到一个产业

  茶叶产品越来越丰富

  茶叶品牌越来越响亮

  茶叶效益越来越好

  从传统茶叶到现代茶业

  茶叶科研越来越深入

  茶旅融合快速升级

  茶业发展越来越壮大

  采茶女采茶忙

  如果用一个坐标轴来展示雅安市茶产业70年的发展历程,横轴代表70年,纵轴代表茶产业发展成就,那么,两者的交集所呈现出的曲线一定令人惊叹:雅茶产业,从落后到崛起,在去年底实现鲜叶总收入35.05亿元,综合产值170亿元。

  70年来,雅茶产业走过了艰难起步、曲折前进、迅猛发展的历程,绘就了一幅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美丽画卷。

  “扛起川茶振兴大旗,擦亮‘蒙顶山茶’金字招牌”,这是省委、省政府对雅茶产业提出的发展要求。为此,雅安市提出,力争2022年底,全市优质茶叶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0万吨以上,农业(鲜叶)产值38亿元以上,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以上,茶叶面积、产量、产值稳居全省前列;培育15家以上年产值超过1亿元、5家以上年产值超过5亿元、2家以上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努力把“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培育成国际知名品牌,将雅安建成中国绿色茶产业基地、中国茶叶全产业链发展高地、国际茶文化旅游胜地。

  起步  一片茶叶华丽蜕变

  70年来,从产业基础薄弱到成为世界最大产茶国,茶在我国的丰富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果把茶产业这7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那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则是第一个阶段。

  据《名山县志》和《名山茶业志》记载:1949年,名山共有茶园451.2公顷(约6768亩),茶叶总产量296.5吨,其中名优茶2.8吨,细茶32.2吨,边茶61.5吨;总产值10.01万元,“茶园基本兼营农业,茶树常与豆、麦、玉米间种”。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和促进措施,使老茶区很快得到巩固和发展,新茶区不断扩大。

  1950年,当时的名山县政府为恢复农业生产,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帮助茶农垦复荒茶。1952年,茶农从土地改革中获得经营茶地自主权,在生产逐渐恢复的基础上,一面垦荒播种,更新衰老茶树,一面开展深耕、除草、施肥措施,加强管理。4年时间,复垦荒芜茶地1230亩。到1957年,名山茶园面积发展到9102亩,茶叶总产量584.6吨,总产值达到了37.99万元。

  1958年成都会议后,时任省委书记的李井泉专程到名山视察,传达毛泽东主席的重要指示:“蒙山茶要发展,要和群众见面,要和国际友人见面。”

  不仅如此,当年毛泽东主席还亲临茶区视察,向全国发出了“今后要在山坡上多多开辟茶园”的重要指示。

  因此,名山县委号召组织了800多人上蒙顶山,开荒种茶。历经半年共开荒1129亩,复垦皇茶、新种茶地338亩。

  伴随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茶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1978年开始的生产体制改革,把茶园分包到户,充分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1985年开始的流通体制改革,让茶叶作为商品,流通更加活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

  在雅安市,茶园面积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还在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1999年,国家出台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由此拉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

  仅以名山为例,1978年的茶园面积为2.5万亩,茶叶总产量74万公斤。在各项政策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农民开始大面积种茶。到2005年,名山拥有茶园面积23万亩,茶叶总产量1.71万吨。

  这一阶段,包括名山在内,雅安市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园面积得到进一步扩大。到2011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5.96万吨。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茶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茶业发展要抓市场、抓科技、抓文化,使茶产品回归大众,加快农民致富。

  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茶产业有很多文章可做,包括茶叶深度开发、茶文化和旅游结合等,要积极探索,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2014年,雅安市抓住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产业强省机遇,围绕“振兴雅茶产业,打造世界茶源”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雅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从茶叶资源大市向茶产业强市跨越。随后,我市还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雅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相关政策。与此同时,我市抓住“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机遇,对茶产业进行了全新、全面、上档升级的规划和建设。截至去年底,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总产量9.18万吨。

  前行  一个产业破茧成蝶

  尽管拥有贡茶光环,但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为代表的雅茶产业依然在曲折中前行,努力成为真正的强势产业。

  2002年,雅安市获得了“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举办权。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雅安市为举办这一次“茶界奥林匹克”盛会倾注了大量精力。

  2004年9月19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这一天,28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茶人聚首雅安,共祭茶祖、朝拜圣山。这次会议,确立了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历史地位,让蒙顶山茶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依托厚重的茶文化历史,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加强质量管理,雅茶产业践行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思路,品牌认可度逐年提升。

  2008年,全国茶馆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第四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再一次为雅安茶产业发展写下了大大的惊叹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雅安“中国藏茶之乡”的美誉。这一年,雅安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馨香千载的茶韵。

  2012年12月,第六届全国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的150余名茶学专家齐聚雅安,畅谈茶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让我市50万茶农受灾。灾难面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以爱之名,帮助蒙顶山茶产业重建。同年11月21日,借助广州秋季茶博会的平台,我市举办了“千秋蒙顶·茶香天下——雅安蒙顶山茶感恩推介会”。

  2015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雅安“中国茶都”称号,打破了“中国茶都”称号具有唯一性的历史格局。

  2016年,全国首个国家茶叶主题公园——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落户我市。同时,雅安市名山区还荣获“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十大最美茶乡”“全国特色茶旅资源区”等荣誉称号。

  一年后,雅安市名山区被授予“中国茶文化之都”,蒙顶山茶文化获“全国农业文化遗产”称号。同年,“蒙顶山茶”品牌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蒙顶山茶”荣获中国品牌最高奖——“中华品牌博览会金奖”。

  去年,“蒙顶山茶”商标取得首张国际商标注册证。这标志着蒙顶山茶正式有了行走国际的身份标识。

  在茶企发展方面,从零星作坊到村村冒烟,从小厂房到大公司,我市茶企数量曾一度达到上千家。近两年,我市加大了淘汰燃煤小锅炉污染和落后产能的力度,实施茶叶初制厂提升工程,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生产,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淘汰燃煤锅炉,着手“煤改电”和“煤改气”改造,安装除尘降噪设备。近两年,全市关停“小、乱、差”茶企600余家。截至去年底,全市工商注册茶企462家、个体经营户1286家,拥有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4家,省级(茶叶)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7家,为全省市州最多;市级(茶叶)龙头企业21家,规模以上茶企32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6家。这场“革命”不仅成就了我市绿色发展的初衷,也满足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近年来,雅安市在茶园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在品牌打造上做文章、在市场建设上想办法,始终围绕“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五大战略”和资源换证、机器换人、品牌换市“三换行动”,充分发挥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实现雅茶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

  到今年上半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总产量5.14万吨,综合产值110亿元。同时,“蒙顶山茶”品牌于2017年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在今年达到了33.65亿元,全国排第8位,品牌强度排第3位;“雅安藏茶”品牌价值在今年达到18.61亿元,名列全国黑茶第3位,品牌强度排第6位。

  发展  一片叶子托起脱贫梦想

  乐英乡爱国村是天全县36个贫困村之一,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制约,一直处在贫困落后状态。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53人。

  爱国村海拔680米至1800米,温度适宜、降水丰沛,茶叶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茶叶是爱国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2015年底,雅安农耕时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参与爱国村脱贫工作,“社+企”合作模式,促进爱国村产业升级、农民致富。

  2016年,爱国村已如期完成“人脱贫、村退出”的工作目标。

  2017年2月28日上午11时,爱国村4组原村小里响起鞭炮声。随后,场地上响起发动机的轰鸣,一辆挖掘机在这里破土动工。当天开工建设的是爱国村茶叶加工厂,主要进行乌茶粗加工和绿茶精加工。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让村民对增收致富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

  无独有偶,在荥经县民建彝族乡,连绵起伏的茶海让人神往,而金鱼村就是这片茶海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然而很难想象,在没有发展茶产业的岁月里,金鱼村曾何等困苦。

  山高路远,村里曾经几乎见不到楼房,甚至还有群众以篱笆房为居所。人们虽辛勤耕耘,但生活依旧过得紧巴巴的。

  2016年9月,民建彝族乡脱贫攻坚项目金雅茶厂投产,一批批鲜叶在经过整套生产流程之后,变成一包包色香味俱全的茶叶。看着家门口的茶厂投运,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茶厂建成了,大家在家门口就把茶卖了,价格有保障,很方便,还能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脱贫致富有了‘定心丸’”。

  之后,金鱼村还以茶叶基地为依托,成立民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再以合作社为平台,成立专合党支部,引导精细化产业发展。通过“加工厂+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村民种茶不愁技术、售茶不愁销路,让生态茶产业成为持续富民的支柱。

  近年来,除了爱国村和金鱼村,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名山区蒙阳镇上瓦村……依托茶产业,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脱贫致富,阔步迈向小康。

  此外,茶乡生态优美,这给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

  早春二月,茶园新翠、云雾缭绕。在我市各大茶园,游人与采茶人一道采茶、制茶,品尝新茶,茶乡风情体验游已成为我市旅游的新亮点。

  伴随雅安市茶旅融合的不断发展和上档升级,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着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茶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除了蒙顶山,牛碾坪、红草坪、合江丝茶小镇、中国藏茶村……一个个以茶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以名山区为例,2018年,全区茶园面积达35.5万亩,人均1.5亩,茶叶产量4.99万吨,鲜叶产值19.63亿元,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全年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占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2元的50%以上。在蒙顶山茶产业的带动下,全区75%的人口都在从事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稳居全国第二,发展综合实力在全国264个主产县(区)中排名第四、四川第一。茶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全省非常具有代表性。

  未来  一杯好茶香飘世界

  中国是茶的故乡,四川是茶的摇篮,而雅安则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家喻户晓。茶,成为雅安市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

  据相关资料记载,公元5世纪,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中国茶及茶文化流传到世界各地;19世纪初期,首批中国茶农跨越千山万水到巴西等拉美国家种茶授艺;到了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已经传遍全球。

  数据显示,目前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全球贸易量超过200万吨。茶早已跨越国界、跨越语言,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宝贵财富。

  放眼全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就设立了中茶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是当年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窗口。伴随着茶产业全面发展,这片神奇的树叶再次给世界带来了袅袅茶香。

  1915年,“蒙顶山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大奖,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一百年后的2015年,“蒙顶山茶”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再次登上了国际性舞台,大放异彩。

  2018年3月20日至21日,来自国际茶叶委员会,以及俄罗斯、英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茶叶组织的20多名嘉宾齐聚雅安、齐聚蒙顶山,参加由名山区主办、蒙顶山茶业公司承办的蒙顶山茶国际品鉴交流会。活动期间,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蒙顶山茶史博物馆、甘露井、皇茶园……所到之处,都让与会嘉宾赞叹不已,并授予了名山区“世界最美茶乡”的荣誉。

  千百年来,蒙顶山茶作为贡茶,铸就了中国茶史上的历史佳话。蒙顶山茶文化引领了人类饮茶史,承载了世界茶文明,推动了茶产业,也把蒙顶山推向了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和世界茶文化圣山的至尊地位。而雅安藏茶则作为藏汉情谊的桥梁和纽带,被载入史册。

  近年来,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不断登陆央视各大节目,还先后出现在了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摩洛哥、哈萨克斯坦、毛里求斯等国家的展会舞台和销售市场,其知名度一路上升,为雅茶走向国际坚定了信心。

  千年雅茶沉淀,70年厚积薄发。

  如今,随着产业基础提升、龙头企业培育、藏茶突破发展、产业招商延链、品牌宣传推广、茶旅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的不断实施,雅茶产业再次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千亿川茶产业”的排头兵,为川茶振兴当尖兵、打头阵,努力扛起川茶振兴发展的大旗。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已经铺展开的“一带一路”倡议下,雅茶故事将越来越精彩。

                                                                                                                                        (来源:雅安日报)

上一页: 茶都名山:以茶为媒 名山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