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主题为“科技支撑茶业高质量发展”的2019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次年会除设有1个主会场之外,还有2个科技分会场、1个经济分会场,来自中国、韩国、美国等国的知名专家学者从科技创新引领、茶叶质量安全、茶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茶叶深加工、茶产业业态创新、茶叶消费特征与趋势等多个角度带来了内容详实的精彩报告。下面,小编就带您走进科技分会场,听听主讲人尹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研究院)如何围绕《以高标准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和分享。主讲人以2019年11月20日当天发生的两件事作为“标准化”分享的引入——以宏观层面看——李克强总理与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会面,交流当前国际形势。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各方携手应对。
以茶叶产业层面看——2019年“创新中国茶”论坛举行,认为中国茶产业处于群体焦虑状态,原因是茶产业还没有找到正确的现代化方向。
主讲人认为,近年来茶产业仍面临着种植、加工方面产能过剩、库存过大等问题。中国是茶叶大国,却并非茶叶强国,大而不强、大而不精问题比较突出,标准化工作落实不到位是造成产业众多问题的原因之一。
标准化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讲人认为,未来的茶企竞争必会在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之间展开。
只有具备品质、质量安全有保证、品牌公信力强的企业才会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标准化是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标准化是中国茶叶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中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提升茶叶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打造企业和区域品牌、增强茶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
在统一标准下进行国际贸易,有利于树立中国茶的质量信誉,有利于中国茶品牌的创建和持续。
茶叶标准化工作如何开展1.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讲人介绍说,标准化的制定、实施、修订是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每完成一次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目前,茶产业现行有效的相关国家标准109项,GH/T xxxx-20xx系列行业标准35项。
2019年,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按照要求,对其中的77项茶叶质量相关标准,6项质量标准计划项目集中进行了清理。
最终确定,其中,26项不涉及食品安全指标的标准继续有效,50项涉及食品安全指标的标准(基本是产品标准)拟进行修订,1项建议纳入食品安全标准范畴。
6项质量标准计划项目中,建议继续有效5项、废止1项。同时对实施超过5年以上的行业标准组织进行了复审。
我国茶叶产品标准体系以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为基础进行建立和不断完善,并可按照加工工艺、原料成分进行分类。
按加工工艺分类: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将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和红茶六大茶类。
按原料成分分类:可分为茶叶(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及含茶制品(以茶叶为原料加工的速溶茶和以茶叶为原料配以各种可食用物质或食用香料等制成的调味茶类等)。
2.茶叶标准化主要环节工作重点标准制修订方面分为如下四项——
(1)基本要求:标准的制修订必须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程序开展,这是保障标准编制质量、提高标准化技术水平,实现标准制修订过程公平、公正、协调、有序的基础和前提。
(2)基本原则:各种茶叶标准的研制要做到与现行标准的协调、配套,避免重复,更不能与现行标准相抵触。
(3)基本程序: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
(4)编写规范:须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在标准的应用实施方面,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违反的将会依法处理。
推荐性标准相应具有法律约束力,使用者声明其产品符合某项推荐性标准时,可进行产品质量认证,获取产品使用合格标志,提高信誉度和知名度。
标准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检查、地方监督检验、市场抽查和专项检查,对获得认证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法定的监督检验等。
标准监管方面——
2019年12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要求夯实企业责任,加大违法成本,震慑违法行为,明确将进行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最严格监管和最严谨标准。
其中,“最严谨标准”是首次被正式写进法律条款。
最后,主讲人总结了未来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重点——
把好源头质量安全关、把好过程质量安全关、加强标准宣贯与实施茶叶生产企业在茶园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不要使用禁限用农药、化肥,一般农药、除草剂的使用要严格管控,逐步实施以“茶园生态化”为主的质量安全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加大各项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执行力度,政府部门加强对茶企的监管力度,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的茶叶质量安全观,让消费者喝上质量安全放心的健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