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园镇:茶旅互融 亦品亦游两相宜

大竹园镇:茶旅互融 亦品亦游两相宜

18阅读 2022-03-17 02:56 快讯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大竹园镇位于汉滨区西南部,与紫阳、岚皋毗邻,总面积64.7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7个村,农村户籍人口4685户16127人。

近年来,汉滨区大竹园镇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两区一带一岸”发展布局,以红色党建为引领、绿色生态为根基、多彩乡村为目标,持续推进生态立镇、基础强镇、产业富镇、茶旅新镇建设,高质量发展迈出铿锵步伐。

党建引领 巩固成果惠民生

2021年2月,大竹园镇党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脱贫攻坚中,全镇干部群众合力攻坚,建成滨河小区、峰馨园小区、茶栈安置点等,安置贫困户388户1299人,实施危房改造169户,全面改善了农户居住条件。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全镇建成标准化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镇村医疗机构全面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2020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187户3731人全部脱贫,正义、粮茶、茶栈、二联4个村高质量脱贫摘帽。

脱贫不止步,奋斗再出发。大竹园镇坚持党委抓总统揽全局、班子成员分工协作、站所部门各负其责、驻村队伍齐抓落实的抓班子、带队伍、干事创业的工作思路。上下一条心、全镇一盘棋,开展“十排查十提升”专项行动,逐类梳理逐项研判,细化工作措施,消除风险隐患,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持续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加大果蔬产业发展和撂荒地治理,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产业、露地蔬菜1200亩以及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产业。兴办新社区工厂5家,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351人,全镇实现了人均1亩茶、半亩粮,户均增收1万元目标。

生态优先 绿水青山增颜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竹园镇不断健全镇、村两级“河长”“林长”工作体系,全方位落实山水林河湖监管责任。整合部门力量,加大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拆除库区网箱,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捕要求,污染排放、非法盗采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021年,投资1137.42万元,对40处煤炭开采点进行了覆土绿化,对小磨沟等7处污染物堆放点进行了清理和恢复治理,对黄泥沟等6条沟水体进行了应急处理确保水质安全。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大竹园镇着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集镇、七堰污水收集管网接入主厂区,粮茶、大竹园、二联、正义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畜禽养殖和直接排污等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加大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六化”改造提升力度。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237户。全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粮茶村被评为省级宜居示范村、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因茶兴业 乡村振兴作示范

近年来,大竹园镇党委、政府坚持“生态立镇、基础强镇、产业富镇、茶旅新镇”发展思路,按照市区打造茶花长廊、园林新区、茶旅新镇定位,着力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在七堰、正义、二联、粮茶、大竹园5个村(社区)和库区沿岸马泥、茶栈2个村,因地制宜发展茶果产业。在七堰至大竹园蒿坪河两岸以及茶叶园区、公路沿线、环湖观光带,栽植垂柳、紫薇、香樟、樱桃等绿化和花果点缀树木10万株,公路以上山坡地及沿线院落种植五月李、蜂蜜李和脆红李、梨树、柿子树5万株。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新兴产业,在二联、七堰建成95亩2.8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农光互补项目。

如今的大竹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截至目前,全镇茶业规模达到15000亩(其中陕茶一号示范茶园3500亩),发展标准示范茶园5000亩,改造茶园6900亩。种植核桃2700亩、鲜果500亩。培育茶叶经营主体8家,发展市级园区3个、区级园区1个。农业生产总值543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9755元。

来源:陕茶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以蒙顶山茶品牌复兴,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一)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