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正值平昌县燕江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宗茶采摘时节,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沈军夫妇俩举着收割机穿梭于茶树之间,收割着鲜嫩的大宗茶。
自2014年起,邱家镇嘶峰村民们在镇、村干部的带动下,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将村里的撂荒地和边坡地盘活,整村推进茶叶种植。村里现有茶园3000亩,其中投产茶园2600亩,年产值达1000万元。同时,以集体管理和个体自管理双重管理模式,茶产业带动当地177户692人脱贫,812户2892人增收。
成立农业合作社集中管集体经济增收了
“平昌县燕江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由312户1092名老百姓1167亩茶叶基地组成的。2018年开始,有1000余亩茶叶投产,年亩产值达4500元。去年净利润达到了86万元,老百姓分了17.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了8.6万元。”嘶峰村支部书记习江武介绍,村民以茶园入股,村集体进行集中生产管理、销售。不管赚不赚钱,村民都可享年每亩300元保底分红,净利润的10%作为集体收入。当净利润较高时,按净利润的20%给老百姓进行第二次分红,剩余的80%用于生产。
平昌县燕江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更有效解决了在家600余名劳动力就地务工需要,带动全村老百姓稳定致富增收,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2020年,平昌县燕江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村集体收入主要是用来购买茶叶机器设备,投资村里公益事业,改造塘库堰,完善老年人服务等,给村民们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习江武说。
嘶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让大家尝到了甜头,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先后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建立名优茶叶生产线和大宗茶叶生产线2条,以出租的形式增加集体年收入6万余元;同时建立茶叶鲜叶交易市场,吸引周边10余个茶叶种植乡镇的鲜叶和干茶在此交易,年零售额达200万元以上,村集体从零售额中提取2%的手续费作为集体收入,一年也可收入4万余元,加上2016年利用脱贫攻坚项目整合资金建立的集体经济养猪场,以出租的方式,一年可收3万元的租金。“2020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有22万元左右。”
鼓励以家庭为单位自管茶农腰包鼓了
7月28日早上天刚亮,60岁的邱映秀就在自家茶园里忙活开了,除草、修枝,施肥,为秋茶采摘打基础。
“我家里种了3亩茶,今年管护得好,收效非常不错。”邱映秀笑着介绍说,她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女儿离婚了,带着一个孩子,平时在县城打工,日子过得苦。“我现在这个年龄出去打工不现实了,就在家种茶,趁我还能动就多做一点,帮补一下她,让她(女儿)过得轻松些。”
据邱映秀说,女儿只在采春茶回家帮忙,其余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完成的。今年春茶单芽她家采了110多斤,就卖了8000多,一芽一叶采了600斤卖了12000元,夏茶就是一芽2叶也采了600多斤,卖了6000多元。“看这个长势,我的秋茶估计每亩可以采250斤左右,按去年12元一斤算可以收入9000元,这样我这个园子一年至少可以收入35000元,种茶叶还是划得来。”
嘶峰村像邱映秀这样在家进行自管种茶的还有350多人,共1800余亩茶叶基地,如今投产的有1600余亩。
“像这种自管种茶的,村上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大概亩产值在4000元左右,虽然比集体合作社亩产值低些,但是劳力是自己的,只是出肥料和农药的钱,人均年收入在6000以上,这个比集体的要高些。”习江武说“我们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也鼓励自种,这样可以实现老百姓收入最大化,这也是我们发展产业的初衷。”
村里茶叶发展起来后,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葱翠茶山,环绕着这个宁静的小村子,宽阔整洁的沥青路四通八达,村民们靠着茶园,将腰包揣得鼓鼓的。
(图片由平昌县委宣传部提供)赵爽 记者钟帆
来源:四川在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