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茶园,建设美丽茶乡,助推乡村振兴

发展绿色茶园,建设美丽茶乡,助推乡村振兴

82阅读 2021-07-29 05:36 快讯

茶叶是舒城县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势明显;茶产业是舒城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一、基本情况

2020年底全县有茶园10.2万亩,年产干茶3380吨(名优茶1400吨),一产产值5.02亿元,茶叶综合产值15.8亿元。茶叶涉及16个乡镇约5万户20万农民的生计。

舒城小兰花茶叶是国家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业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主导农产品、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务院办公厅和全国政协机关指定会议用茶,2021年舒城小兰花区域品牌评估价值12.62亿元人民币。

舒城县是中国绿茶出口基地,近年来又被有关部门授予全国十大魅力茶乡 、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茶叶百强县、中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和安徽茶产业十强县等称号。舒城兰花谷被授予全国茶旅精品线路,舒茶九一六茶园被授予全国最美茶园之一。

二、舒城县政府重视茶业

舒城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山区实施“绿三角”战略,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建设百里舒城兰花谷,全面推进茶产业发展。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

1 、成立组织、机构。1998年成立舒城县茶叶产业协会,2004年成立茶业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茶业开发办公室,2015年成立县茶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茶谷建设办公室(正科级),推进茶产业发展。

2 、设立专项资金。2004年以来,县财政每年都预算专项资金用于茶叶基地建设等方面以奖代补,特别是近年来,县财政每年预算达1300万元用于茶产业发展和茶谷建设。

3、编制规划、出台政策。先后编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舒城县茶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舒城兰花谷建设总体规划”。县政府出台了《舒城县茶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推进茶产业发展。

4 、重视宣传推介。舒城县政府每年举办开茶节和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并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大型茶叶展示展销活动。先后吸引央视频道和安徽电视台多次来舒拍摄并宣传报道舒城县茶业。

三、舒城茶园主要特点

1、生态环境优越。舒城县地处长江以北,大别山东麓。是我国优质绿茶产区,生态条件得天独厚,茶园多在海拔300-800米的青山环抱、林木葱茏、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的山坡地,有利于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春茶采制时正值漫山兰花竞相吐蕊飘香时节,茶叶吸附花香独具风韵。

2、栽培管理模式独特。茶园实施复合式的间套种,如茶林间种、茶玉米间种、茶果间种,茶栗套种等等,使茶、林、粮、经等复配种植;重施农家肥和有机肥;摘完春茶及时合理修剪蓄树,适时清园改善立地条件;挖茶地施基肥。

3、茶树品种优良。自主选育茶树新品种(系)5个,其中“舒茶早”、“山坡绿”、“谷雨春”通过全国茶树良种审定、鉴定、登记,“特香早”通过省级良种登记。2020年建设九一六大别山茶树种质资源圃,收集茶树种质资源1000余份,引种茶树品种140个,已成为安徽省茶树种质资源分中心。为满足市场良种茶苗的需求,全县已建立茶树良种繁殖苗圃1000亩,年出圃良种茶苗4000多万株。

4、基地建设水平高。全县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5.2万亩,良种率达51%,标准化高效茶园2万亩,生态茶园2万亩。绿色茶园7780亩,无公害茶园6.5万亩。

四、存在问题

茶园生产现象:采摘效率低、茶园生产成本高。

主要原因:一是茶园管理水平低;二是茶园良种率还不高;三是山区茶园特别是高山深远茶园道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采茶工上山难、鲜叶运输难、生产物资运输成本高,茶园管理粗放。

五、下一步打算

总体思路:实施茶科技、茶文化、茶产业融合发展,稳定发展茶园面积,优化茶叶产业区域布局,加快高标准良种茶园、生态茶园建设,集成推广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提高茶园生产效益。

总体目标:十四五期末,2025年茶园面积稳定发展到12万亩,茶叶产量4800吨,一产产值8亿元,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

拟开展以下工作:

1、 开展茶园基地摸底登记,分类分标准指导建设,加强茶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生态有机茶园、标准化高效茶园、一般生产茶园、中低产茶园。

2、开展古茶树资源调查和保护。对重点茶山开展古茶树等茶树资源调查,制定保护办法,引导当地农民、茶叶经营主体开展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利用。保护建设生态茶园2万亩。

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实行茶园管理科学化。推广茶园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平衡施肥;推广茶园绿色防控、实施双替代工程,提升茶叶品质;推广机械化耕作、除草、施肥、修剪、采摘,提高茶园生产效益;推广溯源平台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安全建设。建设标准化茶园2万亩,推广绿色防控茶园4万亩。

4 、改植换种、加快良种茶园建设、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良种是茶叶高效高质高产的基础,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中低产茶园改造,改造中低产茶园2万亩,改造发展良种茶园2万亩,加大茶园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

5、打造一批景观茶园、体验茶园,实行一二三茶旅游融合发展。利用毛主席视察舒茶人民公社伟人效应、舒城小兰花茶叶品牌影响力和“万佛湖”、“万佛山”等山水、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景观茶园、体验茶园,提升舒茶九一六茶园、河棚茶文化主题公园、晓天万佛山茶文化馆等景点品质,打造茶旅精品线路,推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6、探素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农资经营店、加工厂和加工设备等,因地制宜培训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专业采茶工、修剪工、植保工、耕作除草工、加工能手。建设包括采茶、修剪、植保服务、耕作除草、加工等茶叶生产加工型专业服务组织,完善运行机制。

7、强化政策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茶业发展机构力量,研究制定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县政府按照全面推进、优先突破的原则,加大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加大县茶叶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检查考核,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

来源/《徽茶》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老徐鉴茶】第三期:大益2003年7262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