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坝羊镇,群山环抱,空气中弥漫着茶树特有的清香,一座座大小不一的茶山在镇上的丘陵间星罗棋布。卫康是镇上的茶叶带头人,也是整个坝羊镇上第一个承包荒山种茶叶的合伙人。2009年开始,他和几个兄弟叔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开辟了镇上的900亩荒山,几乎“摸着石头过河”,将荒山变成了茶园,坝羊镇也渐渐成为安顺当地远近闻名的茶叶大镇。
坝羊镇
卫康年轻时曾在附近的普定县干过汽车销售和汽车维修,后因老板投资失败,他只能自己单干,到贵阳做一些小生意,“当时在贵阳每天能挣两三百元,但开销也比较大,特别是两个儿子已经上初中,我就想回到家乡孩子读书更方便一些,也不用交借读费,所以我就选择回来了。”
2009年,回乡后想“找一些事做”的卫康在兄弟的建议下,对发展种茶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兄弟几人经过对附近一些茶企的考察后,下定决心一起集资搞茶园。“我把自己做小生意攒下来的10万元投了进去,兄弟几人,连上家族里各个叔伯堂兄弟等,能想到的我们都去借钱,之后再向银行贷了一些款,一共凑了300万元的启动资金,承包了附近八九百亩的荒山进行茶叶种植。
卫康
随后,卫康等人开始了“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艰难开垦。家族中的男丁,附近的村民都上山除草、修路、搬肥料、种植,几乎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茶树通常要等种下3年后,其所产的茶叶才能被用于制作和销售。因此创业的前3年,卫康和兄弟几人的压力也非常大,大家都期盼着种下的茶树能茁壮成长,修剪、施肥、除草,样样都精心呵护,而一家人此刻也勒紧裤腰带,期盼着第四年茶叶收成的到来。
可偏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卫康在开着农用电动三轮车上山的途中发生了意外,连人带车翻下了山沟,卫康的右手手肘粉碎性骨折,右脚脚后跟的骨头也断了。在医院做完手术,花了将近3万元钱,“当时真是恼火得很啊!茶叶马上要有收成了,我却没法出钱出力,只能躺在家里养伤,我妻子又有高血压,每天都要吃药,没法干体力活,而我们两个孩子正好在上大学,加上前3年投下去那么多钱,一下子就把老本吃尽了。”
也是在2013年,国家开始开展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因病致贫的卫康一家,也在当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所幸,卧床养伤并未消磨卫康的意志。养伤期间,他不断地研究各种种茶、制茶的书籍,再结合茶山上观察到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提高自己的种茶、制茶经验。“到现在,我的床头还始终放着基本茶叶的书,我时间很紧张,但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尽量去翻一翻。”卫康告诉记者,他在伤好之后经常去其他镇上的茶企讨教种茶、制茶的经验,此外,他还请教了很多农科院专家,提高自己管理茶园的水平。
而今卫康家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创业真的不容易,我做茶叶之前完全不懂茶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摸索出来的,所以我们也走过很多弯路,最直观的,就是我们这一片茶园一些地方的种植不规整不科学,有些地方种得太密了,连下脚去采摘的地方都没有,要施肥、除草就更加困难。”卫康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他才慢慢参悟了茶叶的奥秘,茶山也渐渐走上了正轨,“我养好伤之后,尽管右脚走路有一点颠簸和疼痛,手臂的弯曲旋转也受到了一些限制,但一想到山上的茶叶还有家里的负担,就立刻投入到工作里。现在,对茶叶的种植和养护,茶叶的制作,我都算比较了解和精通了。”
“我在厂里是专门管技术这一块的,公司还有一些人在跑销售,销售网络也渐渐建立起来了。到今年,我们茶厂的营业收入达到了六七百万元,利润有200多万元,公司渐渐有了规模,以前我们不知道路在哪儿?现在我们至少知道路该往哪里走了。”卫康告诉记者。
来源: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李波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