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科技兴茶,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叶红:科技兴茶,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10阅读 2022-12-27 03:38 人物

2019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

今年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淡水清茗,茶和天下。千百年来,一片小小树叶,在中国茶人手里揉捻,在时光中发酵,从东方走向世界。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国人熟稔的茶叶品类背后,是茶园的生长、采摘、拣选、拼配,是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等复杂、考究的工艺流程。

如今,我国有近20个省份种植茶叶,涉茶人口超过8000万。一片叶子不仅关联历史、文化、礼俗,也富了一方百姓,与乡村振兴、茶农致富息息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交流,曾殷殷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茶科技”涉及全产业链,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粗制、精制及精深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茶科技是一篇大文章。而这篇大文章的“作者”之一,就是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于福建省南平市。20年前,这一制度就在习近平同志的指导下,在南平扎下了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全中国都有‘科特派’。农业是有生机活力的,乡村振兴要靠科技深度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有关“将茶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中粮集团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茶公司”)党委,经研究决定设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选派了10多名同志为公司第一批科技特派员。与科技相遇,茶产业迸发出崭新活力——

中茶公司党委带领项目团队分批赴陕西、江西、贵州、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实地调研,历时6月、足迹遍布6省1州8县数千公里的田间地头,走访各地政府、茶农、茶企、茶叶协会、茶叶合作社,严选茶叶品质,把制茶大师的经验与技艺融入原料标准、制茶工艺、审评筛查环节,打造出了“山水中茶”系列产品。

在福建建宁,陈志雄和团队依托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为建宁量身打造了“建宁红”,通过打造高标准茶园、提升生产技术、产品提质增量及产业人才培养等方式,有效助力建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郭道斌奔赴陕西紫阳,从人的观念转变入手,亲历对茶叶种植、初制、生产、营销及当地茶文化的统筹帮扶,看到具有千年种植、制茶历史的紫阳茶产业正在不断与当下茶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更看到科技赋予茶产业发展的力量,打造乡村振兴“政企联合”的标杆。

叶红发挥专业优势指导茶叶合作社提升茶叶加工技术,建立以松溪瑞茗公司为龙头的“龙头公司+合作社+茶农”茶叶产业利益共同体,帮助茶农脱贫致富,实现产业扶贫,带动当地茶农就业。

与叶红并肩而行,黄杰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发挥专业技术力量,带领茶农共同致富,不断提升闽北地区茶叶品质与茶叶经济价值,以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把锦绣田园生活写进现实。

自沉沉浮浮的“雷山银球”茶叶里,易昶寺宛若看到自己所走的茶科技之路。他说:“最欣慰的是从事了农业行业,长期在一线奋斗,经过公司销售出的每一片茶叶,都能为少数民族同胞带来一份收入,作为苗族儿女的我,为此心中总是充满着责任心和自豪感。”

王伟牢记中茶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三茶理论’,把乡村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探索建立‘品牌拉动、产业带动、科技驱动’”的中茶乡村振兴新模式,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引导茶农茶企统一标准,提高茶园和工厂管理水平,带动江西遂川茶产业升级、价值提升。

心怀“国之大者”,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中茶科技特派员们将茶叶种植、茶园管理、产品研发、工厂管理等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及时送达乡村、企业和农户,强化帮扶茶区龙头企业培育,加强“三茶”人才培养,补齐产业链短板,解决茶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让“茶科技”成为助力茶产业升级、茶农增收新密码。

作者:本刊评论员

编辑:华南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2年第12期]


上一页: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祝贺紫金县2022年茶产业发展大会圆满成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