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下关。好利来的塑料蛋糕盒,做品茗杯也可以。
《十六汤品》全文(上) 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矣。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自第一至第三。注以缓急言者凡三品,自第四至第六。以器类标者共五品,自第七至第十一。以薪火论者共五品,自十二至十六。 第一,得一汤 火绩已储,水性乃尽,如斗中米,如称上鱼,高低适平,无过不及为度,盖一而偏杂者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 第二,婴汤 薪火方交,水釜才识,急取旋倾,若婴儿之未孩,欲责以壮夫之事,难矣哉! 第三,百寿汤,一名白发汤 人过百息墨水逾...
【每日茶史356】荷兰邦迪尔斯医生可谓欧洲宣传推广茶叶的第一人,对于促进茶叶在欧洲推广普及,功绩最为显著。他劝告人们每天要饮茶8杯至10杯,但是即使饮50杯到100杯,甚至200杯也不会有问题。这些是因为他自己常有如此大的饮用量。
晚唐:苏廙 《十六汤品》 《十六汤品》是一本茶书,是点茶道的代表之作。对茶的煮法加以分析衍释成十六种,将口沸程度分成三种,注法缓急则分三种,茶器种类不同分为五种,依薪炭燃料亦可分为五种,共计十六汤品。其约作于唐末五代,至迟也应作于宋初,其对茶艺、茶道及茶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作者:苏廙事迹无考,苏廙约为晚唐五代或五代宋初人。
【每日茶史355】1641年,荷兰著名医学专家尼克勒斯·迪克斯博士(1593-1674年),以尼古拉斯·特普为笔名,著有《医学观察》一书,这是最早从医学角度来赞扬茶叶的著作,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书中讲道:“无论是什么植物都不能与茶叶相提并论,这种植物,既可以免除一切疾病,又可以益寿延年。除了增强体力外,茶叶还可以防止胆结石、头痛、发冷、眼疾、炎症、气喘、胃滞、肠病等,并且可以提神醒脑,对于夜间的思考与写作工作,效果很好。只不过茶具都是很珍贵的,中国人对茶具的喜爱程度,就像我们喜欢珍宝一样”。(这个不敢苟同)
四个八,见者万事顺利!从四个六到4个八用了六天,下一步五个六到五个8看看要多久。
下关2010飞台8653,晚上泡它。
【每日茶史354】西班牙神父加斯博·克鲁兹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的第一人,他于1556年到达中国,1560年左右返回葡萄牙,并以葡文写了关于茶叶的著作,并且马上出版。在书中写道:“凡是上等人家大都以茶敬客,这种饮料以苦叶为主,为红色,可以治病,是一种药草煎成的汁液。”这是历史上中国茶叶信息第一次传入欧洲。
【茶经】 朝代:唐朝, 作者:陆羽,(十)之图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每日茶史353】威尼斯著名作家G.拉姆西奥(1485--1557年)在其所著的《航海旅行记》中记载:“大秦国有一种植物,仅有叶片可以饮用,人人都叫它中国茶,中国茶被看作是非常珍贵的食品,这种植物生长在中国四川的嘉州府。它的鲜叶或干叶,用水煎沸,空腹饮服,煎汁一二杯,可以去身热、头痛、胃痛、腰痛或关节痛。但是这种汤汁是越热效果越好。另外,还有一些疾病,用茶来治疗也会起到效果。如果暴饮暴食,胃中难受,喝一点茶,不久就能消化。所以茶一向被人们珍视,是旅行家必备的物品”。
【茶经】 朝代:唐朝, 作者:陆羽,(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1)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复以火干之,则棨、扑、焙、贯、棚、穿、育等七事皆废。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钅历]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筴、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藟跻岩(2),引絙入洞(3),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盒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筴 、札、熟盂、鹾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
古树白,煮一煮;汤色棕红偏深。略苦,木质香突出,焦糖甜,煮后的古树白 口感更加细腻、柔和,对口腔的刺激性较低,有淡淡的荷叶香,滋味甜润、甘爽。
【每日茶史352】据日本古代历史《日本后记》和《类聚国史》中所记载,弘仁六年(815年)嵯峨天皇巡游到了滋贺县的崇福寺,寺里的和尚将茶献上,天皇饮后龙颜大悦,于是就下旨在首都附近的五个县广泛种植茶树,并且指定专为皇室贡品。
【茶经】 朝代:唐朝, 作者:陆羽,(八)之出 山南(1):以峡州上(2),(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3)。)襄州、荆州次(4),(原注:襄州生南漳县山谷(5),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6),(原注: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7)。)金州、梁州又下(8)(原注: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9)。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10)。) 淮南(11):以光州上(12),(原注:生光山县黄头港者,与峡州同。)义阳郡(13)、舒州次(14),(原注:生义阳县钟山者(15),与襄州...
【每日茶史351】根据日本权威历史记录《古事根源》和《奥仪抄》二书,日本圣武天皇于天平元年(729年)召集僧侣百人在宫中奉诵佛经四日。诵经完毕后,赏赐给每位僧侣粉茶,大家都把它当作珍贵的饮品来收藏,由此逐渐引发了自行种茶的兴趣。书中记载日本高僧行基(658—749年)一生建寺院49所,并在各寺院中种植茶树,这应该是日本种植茶树的首次记录。
茶喝多了,吃几粒黑花生养胃。
【茶经】 朝代:唐朝, 作者:陆羽, (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农氏。 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 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 吴:归命侯(1),韦太傅弘嗣。 晋:惠帝(2),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3),傅司隶咸(4),江冼马统(5),孙参军楚(6),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7),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8),余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乐安任育长(9)...
【每日茶史350】茶叶在日本社会中和生活中的地位要比在中国重要。在圣德太子时期(593年)左右,茶的知识与艺术、佛教及中国文化同时传入日本。至于茶树的实际栽培方法,则是以后由日本佛教僧侣所传入。这些僧侣在日本茶史中有不少著名的人物,他们在中国研究佛学时,学习、了解了茶树的栽培技术,并携带许多茶籽回到日本,开始播种栽植。
66666见者吉祥,万事顺心!
还是福鼎的白茶好喝。不是说云白不好,云白耐泡,但是韵味总是欠点东西。喜欢福建白茶多一些。实话实说别喷我。
陈韵、轻烟韵、清甜、杯底香。
茶窝网这款茶卖空了。
两天。
不能分16天发表啊!
⊙﹏⊙
无辜躺枪(⊙o⊙)
借问美女何处有,竹林听雨发新帖。
草木老师大隐、大德之士!
草木老师周末愉快!
听雨兄周末愉快!
二百杯,有点言过其实了。
早上好
这是好青山老师!
每天如此吧、120的品茗杯୧😂୨୧😂୨୧😂୨
不会。 学习中!
怪兄好!请茶啦🍵🍵🍵
陆羽功不可没
谢谢星辰寥落茶友,隔空敬茶额!
点赞👍学习!
唯茶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