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南宁广西六堡茶斗茶大赛上,幸识和君咨询的蒋同先生,安徽绩溪人,二十世纪伟大的文化大师胡适之的同乡。一位睿智博学、远见卓识的战略营销和产业整合专家,是中国茶产业进步的推动者和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获赠其著作《中国茶事》一册,是来自一线的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是长期帮助中国茶产业复兴的一份答卷。在论坛现场,我也见到了“八八青”的命名者陈国义先生,先生满头银丝,谦虚和善,待人和气。这也是一个茶人应有的底色。
关于“八八青饼”,本人文章中多次提及,感兴趣的不妨看下《俗称“八八青饼”,国营勐海茶厂1989年7542普洱茶之神话》这篇文章。转载蒋同先生的论坛观点,包括我过去对八八青的观点,神话和传奇都无法复制,但是谈到普洱茶的当代史,我们需要普洱茶学科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尤为重要。比如普洱茶熟茶“渥堆发酵,源自六堡”这些茶学的基本常识,其中在后发酵中仓储是最重要的一环,喝生态健康的茶,您一定要知道普洱茶是有最佳赏味期的。
——石一龙2020年11月8日昆明
以下正文来源中国茶产业观察:
“八八青”是指1988-1992年生产的“中茶牌”唛号7542的普洱生茶,产于勐海茶厂。“八八青”从最初的4元多一片到如今的10多万一片(1000多万84饼一件)。普洱茶经典之作层出不穷,而“八八青”却鹤立鸡群,“八八青”何以成就传奇?蒋同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1、蒋同的提问
11月4日上午,2020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六堡茶对话普洱茶”高峰论坛在南宁举办。
在论坛沙龙对话环节,蒋同(和君集团高级合伙人、战略营销和产业整合专家)说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艺于六堡茶,“渥堆发酵”和“窖藏”工艺让六堡茶“健脾祛湿”这一功能是其他黑茶不具备。蒋同说: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六堡茶因为其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功能价值,产业发展一定是上升的,这个大势行业人士要识别、抓住。为了佐证“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蒋同在台上不忘幽默的提问同是嘉宾的“八八青之父”陈国义先生:如果当年“八八青”没有“勐海茶厂”这资深老品牌作背书,“八八青”能运作成功吗?
类似的问题,蒋同也在2018年首届国际普洱茶产业发展大会之际与白水清先生交流过。
2、“八八青”的前世今生
1973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茶叶进出口分公司(云南中茶前身,以下简称云茶公司)自营进出口权。应香港客户的要求,云茶公司组织老茶叶专家谭自立、吴启英、王星银研制恢复生产七子饼茶。此次恢复生产七子饼茶,云茶公司十分重视,专门强调要按照1958年生产的侨销圆茶基础上,重新调整配方,指令下关茶厂、勐海茶厂进行生产。为了规范统一,云茶公司统一规定唛号,其中勐海茶厂生产于1988年~1992年的唛号7542产品(75代表75年的配方,4代表茶青的等级为四级,2代表生产厂家为勐海茶厂),因缘际会,成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八八青”饼。
198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中国,云南茶叶滞销。就在这时,香港联合贸易公司职员、勐海茶厂驻港代表陈强以不到7元每片的价格收购了一批7542,陈强先生带着样品回到香港后,又卖给了陈国义先生,由于这批7542七子饼生产于80年代末期,陈国义又是在1988年创办的香港茶艺乐园,做生意图个“发发”的好彩头,因此,陈国义为其命名为“八八青”。这批货总共有10吨,300件(又又说350件),当时市价35万。
2003年非典爆发,陈国义的茶庄生意一落千丈,急需把这批“八八青”饼抛售出去。凭借丰富的经验,白水清先生判定这批“八八青”饼转化潜力可期,他从陈国义手上买断这一批“八八青”饼(又有说没有买断)。“八八青”由于口感独特且数量有限,受到了越来越多普洱茶爱好者的青睐,茶价也一路高歌猛进,从最初的4元多一片到如今的10多万一片(500万一件)。
“八八青”是指1988-1992年生产的“中茶牌”唛号是7542的普洱生茶,产于勐海茶厂。后来国家为搞活国企,抓大放小,地处勐海县的国有勐海茶厂改制成为民营企业,商标由“中茶牌”改成“大益牌”。
3、只有时代的企业(个人) 没有企业(个人)的时代
蒋同说:“八八青”的成功,首先归功陈国义、白水清先生的前瞻眼光!在那个房地产、煤矿还没有兴起的年代,如果投资,中国人首选是股票、古董、黄金之类,不会想到几元钱一片的普洱茶未来会是天价。
很多人说“八八青”产品多么好,又是昆明干仓,这些都还是产品思维。蒋同团队有一个观点:产品价值≠商业价值。透过现象看本质,“八八青”的成功,我看这几点更重要:
其一、就在勐海茶厂7元钱出售“八八青”的同期,另外一个普洱茶资深老厂—下关茶厂在冯炎培的领导下是全国地方国有茶厂唯一赢利的茶厂,根本没有低价抛售产品的可能。那个年代,民营茶企还没有登场,“八八青”几乎不存在同类型产品的竞争对手,并且勐海茶厂品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其二、“八八青”是“7542”生茶。吴远之接手改制勐海茶厂是2004年,吴远之是中国茶业为数不多的具有现代企业思维的企业家。如果他早一点接手勐海茶厂,“八八青”不可能低价流到陈强、陈国艺手中,要知道后来吴远之接手勐海茶厂后的“7542”生茶(品牌大益),商业规模比“八八青”大的多!而“7542”生茶在营销上高举高打,给了“八八青”巨大的市场呼应,增加了市场的想象空间——其他厂家产品做不到这样的“市场呼应”。
其三、香港是国际大都市,亚洲金融中心,商业手法五花八门,随着改革放开的深入,这些商业手法逐步引入大陆,比如房地产的“楼花预售”、“公摊面积”、“土地拍卖”等。陈国义和白水清二先生长期生活在香港,商业视野自然比当时的内地开阔,商业手法自然比当时的内地人熟稔。再加上2008年之后,大陆经济快速发展,那个时期中国大陆没有八项规定,三公消费汹涌,商人围绕着官员寻找商机,消费畸形,而香港经济逐渐缓慢,这时候,“八八青”以大陆为主销市场,成为身份的象征!同时期的茅台酒也是这个商业逻辑。
可见:是时代给与了“八八青”机遇!陈国义、白水清先生识别了机遇、抓住了机遇,创造了让人羡慕的商业财富!
4、新时代,新玩法“八八青”不会再现
2016年中茶云南公司推出中茶传世印级—八八青饼,2019年八马联合白水清、余正才推出“八马信记号八八七”,虽然都尊重了当年的“八八青”配方,并且两家企业都有庞大的渠道,但是都没有在市场上掀起大波澜、再现“八八青”的辉煌。时代背景不同了。一方面,普洱茶的价值被充分发现,普洱茶行业涌进了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高手,竞争门槛升级;另外一方面,十几年时间,培养出庞大的懂普洱茶的消费群。消费越来越理性,几个概念就能引爆市场的年代一去不复还了。但是商业创新永远不会止步,新的时代,有新的玩法,这些年崛起的冰岛、班章、昔归、益武、坡皎、云南岩茶、凤凰窝等等无一不是运用了新的商业手法,创造了新的商业奇迹。中国文化讲究阴阳互转,花开则谢,月满则亏,我们要创新、面向未来,因为更大的商机都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