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的是理论,理论的学习与精进要靠天赋,我们往往讲“有没有这根筋”,指的就是学生的先天性部分。
技术指的是实践,实践这玩意儿拼的是磨练,“有没有下功夫”、“熟能生巧”对应的是技术、技能,著名的“九千小时”理论指的也是这个。
对于我们学茶之人同理,很多人以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勤奋好学不断实践就一定能做出好茶,我只能说“你这是想用一条腿跟博尔特比跑”;相反也成立,有天赋也不是直通彼岸的绿卡。任何一个学科门类的学习都需要我们用脚印去涂鸦的过程,是谓“两只脚走路”。
专业领域里会生长出很多专家;技术领域里会生产出许多大师,这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在茶行业里,专家和大师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方家”。这种“怪物”他们不但已攻克了“专业逻辑自洽”还是一个“产业技术全能”;他们不但对市场有着超敏锐的洞悉力还是一个对策高手;他们的思维往往“逆市而动”,他们的行为只会引领消费而从不去讨好市场。这种“怪物”看茶如同走了一趟CT机,工艺、原料上所有的遮掩都会被一览无遗、一丝不挂;他们未必要亲自下车间、走茶山,但一定是从车间茶园里走出来的,就如同名馆大厨偶驻厨房,却对整条味觉生产链了然于胸。
我们讲“制茶是跟茶的一场谈判”,没有通茶的天赋就成了对牛弹琴。如同并非我们每天锲而不舍地练功就一定能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学茶不但要得法,还要有身心的呼应。练歪了不但无益精进还容易走火入魔,金庸笔下的西毒就此写照。
我浪迹茶市三十余年,遇到的茶人很多,不乏勤奋刻苦者,一心想做好茶,但最终连“什么是好茶”未必明确,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茶性缺乏领悟”,“得不到茶的共鸣”,这类人往往到处拜师磕头,只要听说有学茶都表现出志士般的激情,然后学了一大堆碎片点心,头磕得烂烂的,脑子被填得满满的,还没放学已经跃跃欲试得不行,回家后撸起袖子就干,最终在工艺节点上“用A法还是B法”的纠结中再次错过好茶。这些人不是因为孤陋寡闻做不出好茶,而是因为博学。学茶是用茶理去寻找茶学线索继而打通茶学主脉,不是背下太多的知识碎片,被填上太多的知识点心,如此,反而会背上过多的知识包袱,反胃恶心、难以迈步。
某君,浙江茶人,爱茶如痴,性格谦和,为学红茶技艺,自费去武夷山学炭焙;去祁门学精制;去云南学晒红;去农民学院学理论,其它省内各种制茶班都能见到他,六大茶类培训班一个不拉,与其聊茶,焉然是专家谈吐大师风范,然看其制茶,至今未有满意者,别人还没喝,他已滔滔不绝“未能周全”的几十条原由,且皆为教课本级。“取一批山上的茶”让其出样,他最终能提供出多个干茶,曰“工艺对比样”,群内戏称“此君做茶,不是在对比就是在调整,喝他的茶,满口疑虑满肚子纠结”。
江湖上此类“茶糊涂”还有不少,越学越糊涂,我如下总结出三类,有不服者可在评论区提供其他款式,先行谢过!
更自信自己的听觉而不信任自己的味觉;最经不起“新”诱,听风就是雨,市面上只要听说有“新鲜”的工艺就去学;有“先进”的设备就去配;“听说的都是好茶,到手的都是毛病”;陌生人的句句是真理,眼面前的条条是问题。
热情高涨但专业上就是个外行,积极参与、专职抄书,以讹传讹、误人视听。想学又不能屈尊,想听又不甘被冷;有理论没实践,有实践不实用;有想法没办法,有主见没主意;专业自卑但又职业自尊,文化自卑但又职务自尊。
属于“三天全懂三年全不懂”那种,入门之前的新人基本都是这种姿势。这类茶糊涂甚是可爱!当初,自信心爆棚!敢想、敢说、敢干!目中无人只有茶!跟他说再多都是徒劳,一般是在一次“事件性教育”后会迅速降温,内心萌生退堂鼓想着改行其它,这时最需要业内人的鼓励打气,使使劲就能将其拽进门。
——本文来自公众号古三阳,感谢作者付出。
汉文爱茶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