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普洱茶的衣服|「马三」与「竹箬」

昆仑说茶 昆仑说茶


马上就要进入六月份,梅雨天,南方的潮湿空气,随随便便都能拧出水来,来一场瓢泼大雨。


家中存的普洱茶可遭了殃,瞬间进入“湿仓”。


这时,普洱茶的衣服——竹箬和马三,就派上用场了。




青箬笠,绿蓑衣。


不仅是渔翁的配置,也是普洱茶的。


竹箬(ru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笋壳,在普洱茶储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代,普洱茶作为御用贡茶,深受皇家和贵族喜爱每年,都有大量的普洱茶从云南运往京师。


这一程,路遥且崎岖,加上天气阴晴不定,很容易导致普洱茶受潮损坏,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无法承担贡茶损毁的责任。


为了解决问题,云南先民们就用竹箬做成筒状,用以包装普洱茶。



竹箬能遮光、避雨,光晒不透、水泼不进,像给普洱茶穿上一层厚厚的雨衣,有效阻挡强光和雨水。


但,这个“雨衣”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它允许空气进入,与普洱茶密切接触,便于茶叶陈化。


竹箬形成了一个温度、湿度、气密性相对稳定的空间,被誉为“会呼吸的包装”。


因其优点,被从古沿用至今。哪怕现代有诸多外包装的材料,也无法撼动竹箬在普洱茶包装界的地位。


但现代科技使竹箬更加干净,人们对竹箬进行紫外线杀菌,杀死竹箬中可能残存的竹虫虫卵,并进行精细化处理,清洗竹箬,刷掉竹毛,以保证竹箬的功能性、卫生性和美观性。


云南森林覆盖率高达62%,其中,茶树和竹子都占一席之地。


云南,世界茶树起源中心,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一说;而天然竹林类型及面积,居全国第一。


漫山遍野的茶树与竹子,生长在同一方水土,系出同源,有相似的气息,放在一起,是天作之合。


先民们就地取材,用竹箬制作普洱茶包装,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杂味被竹箬过滤掉,而竹香慢慢渗入,泡茶时,会有淡淡的竹香。


这些,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再经由茶人,传递到茶客手中。


普洱古树茶,古树不经人为干涉,无任何农残,再辅以手工制的白绵纸内包装、竹箬外包装,完完全全的纯生态。


喝一口,满口自然味。普洱茶有了竹箬后,斜风细雨不须归,能顺顺利利度过又一年的梅雨天。


说完普洱茶的“外衣”——“竹箬”,我们再来说说这“内衣”。


“马三” 是用来包装普洱茶最里边的那层白色的绵纸。这种绵纸,迄今为止世界上仅中国生产,并且是我国傣族少数民族的纯手工工艺制品。傣语称其为:“埋沙”、“洁沙”、汉语音译为 “马三”。


“马三” 来自于构树皮:“马三” 是用 “构树” 皮中的纤维层制作的。 “构树” :是我国分布很广,较普遍的一种植物,别名为:“褚桃”。是一种落叶乔木,为强阳性植物,适应性特强,生命力极强。

“构树” 具有速生速长,分布广阔,易再生易繁殖,含热量高,轮伐期短,等优点。“构树” 树皮呈暗灰色,小枝密生柔毛,树皮平滑柔润不易开裂,全株含乳汁。在我国的温热带均有分布,不论平原,丘陵,山地,都能生长。


 “构树” 全身是宝:“构树” 的叶片是极佳的猪饲料;树层纤维柔软具弹性,制作出的绵纸洁白柔顺;根与种子都可入药;流淌出的白色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极高。





云南省临沧市的孟定镇,民间手工造纸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迄今为止,仍保留着东汉时期的造纸工艺,是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工艺。


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临沧市的孟定镇,有一个最具民族文化底蕴的傣族手工造纸村 “芒团” 村。这里已经有500多年的手工造纸历史,有 “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 的美誉。


“芒团” 因盛产白棉纸而闻名,这里家家户户手工造纸,家家户户掌握造纸技术,全村近三分之一户常年从事白棉纸生产,年产白棉纸达60万张。


千百年来,傣族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艺,只传女不传男。在整个手工造纸工艺流程中,无论是轻体力还是重体力,从浸泡,蒸煮,捶打,抄纸,砑光,全部都由女人来完成。


/傣族手工绵纸的特点/
 坚韧洁白:坚固柔软光滑,洁白无瑕。 柔韧性极好:不脆极富弹性,抗拉力比普通棉纸更强大。 清新优雅木香味:有一股淡淡优雅的木香味,香气不易挥发走香,保留持久悠长。 防腐防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不易遭虫蛀腐烂。 久存不陈:能够保留很长的时间。缅寺里用此纸张书写的经文,保留了数百年,至今还在使用。


 采料: 到了每年的7~9月间,就是临沧市孟定 “芒团” 村的傣族少数民族开始制作 “马三” 的季节了。先用刀剥下 “构树” 主干及支干上的皮,再将皮的绿色表层去掉,取其中间纤维部分。
 晒料: 将剥好的构树皮挂在室外,晒干后备用。

 浸泡: 将干构皮置于清水中浸泡,直至干构皮吸足水分,完全软化为止。
 上灰碱化: 将草木灰用细筛过滤,去除杂物。然后将发好的构皮埋于草木灰中,让草木灰均匀地附着在构皮上,使构皮得到充分的碱化。
 蒸煮: 将已经上灰的构皮置于锅中,用中火蒸煮10个小时左右。
 洗涤: 将煮透了的构皮放入清水中,去除杂质及灰尘,漂洗干净。
 捣浆: 将漂洗干净后的构皮置于石墩上,用木槌反复捶打,使原浆淅出凝结,成为浆状。
 浇纸: 在纸床中注入七分满的清水,将纸模放入并用石块固定好。再加入适当分量的纸浆,用双手搅拌均匀后,再用木棒均匀拍打,待纸浆全部沉淀到白纱布上后,再移开石块,慢慢倾斜纸模,让水滤干。
 晒纸: 将纸及纸模一起抬到阳光下曝晒。
 砑光: 当纸晒到七八成干的时候,用一个光滑完整的瓷碗,轻轻打磨纸模的背面,让紧附在白纱布一面的纸,更加光滑更有色泽。
 揭纸: 纸晒干后,先用手撕一个角,用光滑的揭纸木刀轻轻揭下整张纸,然后按要求折叠打捆,就是 “马三” 的成品了。

采用 “马三内衣,笋壳外衣” 的包装方式,使普洱茶具有:质朴接地气;古香古色,如艺术品般让人喜爱;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经济实惠。


 傣族 “马三” ,历史悠久,工艺复杂,质量上乘。


 “笋壳” 外衣,结实耐用,透气性,避光性,除异味性,清鲜木香味,最为适合用来打包普洱

0条评论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请先登录
在APP中打开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