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普洱市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发展情况

素木本味普洱茶 杨显鸿 普洱市茶咖发展中心


一、茶产业

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209万亩(含栽培型古茶园19万亩),同比增长19.52%;采摘面积190.69万亩,同比增长16.62%。茶叶产量14.46万吨,同比增长16.22%。综合产值392亿元,同比增长16.08%。干毛茶平均单价68.88元/公斤,同比增长25.95%。茶农人数111万人,同比减少2.27%。茶农人均纯收入6560.76元,同比增长18.47%。

1.一二三产业发展

(1)一产情况:毛茶产量14.46万吨,同比增加16.22%,产值99.57亿元,同比增长46.38%。其中:

种 类

产量

(万吨)

同比(%)

单价    (元/公斤)

同比 (%)

产值  (亿元)

同比 (%)

红毛茶

1.56

22.22

66.15

-3.94

10.3

15.35

绿毛茶

10.5

-3.47

65.7

24.48

68.98

20.16

其他毛茶

2.4

735.34

84.59

44.57

20.29

1107.67

合计

14.46

16.22

 

 

99.57

46.38

(2)二产情况:产值122.95亿元,同比增加2.49%。成品茶产量7.34万吨,同比下降9.65%。精制率50.74%,同比下降22.26%。其中:

种 类

产量

(万吨)

同比(%)

单价    (元/公斤)

同比 (%)

产值  (亿元)

同比 (%)

红茶

1.02

1.23

239.86

11.15

24.42

12.52

绿茶

2.61

-16.75

175.1

26.7

45.67

5.48

普洱茶

3.09

-9.14

84.59

44.57

41.15

1107.67

乌龙茶

0.03

-18.22

228.57

-39.10

0.53

-29.52

白茶

0.57

9.35

187.18

2.58

10.61

12.17

其他茶

0.02

-13.82

368.91

71.68

0.57

47.96

合计

7.34

-9.65

 

 

122.95

2.49

                 

产品市场流向

产品

本地重点带动企业

重点市场流向

 

普洱茶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2000吨)

广东、深圳、香港、台湾

 

红  茶

普洱孟连行健普洱茶发展公司(320吨)

北京、上海、甘肃、广西

 

绿  茶

普洱祖祥有限责任公司(300吨)、云南龙生茶叶公司(1120吨)、江城牛洛河茶业有限公司(2600吨)

甘肃、宁夏、陕西、山东、浙江、湖北

广西横县、

 

白  茶

云南国资有机茶公司(20吨)、景谷秧塔大白茶公司(200吨)、云春茶厂(200吨)

福建省

 

(3)三产情况:产值169.91亿元,同比增加13.21%。其中:

类 别

产值(亿元)

同比(%)

茶叶物流

40.59

23.51

包装生产

26.58

45.14

茶城茶馆茶具经营销售

40.37

-1.6

茶旅游

37.62

27.93

其他

24.75

13.06

合计

 169.91

   13.21

2.茶叶市场

目前普洱市拥有国际茶城、茶马古城、龙生茶城、鼎益茶城、茶马古镇等5个初具规模的茶叶交易市场。普洱市60~70%的以原料进行销售,大部分原料销往勐海,主要企业是勐海大益等,勐海生产后销往全国各地。普洱市每个县(区)都有原料贩运户,那里需要就往那里贩运。比如以景东茶仓茶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原料贩运大户有上万吨交易量,也有几百吨的贩运个体,为大益、下关茶厂和勐海的茶企业提供原料;牛洛河公司、三绿公司、龙生公司等给广西六堡茶提供原料,原料销往广西英德商家窨制花茶;思茅国际茶城,墨江展福堂茶叶有限公司等提供原料主要输送宁夏、甘肃,少部分输往广西、广东、福建、湖南、勐海等地。

3.茶叶平台建设

一是建成云南省第一个场景式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持续完善普洱茶品质区块链可追溯平台功能,目前共有40家企业62个批次产品顺利“上链”激活销售。二是积极推进普洱茶交易市场建设。线上网站已经完成一期的展示功能,微信小程序已投入使用;线下在国际茶城交易市场已有供货商会员210家,服务商会员14家,采购商10家,与建行达成合作,通过交易市场平台会员可以获得更高贷款额度、更低贷款利率。

二、茶科技

1.茶树种质资源摸底及保护

一是目前全市茶园良种面积8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推广应用面积较大,占全市良种面积近一半,成为了普洱市第一大茶树品种,其次推广面积较大的有雪芽100号。根据市场行情,近年来各县(区)通过嫁接改良等方式,推广较多的良种有景谷大白茶、普景1号和景谷大黄芽,成为了后起之秀的新品种;另有无性系良种如紫娟、长叶白毫、短节白毫等零星分布种植;良种在各县(区)均有分布,其中老茶区如景东、景谷、澜沧、墨江等县茶树良种占比较小,新茶区如西盟、孟连、江城等县茶树良种占比较大。二是建立茶叶的院士工作站2个(陈宗懋院士工作站、刘仲华院士工作站)。目前已在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的思茅城城南基地建起了两个茶树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保存优良茶树种质资源2117份。其中1号圃收集保存优良茶树种质资源261份,包含国外品种3份,国内品种89份,古茶树资源、杂交后代及珍、稀、特育种材料169份;2号圃收集保存优良茶树种质资源1856份,包含国外品种1份,国内品种85份,古茶树资源、杂交后代及珍、稀、特育种材料1770份。

2.有机茶建设。

截至2023年4月1日,据市市场监管局提供普洱市获得中国有机茶认证企业294户证书379张 (有机认证证书255张,转换认证证书124张;按认证类型分:植物类288张, 野生植物采集类5张,加工类86张),认证产品666个,认证基地面积54.86万亩,2022年完成86张有机茶园初次认证基地面积12.45万亩(转换),认证企业数和认证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存在问题,有机茶产品难卖到有机茶价,认证面积多贴有机标产品太,政府重视基地扶持,对有机产品研发重视不足、宣传不够,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严重滞后。

3. 茶叶资源综合利用

      目前茶产业发展主要问题,每年生产太快,消耗太慢制约产业发展突出。春茶占全年产量30%,夏秋茶占全年70%,市场合适夏秋茶能采尽采。茶叶资源综合利用有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公司,2022年生产普洱茶粉45吨,消耗普洱茶900吨。每年修剪叶约1.9万吨尚可利用。

三、茶文化

1.茶叶融合发展

积极实施思茅区“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和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建设,通过建基地、拓市场、抓经营、做示范、促融合等措施,实现茶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普洱茶博物馆建设,加快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成功打造柏联普洱茶庄园,镇沅县按板镇罗家村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镇,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普洱市茶马古道旅游景区、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内计划完成景迈山茶林文化4A景区推荐上报和祖祥庄园3A级景区评定工作。初步形成种植基地规模化、生产加工园区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科技示范引领、文旅互动融合发展新格局。

2.普洱茶非遗传承

茶叶相关的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名录共20项,其中国家级1项(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省级7项,市级12项。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27人,其中省级4人,市级23人。这些与茶叶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最完善的为国家级项目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该项目于2008年6月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2年11月29日,全国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普洱市宁洱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位列其中。

对于普洱茶叶的非遗传承,大多从开展非遗传承培训、设立传承基地、建设非遗工坊、开展传承活动及宣传等几个方面开展。近年来,全市加快实施保护工程,不断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命名工作,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命名制度、人才培训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以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站点和学校传承基地建设。争取和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推进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对宁洱县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项目的保护利用设施及保护内容等进行了全面建设完善。同时,多方争取资金对全市的部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特别是省级保护区,进行了环境整治及传承场所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保护区的状况。市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对市级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以3000元的补助,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

(杨显鸿 普洱市茶咖发展中心)

 


1条评论

青山巍峨

App留言
1年前
深入扎实的做好三茶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请先登录
在APP中打开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