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为什么要精读唐代茶史?

编辑:馆禾

《中华茶史唐代卷》是一本很专业的史学论著。全本《中华茶史》设定为多卷本,目前仅出版了“唐代卷”。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个小问题,学习唐代茶文化,读一读陆羽《茶经》不就可以了吗?或者读卢仝、白居易、皎然的茶诗不也可以吗?或者来陕西法门寺博物馆或者陕西历史博物馆近距离研究一下唐僖宗皇家金银茶器,不也可以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典型,经常有人问。

结论必然是确定的,以上这些符号并不能代表完整的唐代茶史,他们只是唐代茶文化大海里的一片浪花,是有代表性的优秀个体,而不是社会全部,是表象而不是背景,诚如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对于研究者及从业者而言,读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

唐,在中国古代史中是最为璀璨而华丽的篇章,人们往往冠其以“大唐”,这不仅是因其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与繁荣的文化,更因其有着开放自由、明朗豁达、博大精深的磅礴气势。它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诸多辉煌,也为后世留下了至尊至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茶,是唐代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茶史唐代卷》全书400多页,52万字。我这短短一篇小文不足以复述其梗概。为什么要精读唐代茶史?我根据个人体会谈四点帮你理解学习唐代茶史的重要性。

唐代茶文化之所以伟大,和前后历朝历代比起来,请注意我加了“前后”二字,有四点突破,或者说明显特色。

一、饮茶有程式。

唐代开风气之先,首先在历史上规范了饮茶的程式。把茶叶从药用礼用食用中解脱出来,从而上升为一种生活艺术。陆羽首创“煎茶法”,这是中国茶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陆羽《茶经五之煮》把它总结为: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酌茶、吃茶,共7步,“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四艺俱佳,整个唐王朝上行下效,文人雅士推波助澜,饮茶风靡全社会,流行于各阶层,传播到诸多地区、民族,并流传海外,于是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主流标签,煎茶道也成为中华茶文化的一面旗帜,并被后朝发扬光大。

二、茶器有独立。

中国茶具在唐代以前基本是与食器混用,一具多用,酒具茶具不分家,从唐代开始就逐渐开始把饮茶的器具从酒具中分离了出来,这一点陆羽功不可没。除过实现饮茶功能的专用制茶器和品茗器外,比如茶碾、茶罗等实用器,也有了明确标识为“茶”的茶罐、茶盏等贮藏器,这表明茶器具独立得很彻底。唐代饮茶器大体有三类,分别为唐代宫廷皇室专用茶器、陆羽“二十四事”茶具和通用于社会各界的普通茶具。尤其是以陆羽《茶经》配套研发的24器,器以载道,更使得唐代茶文化登峰造极,远近倾慕,迅速成为唐代生活艺术的典范。

三、茶道哲学有探索。

唐代诗僧皎然在其诗中首次提出“茶道”二字。卢仝“七碗茶”花开两枝,为之后禅茶、道茶的拥趸都提供了吟咏抒怀的典故。茶从酒中分离出来,这必然是首要解决的一个茶的哲学问题,唐代王敷茶酒论开启了茶酒的哲学思辨。即使如陆羽《茶经》,它不也纯粹只是一部技艺书或者一部茶的百科全书,因为技艺和知识逝者如斯夫,对于今天的茶人,陆羽《茶经》更像一部哲学书,大唐三教融合,《茶经》表达了作者陆羽在他的时代研究茶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治大国如烹小茶,所谓“伊公羹陆氏茶”是也。他(她)们从饮茶品茗中,来探寻自然之美、品赏生命之乐、体悟人生之理,从而让饮茶具有高妙的审美价值和玄远的生命意味,形成了独特的“盛唐之音”。

四、茶文化有体系。

唐代茶产业有体系,茶文化也是有体系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使有陆羽《茶经》横空出世,如日中天,也并没有完全覆盖唐代的茶文化。唐代茶叶的形态多样,饮茶方法多样,贡茶榷茶并存。除此之外,还有比如常伯熊青出于蓝堪作雅士茶道的开山,茶道艺术的鼻祖。在陆羽的视野之外,尚有宫廷茶道以及皇家所使用的金银茶器。唐代皇室把茶叶作为祭祀、礼佛、赏赐之物广为应用。全唐茶诗计459首,作者136人,诸多文人雅士咏茶,汗牛充栋,光辉灿烂。茶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文化、民俗等各个领域,整个盛唐时代不同的社会群体通过不同的方式都在共同诠释着茶的魅力,而且各有个性,特色明显,独领风骚。这在历史上显然前无古人,即使和之后的宋元明清各朝相比,其丰富性也后无来者,蔚为大观。

我们今天学习唐代茶文化,其实还少不了4个字,“唐人气象“。唐代和茶文化并存的生活艺术还有楷书、绘画、歌舞、茶席器具设计等等,唐代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属于世界性的大国,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文化繁荣程度都占据世界前列,并将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输出,向世界各地传播,这可能才是我们研究唐代茶史的现实意义。

来源:茶贵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