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从改良到革命(1900~1916)——重新打造茶馆

编辑:消失茶友


在清政府倡导、地方政府推动、地方精英积极参与的新政运动中,20世纪最初的10年出现了一个城市改良的热潮,城市成为工商业、教育以及社会改良的中心。在这一时期,地方精英在国家权力的支持下,积极参与改良,扩展他们对民众的影响,确立其社会声望。

 

这些活动显示了精英队大众文化所持的态度,以及国家对待茶馆生活的一贯政策。在晚清以来日益流行的崇尚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茶馆经常作为“惰性”或“落后”生活方式的典型而受到批评。

 


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官方文献中,茶馆总是被指责为各种社会弊病的萌生地,诸如糟糕的卫生条件、散布流言蜚语、赌博、下流表演等,不一而足。因此,茶馆不断成为社会改良者所针对的目标。

 

他们运用政府力量对茶馆进行严格控制,作为国家权力深入社会并对社会全方位操纵的重要一步。

 

虽然一些改良精英肯定茶馆的积极因素,承认茶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角色,但许多西化的地方精英配合国家观念,对茶馆持否定态度,为政府限制、控制、攻击茶馆文化的正当性提供了根据。这些措施有的缓和有的严厉,视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的情况和趋势而定。

 


在反大众文化的大趋势下,成都警察成立伊始,便在1903年制定了《茶馆规则》,作为城市改良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反映了政府从一开始便对茶馆问题十分重视。

 

茶馆总是人们谈论政治的地方,各种社会集团试图利用它为其服务。在那里,国家竭力实施社会控制,精英传播改良思想,普通民众谈论政府政策,发泄对现实的不满等。茶馆本身也难免经常卷入政治活动,如反对增税、抗议对茶馆的限制、参加各种慈善救灾等。

 


1911年5月底“是不安的、焦急的、渴望的,在公园的茶馆里和在街头,充满着躁动。一个不安的城市,正面临着骚乱”。茶馆不再只是人们闲聊的地方,而且充满着政治辩论和政治活动,“‘来碗茶’的吆喝,即是激动人心演讲的开始,吸引了三教九流。”

 

“一小撮变成了一大群,一些人甚至站着听人们辩论,人们关心铁路国有化和对外贷款的问题。这场散了,它们又到另一个茶馆听辩论。”

 


一些茶馆抓住时机,参加更多的公益事务,以提高其社会声誉。例如,它们参加全国和地区性的赈灾活动。1909年可园邀请著名演员演戏,将两天收入捐给甘肃赈灾。次年,悦来茶园组织湖南赈灾义演,票价1元,1400多人购票看戏。

 

1912年,万春茶园宣布将两天的演戏收入献作“国民捐”,并动员人们踊跃购票。虽然茶馆以慈善活动来为其演出做宣传、提高知名度并招徕生意,这些活动也使它们同国家和地方政治联系在一起。



•内容整编 兮浅

•内容来源:《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王笛 译著

•图片来源:微博@摄手座小宇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