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衡量“耐泡度”呢?
1、
暮春时节。
潮州乌岽山上,八仙品种已经开始采制,这也宣告着今年的凤凰单丛春茶季已步入尾声。
不过虽然各个茶类的春茶采制都陆续落下帷幕,但茶友们现在能喝到的新茶里,绿茶仍旧是妥妥的C位。
采的早,做起来快,做好之后略一退火就能喝,图的就是一个“鲜”字。
相比白茶、乌龙茶动辄前后几个月的制作周期,绿茶可谓是“立等可取”的范式。
不过,C位的大咖有时也难免小烦恼。
“好喝是好喝,不过这才泡了几泡啊就没味了?”
“绿茶就是耐泡度不行,比我之前喝的单丛差远了!”
“这么不耐泡,是不是品质有点低呀!”
不难发现,这你一言我一语,其实都牵涉到了一个叫做“耐泡度”的词儿。
2、
实际喝茶中,我们所谓的耐泡,一般是指茶叶可以经得住较多次的冲泡,汤色滋味比较持续。
在评判一款茶叶品质的时候,除了色、香、味、形之外,很多茶友也会比较关注耐泡度。
有人把耐泡度视作茶叶销售中的重要话术,泡茶展示时也务求泡的道数多。
也有人把耐泡度作为鉴别茶叶品质的关键标准。
——如果一个茶不耐泡,往往意味着品质不好。
还有人认为,茶叶的品质更体现在口感滋味上,耐泡度属于锦上添花,不是必要条件。
孰对孰错?
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衡量“耐泡度”呢?
3、
茶遇水而发,封印在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在冲泡时会释放出来。
所以耐泡度的本质,其实是水浸出物,而是否耐泡,也可以有一个相当科学的名词来度量和体现——水浸出物的总量。
茶叶水浸出物含量高,茶汤能够可持续性溶出内含物质的时间长,每道茶汤的浓度相对高而且下降不明显,自然就“耐泡”了。
而水浸出物的多少,又因茶类不同而有异(国标中分别有规定),并非含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低了就不好。
换言之,水浸出物含量40%的茶,耐泡度强于水浸出物含量是30%的茶类,但不能就据此判断,前者就比后者品质高。
从这个逻辑出发,耐泡度和茶叶品质没有直接关系。
这一点其实容易理解。
比如绿茶类,即便是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名优绿茶,精华也多集中在第二、三泡,之后再喝难免滋味淡薄。
而乌龙茶里,铁观音有“七道有余香”的美誉,优质的凤凰单丛,更是常常十几道后依然香清甘润、韵味十足。
因此,耐泡度一定是相对的,“跨界”探讨的话,参考意义就不大了。
4、
影响“耐泡度”的两类因素:内在、外在。
【内在——茶叶自身】
一款茶叶的内质如何,水浸出物总量多与少,是否耐泡,本质上都由这个“内在因素”决定。
影响这个因素的因子很多,山场、环境、树种、采摘、工艺,包括后期的存放等,都会影响一个茶的“耐泡度”。
山场环境好,便于营养物质积攒的丰富、大量,可能多次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耐泡度自然就高些;
高海拔的、传统群体种的,可能会优于相对低山的、其它引进品种的;
采摘嫩,全是芽头的,可能就不及有芽有叶的耐泡;
制作时揉捻重的,存放时完整度不好、比较碎的,冲泡时水浸出物释放速度快,耐泡度可能也会相应降低;
等等等等,不一而论。
【外在——冲泡方式】
本质上,一个茶是否耐泡由自身决定,但它又是可“操纵”的。
那一只可以操纵它的手,就是冲泡方式。
泡茶时的投茶量(茶水比)、水温、出汤时间等等,都会影响到一个茶的耐泡程度。
一般来说,投茶量多,注水量少,相对就可以多泡几道;
而水温越高,出汤越慢,内含物质析出得快,前期释放的多,大概率也会缩短茶叶可冲泡的次数。
举个例子,比如经常有茶友会发现:一款茶在茶店里喝和回到家里自己泡着喝,体验差别很大。
在茶店,汤轻水柔甘甜可口又耐泡,回到家自己泡,怎么香也淡、味也薄,没怎么喝就水味了。
原因何在?——茶还是那个茶,泡茶的人换了呗,水、水温不同了呗。
人不同,泡茶方式同,呈现自然也就不一定了。
5、
知识点小总结:
耐泡度是相对的,参照物要选对。
在同类、甚至小品类茶的框架下,对比、讨论才有意义。
耐泡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款茶内含物质的丰富程度和品质的高低。
好茶一般相对来说耐泡度表现更好,但耐泡度不是判断一款茶是否优质的充分必要条件。
同时,由于主观上的可调整性,冲泡道数多和耐泡度高之间,不能划等号。
来源:茶百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