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人物影像之北宋茶人胡仔

徽茶人物影像之北宋茶人胡仔

4阅读 2023-08-28 01:20 文化

胡仔(1110~1170),字元任,北宋文学家;徽州绩溪人。

北宋宣和年间,胡仔寓居泗上,以父荫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升从仕郎。绍兴六年(1136),胡仔随父胡舜陟去广西,后为广西提刑司干办公事等,后转文林郎、承直郎,就差广西提刑司干办事。十三年,其父遭秦桧陷害,遂隐居浙江湖州之苕溪,"日以渔钓自适",自号“苕溪渔隐”。谓“余顷在富沙,常汲溪水烹茶,退之诗云,色香味俱成三绝。”胡仔穷一生之力的杰作是《苕溪渔隐丛话》,书分前后两集,共100卷,50余万字,涉及上百位古代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以及格律等。自两宋以降的文人杂记、丛话等各种文学选本的不断选录及评价,无疑是扩大了茶文化在后世的传播与接受。这不仅是一种保存和传播作品的媒介,也是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竟有34卷提及茶,仅“茶”一字就出现有225次之多。其内容涉及茶的各个方面,其数量之多,涉茶之广,记录之详,史料之实,亦是研究唐宋时期茶事活动的重要史料。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重要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茶叶区域日益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加,茶叶贸易得到发展且茶文化事项也是丰富多彩。宋代文人是茶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又是茶事活动的主要践行者,茶人胡仔应该就是其中之一。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介绍了许多名茶,如宜兴阳羡、顾渚紫笋及建州龙风团饼茶等,他还多次谈到一些好茶虽然是“其茶甘香,味如蒙顶”,但却“第不知入贡之因”,所以,这些茶就无缘入贡而默默无名。胡仔书中还记录了已经逐渐淡化或消失的茶俗、茶趣,如“喊山”。历史上的北苑御茶园,为使御茶生产先声夺人、提早开春,即在每年惊蛰之前“调民数千,鼓噪山傍,以达阳光”,民间俗称“喊山”。胡仔不仅记录了“贡茶得官”等茶事典故,还记载了许多茶人的茶事活动及茶诗词,如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宋代文人饮茶,一般以茶会、茶宴为称,是颇具时代特色的茶文化代表性活动之一。尤其是文人墨客在会客饮茶时,特别推崇以及注重饮茶的场合及相宜的会茶条件。而从胡仔的文字中也可以看到,会客饮茶时的相宜条件是:泉甘器洁,静室丽景,坐中佳客,还有另外一个条件就是好茶。爱茶的主人、嗜茶的客人、好茶、好水、洁器、静室、佳景或好天气······。所以,饮茶的环境、器具和材料、饮茶者的修养这三者皆好,饮茶方为品茶,方为艺术。宋代茶会这些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明代以来茶人论说茶事宜否的蓝本,直至时今,也依然是品饮活动的要素与基本原则。

水,是茶的载体。离开水,所谓茶色、茶香、茶味便无从体现。然胡仔不仅会烹茶而且讲究“活水还须活火烹。”胡仔对东坡《汲江水煎茶》诗情有独钟,说“此诗奇甚!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所以,胡仔有“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的认知,以致他对故乡的黄山汤泉亦是推崇备至,说汤泉多含硫磺气,浴之“袭人肌肤”“热可点茗,浴之能祛百病。”想来,清澈甘醇、可饮可浴的黄山汤泉,在游子胡仔的心中,永远是滋润乡愁的甘泉······

来源/《徽茶》2023年8月刊

徽州茶人/郑毅 撰稿

北溟文化/孙萌萌 编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经典回顾:独特的香,绵厚的活,茶如其名,常试常新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