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茶馆的发展

天津茶馆的发展

18阅读 2020-12-09 02:27 文化

编者按:

喝点茶水、嗑嗑瓜子、吃点萝卜,听听相声,这是天津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生活。这一幕幕几乎每一天都在天津的各大茶楼(茶馆)上演,这延续了上百年的习惯逐渐在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演变成文化,并成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吴旭霞所撰写的《茶馆闲情·中国茶馆的演变与情趣》(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中第二章的内容。

图丨网络

解放前的天津,还有许多茶水摊,遍设于大街小巷,由于所用的都是大海碗,所以通称“大碗茶”,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的饮茶场所,约有100多个,多设在劳动力密集的地方和边缘交通要道,如东浮桥、小西关一带,是进城卖菜农民憩脚的地方。他们掏出腰里揣的饽饽咸菜,加上一碗大碗茶,边吃边喝,又便宜又热乎。有的装卸工人,擦擦淋漓大汗,大饼果子一卷,大碗茶一喝,又解渴又解乏。有些茶水摊的常客则是“拉胶皮的”和做小买卖的。茶水摊用茶多是低档茶末、茶梗,只保有色,不保有味,即使有味,也是玉兰干子味。茶壶则用大泥壶。

如今的天津,仍然是北方茶叶的集散地,不但仍保有众多的茶馆,而且还吸引了外地茶商,甚至外国人来天津开设茶馆。

1985年,杭州茶厂在天津开设了“红楼茶社”,该茶社仿照(红楼梦》中品茶艺术意境布局建造,内部张挂名人字画,陈设红木家具,讲究饮茶器具,极富民族文化特色。茶客在那里可以边品茶,边欣赏越剧红楼梦的音乐,又可欣赏十二金钗的彩色图画。因此,自从它开张后,茶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兴隆,并得到许多中央领导和中外来宾的赞赏。

余悦教授

著名茶文化专家、

民俗研究专家,

“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

“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

全国《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主编,

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

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注:文章转自“世界茶文化图书馆”,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六堡茶的来历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