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小小茶叶,大大产业!横塘岗这个村走上“致富路”!

编辑:一抹阳光

春风剪垂柳,乳燕又来归。清明前后,位于横塘岗乡周庵村的生态茶园,青山披翠,景色宜人,满山茶树劲吐新绿。周边茶农穿行于层层叠叠的茶垄之间,采摘春茶,到处呈现出一派茶芽壮、人勤快的动人景象。

“去年三化茶园整理之后,今年茶叶长势好、品质也好,茶春季这几天女儿女婿都回来帮忙,一天鲜叶能卖六七百块钱,一个茶春季算下来有小万把。”周庵村村民黎大妈笑着说道,指尖还熟练穿梭在茶棵里。

一片茶叶,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带动一方发展,促进一方振兴。发展茶产业,是三十多年来当地一直未停地为民造福“接力跑”。

测土质 种茶树 发展扶贫产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外出考察、争取国家扶贫开发项目,时任乡村干部邀请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穿山越岭、测量土质,决定带领村民开发荒山竹林,引种适宜茶树品种,并最终在该村四方井、雷冲等数十个村民组建成了点缀于山野间的一片片集体茶园。通过精耕细作,每年能为当地村民带来一笔不小收入,当地茶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但闭塞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却限制住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作为横塘岗乡三个贫困村之一的周庵村,位于三县区交界处,属大别山余脉、江淮分水岭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茶农外出不便,鲜叶采摘后只能就近卖给前来收茶的游商茶贩。鲜叶不能过夜,茶农时常遇到压价情况,为不烂在手里,也只能低价出售,不少茶园逐渐荒废。

组组通 建茶厂 带动增收致富

2017年前后,在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下,周庵村逐渐修通了贯穿全村的“组组通”道路,出行条件有了极大改善,茶园又逐渐忙碌起来。与此同时,乡村干部通过多方探寻,邀请到在合肥做茶叶档口生意的老潘,回村二次创业、开办茶厂。

老潘原在家乡周庵村靠采茶种地为生,后外出创业多年,最终在省城有了一家有一定规模的茶叶档口,每年茶春季也会回村采购一些鲜茶。由于收购价公道合理,茶农也比较信任他。老潘本人与茶打了半辈子交道,懂行、知茶,有一定创业基础。

△黄金带茶厂收购茶农鲜叶后,正在制茶

2018年,老潘创办的周庵村黄金带茶厂在废弃的原村小学院子里开建。通过积极协调争取,由经信部门、农电公司配套支持了电力设施,由周庵村村集体投资入股20万元,并争取到部分产业补助。多方支持下,穷山村第一次办起了现代化“工厂”。现代化炒制茶机器发出阵阵轰鸣,院子里飘出阵阵茶香,村民们排起长队,用手中的一包包鲜叶换回一沓沓现金。

增价值 助发展 推动产业振兴

2020年开始,周庵村开始主动拥抱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通过与平台企业合作,介绍当地原始风貌的山水资源,将茶产业从“看价格、卖产品”向“看风景、卖生态”转变,线上交易额逐年攀升。2022年,通过积极争取,投资100万元的三化茶园改造在周庵村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当地茶叶的生态和科技含量。在此基础上,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厕所无害化改造、生活污水纳管截污、垃圾统一收集处理,乡村颜值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逐年增加。

△周庵村正在组织开茶节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随着产业渐成规模,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原来,由于茶季时间短,茶叶收购量大,且都是现金交易,伴随茶叶采摘量的增加,当地茶企在茶春季流动资金压力也逐渐变大,流动资金的多少成了收购量的天花板。

2023年,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积极对接,当地农商行在全面摸底考察后,为当地茶企进行了“量身放贷”,用金融活水助力茶叶飘香。老潘的黄金带茶厂就获得了50万元的“鲜叶贷”低息贷款资金。“‘鲜叶贷’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降低了融资成本,有了这些流动资金,今年收购高品质的明前鲜叶能够增量了!”老潘激动地说。

正是当地乡村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挑战,当地茶产业得以不断做大做强,群众也得以持续增收。接下来,该村还将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做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助推茶产业全过程、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持续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来源:金安发布--横塘岗乡 张力,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