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浙江省种植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余杭 以AI技术解锁采茶“新姿势”

编辑:一抹阳光

在今天上午的余杭区第九届径山茶茶王赛上,浙江省种植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余杭基地)揭牌成立,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器人与装备创新团队入驻余杭,代表着我区在打造农业科创高地、搭建一流创新平台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瓶窑镇茶厂路的浙江省种植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室外的茶叶试验场已经开始开展种植装备技术试验了,一位新来的“采茶小工”正穿梭于茶园间,它正摆动着“双臂”,手“拿”一把小剪刀,“一剪”、“一吸”,芽叶便立即从枝头分离,新鲜嫩叶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存储盒中。


“现场正在开展的是第五代智能名优茶采茶机器人的试验,通过人工智能(AI),‘采茶小工’能对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进行学习,采摘时可自动识别茶树芽叶。”浙江省种植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余杭基地)副教授贾江鸣告诉记者,采茶机器人长着一双能够实现3D定位的“眼睛”,可以精准找到芽叶所在位置,接着再用机械臂快速、无损地将芽叶采摘下来。


这位“采茶小工”由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器人与装备创新团队研发,为解决名优茶、明前茶等采摘期短且密集,致使采茶工人工缺、人工贵的问题。“我们的团队从2019年就开始研发这一名优茶采茶机器人,针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深度相机定位、机器人机械臂等在技术上进行了不断研发与测试,克服了一个个难点,如今已经更新到了第五代。”团队负责人陈建能说。

陈建能介绍,相较于前几代,第五代智能采茶机器人拥有了两只机械臂,如人的双手能相互配合,采摘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大约1.5秒可以采一颗芽叶,1小时可以采2000多颗,一天工作18小时可以采4斤左右的芽叶,相当于一位采茶工一天工作9小时的采茶量。”陈建能向记者透露,这一智能采茶机器人仍在不断迭代升级,未来一台机器将增加到6至8个机械臂,单台机器可以替代3到4个人工。


“如今,浙江省种植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余杭,我们的团队也拥有了更好的试验场所,且设计出新的方案后,很快就能在基地进行试验,省去了远途奔波,研发工作省力许多。”陈建能告诉记者,余杭拥有7万余亩茶园,且当地高度重视径山茶产业发展,这对开展茶叶相关的种植装备技术研发十分有利。下一步,实验室还将结合余杭特色的大观山水蜜桃、鸬鸟蜜梨等产业与当地展开深入合作。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双强”行动,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少农企和农户都开始向机械化模式转型。如浙江九宇通过首台乘用型采茶机完成茶叶的采摘,效率提升3倍;瓶窑镇彭公数字农业产业园通过机器狗实现巡园,代替人工通过图像识别等技术测量蓝莓的生长情况;金硕农机专业合作社则通过无人机植保,大大减轻了人工工作量……“机器换人”让农民告别弯腰时代,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真正走上了农业现代化的共富道路。

接下来,余杭区还将持续深化“农业双强”,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农机装备、作业、科技、服务和安全水平,让农民高科技、智能化种田;同时加大农业机械化和数智化培训,为当地农户提供更多有力的政策和服务支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余杭时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