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浙江平阳黄汤茶叶科技小院助推茶产业发展

编辑:一抹阳光

一杯黄汤读平阳。温州平阳是“中国黄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是中国黄茶重点产区之一。平阳黄汤是中国四大传统黄茶之一,历史悠久,是乾隆贡品,具有“滋味醇和、杏黄汤、玉米甜香”鲜明特色,近年来在全国名茶评比中屡获殊荣,是浙江乃至全国为数不多优质传统黄茶,是我国精品黄茶主要代表。

今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其中,由温州市科协推荐的5家科技小院被设立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平阳黄汤茶叶科技小院就是其中的一家“科技小院”,由浙江省科协、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温州市科协、平阳县科协共建。


依托“中国黄茶第一股”

技术骨干是“非遗传人”

平阳黄汤茶叶科技小院坐落于平阳县水头镇新联村子久茶叶生产基地。平阳黄汤茶叶科技小院由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陆建良团队共同合作建成。

早在唐代,宋代温州郡建茶场于平阳,并设置专管茶叶机构,缴纳茶税;明朝的“平阳蔡家山茶”、清朝的“平阳黄汤”,弥香远近,成为地方名茶;民国时期,平阳不仅茶类众多,而且还远销海内外。

当下,茶叶是平阳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平阳坚持将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致富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来重点打造,出台了《平阳县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平阳黄汤产业和品牌振兴计划》等系列政策,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走出了一条“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可持续之路。


员工在茶叶加工间劳作

值得一提的是,平阳黄汤茶非遗传人钟维标先生为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骨干,开发出独特黄汤加工工艺。

钟维标的家乡就在平阳县水头镇新联村,这里曾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曾为乡村教师的钟维标响应政府号召,带领村民种植茶叶,并完成了“平阳黄汤”的恢复性研究工作。

为了让平阳黄汤“复活”,钟维标查阅典籍、访遍名师、请教茶农……在继承前人“九烘九闷”古法制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加工经验,焖焖烘烘千百道,品尝多少回,终于炼出“真金”,形成了平阳黄汤特有的“玉米香、杏黄汤”和“浓而不涩,厚而醇甜”的品质特征。

浙大茶叶研究所功夫深

助力奏响“茶韵”新曲

“以前种茶的少,因为农民没有种植技术,品质难保证,也愁销路。”在钟维标看来,茶叶种植和深加工,是影响品质的两大因素,“要从茶园管理、采摘、制作等方面,做培训辅导,在深加工方面,也要与浙江大学等高校深入合作,进行茶叶功能性开发研究。”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负责茶学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和相关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技术与茶资源利用、茶叶化学与综合利用、制茶工程与茶叶品质鉴定、茶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等。研究所有教学和科研人员36人,具备专业的高水平的茶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队伍。


陆建良教授团队指导工作

研究所科研条件良好,已有茶树生物技术实验室、茶资源利用实验室、茶叶品质鉴定实验室、茶园管理与安全生产实验室、茶叶深加工实验室、茶叶化学实验室、茶叶天然产物实验室等多个成熟的实验室;拥有实验基地10公顷,名优茶生产线一条、红绿茶初制厂一座;并在余杭、新昌、嵊州等地建有茶树良种繁育基地500余亩。

2022年,在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浙江黄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子项目——“工艺黄茶品质提升技术集成与应用”执行过程中,陆建良教授团队与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一拍即合,开展了紧密的合作,重点就平阳黄汤闷黄过程中品质形成机制及其工艺优化等进行了研究。这些前期工作为后续平阳黄汤科技小院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平阳市科协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杯黄汤读平阳,读的是黄汤的魅力,读的是平阳的变化,读的是科技成果落地后的兴奋,科技小院就是“助推器”,能让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来源:温州市科协,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