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这棵茶树的1岁和110岁

编辑:一抹阳光

在杭昌高铁黄昌段祁门南站,一棵“站龄”刚满1岁的茶树迎来搬“新家”后的第一次绽放。年近七旬的祁门县祁红乡姚村村民戴老伯特地赶到车站,欣赏着一朵朵洁白清幽的茶花,感慨万千:“老树,在高铁站重新绽放,真是不容易啊!”


祁门,古徽州的南大门,因盛产红茶闻名世界。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杭昌高铁黄昌段今日开通运营,步入高铁时代的祁门,再次引人注目。

祁门红茶“香”飘世界,走进这座茶味十足的高铁站,犹如打开一张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粉墙黛瓦、曲径回廊之间,一棵上百岁的古茶树依然风华正茂、精神焕发。

“这棵茶树今年已经110岁了,伴随着我全家三代人成长,是国家级红茶良种槠叶种,又叫祁门种,村里人都称它为‘树神’。”戴老伯说。说起这棵茶树的故事,老人唏嘘不已:“过去,战乱年代,兵荒马乱,乡里很多茶树都被糟蹋了,由于我们村地处深山、海拔又高,这棵茶树因此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祁门境内山高林密、雨量充沛,是茶树生长的“乐土”。从几百年前开始,在徽州古道的雾霭层林中,一条阊江缓缓流淌,祁门人就在两旁种植茶园,躬耕这方土地,守护着这片“神奇”的树叶。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祁门人,也深谙茶树的种植之道。


万里茶道祁门红。历史上,交通闭塞的祁门红茶主要通过水路运出大山、走向世界。一转眼,杭昌高铁黄昌段已全线建成通车,高铁站祁门南站也同步开通运营。开通前,有人建议,既然是红茶之乡的门面,能不能在车站栽种一棵真茶树,用鲜活的实物向南来北往的旅客展示祁门红茶底蕴。

参建和运营各方一拍即合,随后开始分头进山串村,挨家挨户打听茶树。大家找到戴老伯说明来意,他欣然同意:“茶树在高铁站,比种在茶园里更有意义。”


为了给茶树“搬家”,大家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终于等到一个天阴无风的日子,参建和运营各方一共来了7人。大家扛着铁锹,跟着老人,进山途中坡陡路窄,等来到茶树跟前已经满头是汗。

复栽的时间间隔越短,成活率越高。戴老伯一边劝大伙不要歇息,一边开始指导如何开挖。时间不长,老茶树的周围就形成了一个大约1.5米深的锅底大坑。祁门南站站长说,茶树看上去纤细,但根系十分庞大,从上到下长度足足有3米多,当时仅从山上抬下来就用了一个多小时。

看着把茶树装上了平板车,老人一把抓住领头前来移栽的人双手,反复叮嘱:“温度、水分和光照,都很有讲究,最主要是茶树要在阳光下生长。”在得知这棵古茶树是要种在车站的露天天井里,他松了一口气。


如老人所愿,茶树连着回填土,在当天顺利移栽到站房内侧的“四水归堂”天井。“四水归堂”是皖南民居特有的徽派建筑布局形式,水从四面流入天井,也是整个院子采光排水通风之处。祁门南站站长说,茶树喜湿,尤喜雾露雨水滋润,在天井里种植茶树,很好地解决了茶树所需光照和湿度。一年来,车站人细心固定树根,每天都观察树叶有没有舒展,隔天浇水施肥。


老茶树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四季考验,已迎来新生。一场冬雨后,茶树终于开出新花,茁壮的枝丫上挂满茶花。今日,祁门南站开通运营,新站新貌,老树新花,展现出车站和城市的勃勃生机。

文字:吴少妮

图片:行知 李晓晨

来源:长三角铁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