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统筹兴“三茶” 融合启新篇

编辑:yzwi

3月20日—2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省武夷山市三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7名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武夷山市开展以“‘三茶’统筹发展”为主题的“卓越三农·先锋”实践调研活动。

为期四天的活动中,调研团队前往武夷山天心村、黄村村、桐木村开展对茶农的入户调研;走访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八马茶业、武夷星茶业和正山堂茶业等武夷山知名茶企;考察“万里茶道”起源地下梅村和“朱子理学”形成地五夫镇。师生们通过座谈交流、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体悟闽北红色精神,走近生动实践案例,品味千年文化韵味,最终完成《武夷山茶企调研分析报告》《武夷山“三茶”统筹农户调研报告》,交出了一份关于“三茶”统筹发展的“人大答卷”。

武夷山茶企调研分析报告

武夷山市是福建省茶叶主要产区,现有茶山面积14.8万亩,“武夷岩茶”区域品牌价值连续五年位居全国茶叶类第二位、品牌强度第一位。近年来,借着“三茶”统筹的东风,武夷山茶企不断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2023年,全市从事茶叶相关行业的人员约12万人,全市注册茶企业7800多家,规模茶企数量44家。武夷山茶全产业链产值达1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的近五成来自茶产业。

武夷山茶企的

“三茶”统筹发展模式

创新茶科技,赋能生态茶园。“生态茶园”是指在一片茶园中,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通过实施立体复合栽培,打造多物种并存的良好生态环境,科学施肥、绿色防控,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打造可持续发展茶园。燕子窠生态茶园有300亩属于武夷山首席岩茶厂,是在科技特派员廖红指导下建设的。该茶园实行无化肥、无农药的管理模式:春茶采收后,在茶行中穴播接种高效固氮根瘤菌的大豆;9月—10月将大豆压青还田;10月—11月播撒油菜;在次年3月—4月油菜压青还田。生态茶园模式不仅提高了茶叶品质,还提升了30%的综合效益。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一亩茶园相当于一亩竹林产生的碳汇效益。虽然,生态茶园的建设模式使茶叶产量下降,但茶叶品质提升,收购价提升5倍以上。通过调研发现,武夷山当地茶园的产量相对过剩,最高的积压仓储占年总产量的50%以上,而以燕子窠生态茶园为代表的生态茶园每年产出的茶叶供不应求,甚至需要提前预订。

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的技术服务支撑有力促进了武夷山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武夷山市茶产业科技特派员协会会长余盛良既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也是当地知名茶企负责人。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他的企业为武夷山茶产业升级提供了样板。在巩固传统“科特派”队伍的基础上,武夷山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模式也由服务单个企业向服务整个产业链拓展,由服务一产向服务二产、三产延伸。同时,规模以上茶企也在加快发展数字茶业,打造智慧茶园、智能茶仓等。

弘扬茶文化,讲好品牌故事。在“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提出前,武夷山茶企的业务重心在销售环节,很少用文化来宣传产业。“三茶”统筹理念提出后,武夷山茶企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武夷星茶业为弘扬大红袍茶文化量身打造大红袍文化节,推动传统中华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提升大红袍品类形象;八马茶业建设了八马智能生态产业园,园区里的“千茶阁”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把“万里茶路”“一带一路”等元素结合起来,展现了悠久中国茶、生态武夷茶的动人魅力,有效提升茶文化品位,强化品牌带动力、影响力,实现茶文旅深度融合。

做优茶产业,形成规模经营。近年来,武夷山市鼓励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采用订单生产、股权合作等方式与茶企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同时,武夷山给予当地龙头茶企用地、用电、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茶饮料、保健品、工艺品等精深加工项目招商力度;大力实施茶叶加工、包装生产线和加工厂房等标准化、智能化、清洁化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武夷星茶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标准化农业、智慧农业、健康农业,每年直接支付茶农的收购款6000万元~7000万元,带动茶农增收致富。正山堂茶业陆续与河南信阳、浙江绍兴、贵州普安、四川广元、湖北巴东、湖南古丈、云南临沧、山东诸城等地政府、企业合作,创制出“信阳红”“会稽红”“普安红”“广元红”“巴东红”“古丈红”“超然红”等高品质系列红茶产品,并在各茶区创新打造“企业+基地+农户+基层组织”的经营模式。

做深茶产业,注入年轻元素。年轻人有自己的口感喜好,他们通常觉得传统岩茶太霸气,较难接受。因此,在继承传统制茶工艺的基础上,武夷茶企持续做深茶品牌,开展了一系列的新品研发,对茶的口味、包装和冲泡方式都进行了创新,迎合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创立于2016年的泽悟茶业主营老丛水仙,其茶品牌视觉形象和产品内涵更加年轻化。该企业还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如开福肉桂、开悟水仙、老树肉桂、坚守大红袍等。

此外,武夷山茶企顺应信息化浪潮,与电商平台合作,形成了 “茶网融合”的数字茶产业模式。2018年,武夷山返乡大学生黄平炜创业茶叶电商,他通过各大平台进行短视频、直播带货,并自学代码开发搭建数字化营销平台。在武夷山,相同类型的大学生创业电商企业超过100家,大学生的创新性、延展性更强。

武夷山茶企

面临的机遇、挑战

武夷山茶企的不足。尽管武夷山茶产业有着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小微型茶企销售困难、品牌包装过度等挑战。

一是规模较小的茶企持续面临销售困境。尽管武夷山已经有44家规模茶企且知名品牌茶企销量总体较好,但多数知名度较低及规模较小的茶企却面临销售困境。处在成长期的武夷山小微型茶企业表现出企业数量多、分散经营、规模小等情况。它们以农户式、作坊式、联营式为主,生产设备陈旧、生产成本低、市场经营方式单一、品牌知名度低。由于缺乏资金、品牌和稳定的客源市场,大多小微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近年来,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高端岩茶面临消费降级,中低端岩茶面临滞销难题,行业恶性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饱和度高,库存积压问题严重。经过调研,较小规模茶企每年面临着30%~50%的库存积压。此外,武夷山亿元级企业数量有限,经济增长推动力减弱。比如,北岩岩茶累计产值增速下降45.3%,元孚茶业下降56.3%。

三是武夷山茶企存在过度包装、以假乱真等问题,相关部门公信力和权威性不足。茶叶包装越好,溢价越高,过度奢华、铺张浪费的包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影响了茶产业形象,不利于武夷山茶产业健康发展。

四是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的竞争加剧,武夷岩茶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国内消费者对于茶叶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更多人开始追求新鲜、健康、时尚的茶饮品牌,而武夷岩茶的传统形象和口感并未完全适应这一趋势。

机遇和挑战。目前,武夷山茶企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诸多挑战。武夷山茶企应抓住时代和政策机遇,通过联合经营,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依靠科学管理茶园和科技研发,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多元化系列产品,提升茶叶品质和品牌内涵。

一是经营模式方面。以优势互补为前提,小微型茶企应积极开展与规模大、实力强、生产设施先进的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产销一条龙”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小微型企业的联合式经营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品牌企业的产业链优势,提高标准化、区域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整体效益,有力地推进小微型茶企可持续发展。

二是品牌建设方面。武夷山小微型茶企应顺应时代和市场需求,积极拓展茶叶销售和品牌宣传渠道,大力开展有机茶等绿色食品认证,提高自身产品质量。首先,充分利用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时代机遇和惠农政策机遇。其次,转变生产模式,以“武夷山大红袍”为主打品牌,顺应绿色食品的消费潮流,以提升茶产品质量为核心,提升企业品牌文化。最后,积极申请武夷岩茶原产地保护标志和QS 生产安全、质量安全、有机食品的认证。武夷山相关部门通过使用条形码和网络数据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和监管机制,打击假冒伪劣茶叶产品,保护市场良好经营秩序,维护大红袍中国驰名商标的信誉。

三是市场营销方面。武夷山茶企充分发挥武夷山历史文化优势,明确市场定位,开发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 发展电子商务,拓展网络营销渠道,以产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占领市场份额。同时,继续深化茶旅联合营销的市场营销方式,采取以茶文化传播和旅游业带动茶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广泛开展与旅行社的合作,开发茶园观光、茶艺欣赏、名茶品鉴等茶文化体验之旅,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福建武夷山调研考察报告汇编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