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宁井铭:矢志不渝研茶学,一片茗心系茶农

编辑:yzwi

伟大出自平凡,榜样就在身边

他长期聚焦茶叶智能化加工数字化品控技术

开展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

成绩斐然:

入选——

科技部知名专家领军人才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安徽省茶产业体系加工与资源利用岗位专家

他就是宁井铭

……

“科研要沉下来做最难的事”

“5号至20号,带着学生去茶叶基地实习做茶,再去黄山区、岳西县开展技术指导,当天下午又得赶往歙县……”宁井铭翻看着台历上密密行程,感叹道,岁月无闲人。

忙碌,是宁井铭生活的常态,但是他甘之如饴,因为热爱。

从1994年来到安农大求学至今,茶香氤氲中,宁井铭全身心沉浸在这一片片叶子组成的神秘世界。

科研必须沉下来,安下心,深耕不懈,敢于做最难的事情,一个高山接着一个高山攀。

茶叶制作经历了从纯手工、半手工半机械再到数字化的发展历程。但即使是数字化生产加工,关键环节还是需要人工干预控制。2006年,宁井铭和他的团队开始茶叶智能化加工研究,致力于利用传感器完全替代人工实现茶叶全过程智能加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十年前,滚筒杀青机温控系统极不稳定,变化幅度大,上下温差甚至达到50度,杀青含水量控制在60%的目标无法达到。一群人绞尽脑汁,没有找到症结所在。

“我还就不信了,这题会解不了?”宁井铭倔劲儿上来了,他泡在实验室里琢磨,又一趟趟跑茶机厂,请教智能控制的专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PLC控制系统零件不匹配。最后,城隍庙10元钱买来的小零件,成功破解了困扰已久的大难题。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2024上半年,经过最后阶段的试验后,第一条智能化生产线将正式对外宣布投入应用。

宁井铭认为,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在社会大课堂去磨砺历练,让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把论文写在茶山、写在工厂、写在乡村振兴的天地中。

他常告诫学生,学茶不能怕吃苦,只要在实践中去历经,才能学以致用。

200度高温的炒茶锅有序排开,“噼噼啪啪……”翠绿的嫩芽接触滚烫的锅底,立刻发出声响!“要快速翻炒,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这一步就是杀青……” 200平方的房子,30多口炒茶锅,宁井铭穿梭其间,反复来回,密切地关注着学生们的动作,不时地指导一下。一天下来,要走一万多步。手工炒茶非常辛苦,刚开始炒茶,因为缺乏经验,往往会被烫到满手都是水泡。宁井铭笑称,这一个个水泡,就是学茶人的“勋章”。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人”

行人交谈声、公鸡打鸣声、三轮车喇叭声……窗外一片嘈杂,早上5点50分,乡村已经打破宁静,拉开了一天的帷幕。

从凌晨4点多和衣躺下,宁井铭才眯了1个小时。简单洗漱了一下,赶紧跑到厂房查看昨天熬夜炒的茶。8点,工人们也相继到来。大家凑在一起审评、总结,又投入了新一轮忙碌中。

经过48小时奋战,记不清经历了多少轮的摊放、杀青、整形、烘干,反复制作、审评……终于,当沸水注入杯中,绿色在水中翻飞,慢慢舒展开,犹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轻轻呷一口,滋味鲜醇。

宁井铭紧锁的眉头舒展开,“金翠兰”优质茶终于开发成功。

岳西翠兰色泽翠绿,入水舒展成朵,香气清雅,深得爱茶人士的喜爱。岳西茶园平均海拔都在600米以上,每年清明前后才能开采,兰花形,兰花香。但到4月末5月初,茶叶生长太大,叶形、口感都大不如前,不适合再制兰花形茶,茶农往往砍掉弃之。宁井铭几次去岳西考察,看到此情此景,都很惋惜。

如何延长茶叶的采摘期,增加亩产效益,增加茶农的收入?他一直在思考。

2023年6月,宁井铭带了两个研究生来到安徽岳西县古坊乡,在已小有名气的岳西翠兰之外,研发了岳西“金翠兰”优质茶。当年上市就销量喜人,仅仅5月份,平均每户茶农至少多增收了2000元。

提到宁井铭,不管是茶产业管理部门的技术干部,还是茶企茶农,大家都赞不绝口。“不夸张地说,没有宁老师,就没有霍山黄小茶。”霍山县云雾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劲堂激动地说。

霍山是黄茶主产区,黄小茶因为工序复杂,以往都是老一辈人凭经验少量做一点自己喝,没有推向市场。宁井铭为了最大限度利用鲜叶,切实帮助茶农增收,来到霍山现场考察,亲自做茶。2018年第一批黄小茶正式投向市场,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黄小茶还成功申报了县级非遗项目,成为了一张响当当的品牌名片。现在霍山黄小茶已经做到了全国黄小茶前列,先后获得2021年蒙顶山斗茶大会金奖、2023年亚太国际斗茶大会金奖等荣誉,茶农也尝到了甜头,一亩地增收3000元。

“要把这个接力棒传下去”

2020年对宁井铭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这一年,他所在的茶学专业“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历经20余年攻关和应用,突破绿茶加工温度精度控制、连续化揉捻及做形等关键技术瓶颈,创建了绿茶自动化加工技术体系及生产线,开启我国绿茶规模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先河,相关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绿茶加工现代化水平和产品国际竞争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宁井铭欣慰地抚摸着证书,感受着千钧力量:“非常激动,自己的身后有这么强大的团队,感受到科研兴农的强大动能……”

正是这支以宛晓春教授和夏涛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团队,矢志不渝勇攀科研高地,致力于推动我国从茶叶大国走向茶叶强国。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一代代茶人的坚守和传承中,宁井铭和团队成员也迎来了累累硕果。

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成果“茶叶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 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了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数字化品控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成果“黄茶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创新与健康属性挖掘” 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综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么好的平台,又适逢干事创业的好时代,前辈们已经走出了‘大别山道路’,我们更要坚定地一路向前……”展望未来,宁井铭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这些年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他始终坚守初心,培养了一批能科研、能做茶的应用型人才。近5年累计培养茶学博士毕业生4人,硕士毕业生52人。其中1人获安徽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1人获安徽省优秀毕业生,10人在读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作为国家特派科技员、安徽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宁井铭也一直致力于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积极贡献力量。每年有200多天服务于产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累计服务头部茶叶企业40余家,开展技术培训5000人次,使1000余户茶农受益,足迹踏遍了安徽、云南、陕西、重庆、福建、浙江、江苏、江西……

爱茶如命的宁井铭还有一个特殊的使命——弘扬传统茶文化,传播茶科技,从娃娃抓起。在“茶学科普教育基地”和“徽茶文化课程实践基地”,杀青、揉捻、烘干……宁井铭手把手教孩子们手工制茶,讲解手工茶的每一步制作工艺和文化。

日月如流,从求知若渴的学子成长为教书育人的名师,从科研小白到入选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这条路,宁井铭走了30年。躬耕教坛为国育人,科技赋能服务“三农”,能以所学为强农兴农积极贡献,对宁井铭来说,是最大的荣耀。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