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贵州茶树下的“秘密”让斯里兰卡茶专家连连点赞

编辑:一抹阳光

初夏时节,紫云自治县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的示范茶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斯里兰卡国家茶叶研究所所长Keerthi Mohotti博士,佩拉德尼亚大学农学院院长Sarath Kodithuwakku教授等来自斯里兰卡的茶专家和学生们现场考察,连连赞叹:“原来一杯干净贵州茶的背后,是一张绿色防控的‘天罗地网’!”

时下,省外乃至国外不少茶园都在遭受蓟马、丽纹象甲、角胸叶甲、黑刺粉虱等虫害,然而这里的茶园却几乎看不到这些害虫。

“这多亏了小花蝽。”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金林红教授介绍,小花蝽是茶树害虫的天敌。在它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吃掉大量虫体才能完成发育。在茶园释放小花蝽,能有效控制茶树害虫的猖獗。作为科研实践基地,目前金教授团队正在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示范茶园里开展小花蝽用于蓟马和黑刺粉虱的防治。

走进茶园深处,Sarath Kodithuwakku教授询问喷雾器正在喷洒的液体是什么,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赵国玉介绍:“液体里含有害虫的天敌昆虫病原线虫,它进入土里,就能自己寻找并‘吃掉’害虫,可大大减少蓟马、丽纹象甲、角胸叶甲的危害;而当没有害虫可消灭时,昆虫病原线虫便会自己死亡,对人、畜、作物以及环境都无害。”

斯里兰卡的茶专家带着学生们边问边记,他们对释放七星瓢虫、螳螂等昆虫“以虫治虫”的茶园治理方式也很感兴趣。

“以前我们自己种茶时不懂科学防控,也不懂正确的绿色生物农药配方。以为不施用农药就是最干净的,于是自制了许多农家肥,其实是走了很多弯路。”紫云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直到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亲自指导后,才知道干净茶不是不能施用农药,而是要使用高标准的绿色生物农药。“在病害预防上,我们在贵州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使用了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增产增收、抗旱抗寒、抗逆防病。”再加上以虫治虫,以草抑草等手段,相互牵制的茶园生态链,用最自然科学的方式,为茶树的生长筑起了“绿色屏障”。

听了茶园实施的多种以草抑草方案,Keerthi Mohotti博士连连点赞。

在600多亩的茶园里,波斯菊、万寿菊、墨西哥鼠尾草、三叶草等多种蜜源植物交替种植,不仅“抑草”,还可诱集茶园蓟马等害虫,为释放的害虫天敌提供了成长空间。“还可以改善土质,提高土壤肥力。”贵州大学专家们耐心讲解。

美丽的鲜花在连片的茶园绽放,“红绿共舞”的景象吸引着游客打卡。“游客不知道的是鲜花下面也隐藏着干净茶的秘密。”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就拿三叶草来说,能抑制杂草生长,每年能节省60多万元的人工除草费用。”

夏日的阳光洒在茶园里的杨梅树上,斯里兰卡的老师和学生们采摘着杨梅,听茶园负责人介绍杨梅树调节茶园湿度和环境的作用,Keerthi Mohotti博士感叹:“贵州的干净茶名声在外,背后都是‘精心呵护’,斯里兰卡的红茶享誉世界,希望能将贵州的绿色防控技术和经验借鉴到斯里兰卡,正如200年前从中国引入茶种一样。”

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位于全国前列的绿色防控技术让贵州有了喊出“宁要草不要草甘膦”的底气,贵州茶产业也收获了业界的敬意和市场的认可。

如何将这张“绿色防护网”推广到斯里兰卡?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郝格非教授介绍:“我们与斯里兰卡佩拉德尼亚大学等机构的合作已有8年之久,聚焦山地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共性技术需求,正在积极推进茶叶绿色防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将我们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斯里兰卡实现大面积推广。”

为捧出一杯干净好茶,在贵州700万亩茶园的每个角落,茶农、经营者、科研人员多年来共同坚持纯净的理念,从施肥、管理到采摘,无一不遵循最严格的标准,织出一张绿色防护大网,如今,这张防护网正在走出贵州、走出国门,去守护更多、更大面积的“干净茶”。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闻 记者 邓钺洁,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