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福安:“坦洋工夫”香两岸 “全家福安”续茶缘

编辑:一抹阳光

6月12日,吴振铎茶文化驿站在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驿站落户福安缘于一片茶叶情缘:1988年,中国茶叶大师吴振铎将精心培育的“金萱”“翠玉”“暖枝乌龙”等茶叶品种引种福安,新品在当地落地生根,造福乡亲。

福安甘棠北门茶场云雾缭绕李郁摄

一盏红茶连山海,一缕茶香牵两岸。福安制茶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千载岁月,茶始终与福安人民休戚相关、深情相伴。走茶路、做茶事、吃茶饭的福安人凭着一股韧劲,相继抱回“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中国红茶之都”“花果香红茶发源地”等“国字号”品牌……一抹茶香,穿越亘古时光,酝酿香醇,书写出茶界“坦洋工夫”传奇。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把坦洋村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曾“四进坦洋”,指导当地发展特色茶产业,推进茶种改良,提升茶叶质量。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让这抹茶香香气更足?“我们将充分发挥‘坦洋工夫’品牌优势和茶产业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技艺赋品、文化赋值,持续推动以‘坦洋工夫’为代表的福安茶产业全链条发展、全方位提升,奋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为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全力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福安市委书记周祥祺信心满满。

一壶茶香薪火相传不歇

初夏几场雨后,白云山麓,如仙之境,青山藏锋,碧水流韵,“坦洋工夫”红茶的发源地——坦洋村坐落于此。

坦洋工夫红茶发祥地坦洋村李郁摄

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得一方好茶。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坦洋村民用村内特有的“坦洋菜茶”试制红茶成功,“坦洋工夫”声名不胫而走,此后,茶商纷纷入村求市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一首民谣唱出了当时坦洋村的热闹与繁华:“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泊清风桥。”

1853年,清政府同意闽茶在福州码头出口,自此形成了以福安赛岐港为起点、主运“坦洋工夫”的“海上茶路”,坦洋工夫茶成了福安最早出口的农产品。乘三都澳开埠春风,坦洋工夫茶出海之路越走越畅。1915年,漂洋过海的“坦洋工夫”凭借工艺精湛、口感独特等优势,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还成为英国皇室专用茶。茶叶工贸让一个平凡的小山村成为繁华的集镇,也为当地村民带来滚滚财源。如今在坦洋村内,举目可见的古民居、茶行、廊桥,无不诉说着坦洋工夫昔日的繁华与荣光。

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坦洋工夫茶的生产与出口也受到影响,尤其是二战期间海路受阻,坦洋工夫茶渐趋式微。

虽几经沉浮,但坦洋工夫茶薪火相传,从未停歇。

2006年秋,福安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坦洋工夫茶新闻发布会,开始恢复打造历史名茶“坦洋工夫”品牌,“坦洋工夫”再获新生。

乘势而上。近年来,福安先后出台了《福安市进一步促进“坦洋工夫”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关于加快现代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优惠政策措施,为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福安市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扶持“坦洋工夫”红茶产业发展,助力其在高标准茶园建设、标准化生产、质量管控、提质增效等方面开花结果。

“三茶”融合,产业提升。福安建立了全国首个“三茶”研究院,揭牌“三茶融合创新园”,印发《福安“三茶”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先试先行,助推福安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栉风沐雨数十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实践在福安得到印证:去年,福安市毛茶产量2.81万吨,产值达22.5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20亿元,“坦洋工夫”品牌价值达51.72亿元,“坦洋工夫”获评“2023大众喜爱的中国茶品牌”。福安再次获评全国“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2023年度茶业高质量发展县域”。

一片茶叶传情海峡两岸

在福安市图书馆,藏有两本《吴振铎茶学研究论文选集》,它们既是吴振铎茶学研究的结晶,也是一座可移动的茶学宝库,更是闽台茶叶往来渊源的重要佐证。“对于两岸茶叶的贡献,在我的心目中,吴振铎是第一人。”天福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瑞河如是评价。

吴振铎与福安有何渊源?为何能让两岸茶叶产生联动?

吴振铎出生于福安,家中经营一片茶园,他从小与茶打交道,对茶叶情有独钟。1936年,吴振铎考入福建高级茶科学校,成为该校茶科专业首届毕业生,后又就读于福建农学院,主修农艺。

1947年,吴振铎应台湾农业试验所聘请,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平镇茶叶分所所长、台湾省茶业改良场首任场长等职。他在茶学教育、茶树育种、茶叶制造、评茶等方面成果丰硕,尤其是成功培育的“台茶12号”(金萱)、“台茶13号”(翠玉)在台湾广为种植。

1988年和1990年,吴振铎两次回到大陆,与他一同归来的还有100多株“金萱”“翠玉”等茶苗。晓阳镇东源村内,至今还保留着“金萱”产区,产区内茶树郁郁葱葱。“‘金萱’是以‘台茶8号’作母本,‘硬枝红心’作父本培育出的,这款茶叶做成乌龙茶,具有一股很醇厚的奶香,做成红茶,汤感十分醇郁,稳定性非常好。”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彦晨介绍。

“我们以吴振铎教授带回的金萱茶树品种为育种材料,选育出了‘福萱’‘春萱’两个茶树品种,2022年经过国家登记,成为国家级良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安综合试验基地主任王振康介绍,新选育出的品种十分适合做乌龙茶、绿茶、白茶。


茶农在福安市农垦集团王家茶场采茶吴景华摄

一脉茶韵流芳数十载,两岸茶人始终心连心。在吴振铎的影响带动下,福安社口镇、松罗乡等产茶大镇与台湾产茶乡镇“一对一”结对合作,吸引多家台资茶企进驻,福安市农垦集团王家茶场便是两岸茶人观念碰撞、方法创新、技术变革的生动注脚。

芒种时节,久雨初歇,王家茶场云雾缭绕,茶园内20多亩软枝乌龙茶树青翠欲滴。“这是台湾茶商入驻茶场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用其制作红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味道。”王家茶场负责人沈伟介绍。

位于松罗乡的王家茶场,海拔高、气候好,吴振铎从台湾带回的“金萱”“翠玉”等茶叶品种在这里扎下了根,也吸引了台湾茶商前来寻求合作机会。“2005年,台湾茶商在场里承租了1000来亩茶园,他们不仅种‘金萱’‘翠玉’,也对茶树品种进行改良,最终选育出了软枝乌龙新品种,专门用于制作台式乌龙茶。”沈伟回忆说,彼时乌龙茶市场向好,茶叶供不应求。

新品种制茶需要新技术、新设备。“台式乌龙茶制作设备和技艺与坦洋工夫茶不同,台湾茶商便引进新设备,并将东方美人制茶技术教授场里职工,在福安所有茶场中,只有我们的职工有这项技能。”沈伟颇为自豪。

一片茶叶,成为扩大两岸交流、深化两岸融合的美好承载,让两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去,李瑞河一得空便会到台湾茶叶改良厂向吴振铎请教茶叶,和他打了近60年交道,李瑞河深知吴振铎对茶叶、两岸的情怀。“我希望茶界能继承吴振铎的思想,以茶为媒,牵手两岸,共同推动中国茶业发展壮大。”李瑞河表示。

一带一路续写世界茶缘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响应。福安“坦洋工夫”再续世界茶缘,迎来了合作新机遇。

2008年11月,福安茶人林桂斌受宁德市茶叶协会原会长、《宁德茶业志》主编叶乃寿委托,怀着对坦洋工夫的深情与执念,毅然前往上海、北京等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探寻坦洋工夫百年前获得巴拿马金奖的历史印记。几经周折,他终于在国家图书馆的历史文献资料中查阅到1917年出版的《中国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纪实》一书,书中详细记载着福安商会茶等中国茶品于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史实,为百年前福安以最早的“中国制造”——坦洋工夫红茶风靡西方商贸市场找到了铁证。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此后,“坦洋工夫”历经百年沉浮,起起落落,却从未在岁月更迭中停下复兴的脚步。福安茶人从未忘却让“坦洋工夫”雄风再起,走向世界的中国梦:

在2023年5月21日国际茶日当天,摩洛哥王国卡萨布兰卡坦洋工夫推广中心挂牌运营,位于该市中心德尔宝马街和双塔楼街的2家坦洋工夫红茶体验店同步开业。福安农垦集团和福建林鸿茂茶业公司负责人分别与当地茶商签订了茶叶购销协议。摩洛哥王国咖啡与茶业联盟副主席、著名茶商哈桑先生在品饮了坦洋工夫红茶后盛赞不已:“这才是世界真正的好茶,一定要帮助、支持坦洋工夫在这里拓展市场,希望与福安茶界有更多的合作。”

今年5月17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家艺术交流博览会”之《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三茶”统筹发展》高峰论坛上,福安市应邀在会上就坦洋工夫红茶作了专题报告,引发来自全球各地与会者的关注和热议。

5月26日,福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福安市政府茶业组首席顾问林光华向美国波士顿倾茶纪念博物馆赠送了《中国历史名茶——坦洋工夫》一书和“坦洋情”等坦洋工夫茶品,并向展馆人员介绍了坦洋工夫红茶历史,受到美国朋友的珍藏与好评。

6月2日,两岸福茶坦洋工夫在北京展演何小丽摄

这些年,福安茶人不遗余力,走南闯北,一次次将历史名茶坦洋工夫推出国门。2007年,坦洋工夫被确定为“中国申奥第一茶”;2013年,坦洋工夫再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2015年,成为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指定用茶;2016年,成为福建省政府美国纽约福建“一杯茶、一座楼、一条路”旅游推介会首推茶品牌;2020年,坦洋工夫红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2022年,坦洋工夫红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3月,首届中国红茶大会暨坦洋工夫茶旅文化节、全国首个茶苗交易大会在福安举办;2023年8月,福安茶企参加香港国际茶展,达成合同金额1360万美元;同年10月,“福安红茶坦洋工夫香港推广中心”挂牌……

截至目前,福安市共有天香、艾绿等23家茶企获得出口备案资质,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茶业合作。其中,林鸿茂、红新、新坦洋等茶企先后与摩洛哥、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展开业务合作;“凤鼎翔”茶品已打入阿联酋王室,“坦洋情”茶品即将进入“中欧班列”……

福安茶人,正以一杯香醇的坦洋工夫红茶,续写着“一带一路”深厚的情缘,谱写出一幅幅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的壮美篇章。

记者:陈雅芳 吴景华

来源:今日福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