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旺苍县:古茶树孕育致富商机

编辑:一抹阳光

近日,在旺苍县大两镇,20支采茶队伍戴着草帽,挎着背篓,穿梭在古茶树行间,比采茶技艺,听古茶旧事,好一派热闹景象。

近年来,该镇以茶为“媒”,全力以赴发展产业、完善链条、吸引人才,走出一条茶香四溢的乡村振兴路,大两“古茶之乡”成为旺苍六大茶乡之一。

点“叶”成“金”古茶树变身摇钱树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部结束后,对综合条件依然靠后的大两镇来说,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困难重重。如何从现有资源找出路?因地制宜发展什么产业?成为摆在新一届镇领导班子面前的现实难题。

“当时,全县提出百亿茶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思路,加之,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大两就处于茶商往来交通要道,种茶历史悠久,我们就尝试把茶作为突破口”大两镇党委书记王宇回忆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地茶农的指引下,在大两镇两汇村陡咀子,受恶劣的自然基础和区域交通条件限制,一片因此得以保留的约1300亩古茶树老茶园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由于不通公路,很长一段时间要每天步行上山至少4个小时。”王宇苦笑着说。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镇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加强保护开发,按照“一心六园”区域分布,建成1300亩核心园区。持续挖掘资源,全镇古茶群落共6000余亩,百年以上古茶树12000余丛,千年以上古茶树110丛。优化基础设施,新建道路、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投入100万元修建占地160平米的茶叶加工厂。

目前,全镇已构建采茶、加工、销售的茶产业链条,通过线上+线下模式远销全国各地,带动当地2000余百姓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古茶品牌”纳入米仓山系列产品。

引雁还巢人才荒变身人才林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过去,因为缺乏产业,产生不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全镇人才外流严重,可近几年情况逐渐有了改变。

2021年,毕业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的王勇返乡创业,在发展中药材的同时,管护古茶园,保护古茶资源,发展古茶产业。通过茶园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茶叶收购等方式,带动周边70余户200余人稳定增收。现已任旺苍县汇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县科技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专家、旺苍中药材协会秘书等职。

靠着淡水鱼养殖致富的何兵也开辟新赛道,租赁村集体茶叶加工厂,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工厂+销售为一体的联农带农经营模式,解决就近村民50人就业,年增收20万元。

“古茶产业的发展,吸引超过100名本土人才回流,超过8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大两镇镇长边飞鹏言语中透着喜悦。

同时,为助推县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旺苍县委研制出台《关于加强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十三条措施》。“我们将切实发挥政策导向,通过强化头雁、引回归雁、培育雏雁的方式,组好乡村振兴人才链,为全县茶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县委人才办主任赵晓玲介绍。

科研赋能老茶园变身技术田

“茶园里不需要其他杂树,不仅会减少古茶树的单位数量,还会与古茶树争抢阳光,养分与生长空间……”古茶园开发以来,无微不至的“呵护”好古茶树,成为高级农艺师向云攀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茶叶企业致力于古茶树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已发现和探知的超直径10厘米的4000棵较大古茶树进行全覆盖挂牌保护并登记造册,其中县林业局纳入古树名木保护挂牌3棵。将大两镇古茶园核心区域纳入司法保护区域。还在古茶园核心区域增设摄像头,实现全园区无死角24小时监控。

“古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为茶树的遗传研究、品种选育和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因库。”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王新超博士不远万里,两次深入实地进行调研。

“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古树名木保护,让大两古茶树持续激发新活力。”王宇介绍道。他还说,大两古茶园已成为中国茶研所、重庆茶研所对于种质资源遗产性分析、成分分析、新品种培育等科研项目的重要基地,中茶所挂牌69颗,重茶所挂牌63颗。

下一步,该镇将利用古茶树保存完好、面积较大、茶种子品种较多的特点,建成涵盖种质资源库展览、种子科普教育、古茶叶文化教育等功能的古茶展览中心。

(毛超)

来源:中国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