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2024年茶业会展喜忧参半,未来何去何从还需各显神通

编辑:一抹阳光

2024年上半年已悄然而过,原本备受瞩目的茶博会似乎进入了短暂的“平淡期”。茶博会,还会是交易的热门渠道?不禁让人心生疑虑。

《2024年中国会展服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会展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250亿美元,会展业的前景不言而喻。然而,现实情况却稍显复杂,根据最新的会展信息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会展数量约为490多场,相较去年同期减少近50场,这一数据,反映出的会展业在看似向好的背后仍然隐藏着一定隐患。

在此背景下,茶博会的实际情况如何?当茶博会的真实面貌逐渐被揭开,又该如何助其重新找回往日的辉煌,继续维持其行业影响力?

△西安茶博会现场(图片来源:咸阳供销)

复苏还是低迷?

上半年茶博会情况大观!

据“说茶”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开局截至6月12日,全国各地共举办了29场茶博会。相较于前三年因不可抗因素推迟的情况,今年茶博会大多如期进行。其中,除少数如2024年首届中国(江西)茶文化旅游数字博览会、2024第十六届哈尔滨茶产业博览会尚未明确是否延期或取消;第十九届中国(重庆)国际春季茶产业博览会延期至六月外,整体而言,茶博会的整体态势较为平稳。


同时,今年上半年茶博会的交易情况,整体呈现喜人态势: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现场茶叶交易量超194吨、交易额达2.43亿元、签订订单20940笔、茶叶意向交易量和交易额也分别高达5402吨和超47.03亿元;2024年“两展一节”会展成交项目突破800个,总成交额约6.5亿元,网上交易更是突破0.4亿元,同比增长4.6%……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茶博会的繁荣与活力。

△2024年“两展一节”展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单凭网上的报道与交易数据来看,关于茶博会的叫好声似乎不绝于耳,但深入分析,我们也需多角度看待其实际状况。深挖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表面繁荣的茶博会,也面临一些困境。

热度退却,人流量大不如前,是上半年茶博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比往年的报道数据,今年大型展会外,茶博会的报道量明显减少,甚至有些会展几乎被“遗忘”。百度指数显示,今年上半年茶博会的最高资讯指数仅为3520,但去年同期最高为7206,新闻报道数量下滑趋势显而易见。

从茶企的反馈来看,虽然整体流量尚可,但与往年相比,人流量有所减少,参展热度仍有提升空间。更有茶企指出,茶博会的流量逐年下降,导致很多企业减少参展甚至选择不参展。这些现象都暗示着茶博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在。

△2023年1月1日-2024年6月12日的资讯指数(图片来源:百度指数截图)

可见,人流量下滑、热度降低,是茶博会现今所面临的困境之一。不仅如此,在访问多个茶企的过程中,“说茶”还注意到,“参展费用高”一词被频繁提及。

从现阶段会展的大背景来看,多地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压减一般性支出,包括论坛、展会、节庆等活动的财政支出,以及'三公'经费和政府购买服务支出”。据“说茶”不完全统计,随着政府逐渐从主导会展的角色中淡出,今年上半年由企业举办的茶博会超过半数。企业无论是作为主办方还是参展方,在如今政府压缩预算、大幅缩减办展办会的情况下,都面临着很大压力。据茶企透露,有些热门城市参展费用较高,这也是其减少参展次数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线下会展效果不佳,也是当下茶博会的隐患之一。虽然自2021年起,茶博会开始创新办展模式,在线上线下同步举办会展,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线下展的情况仍差强人意。据茶企阐述,在茶博会现场进行直播拓客效果较好,但是线下展的客户群体多是为专业交流参展,茶品展销效果有限。另一茶企指出,受到618活动等网络购物形式冲击,茶博会促销往往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造成交易困难。

那么,茶博会如何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又应如何在众多会展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特色?

针对这些问题,茶博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茶博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要优化展品结构和展示方式,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同时,还要注重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茶文化。

存在诸多挑战的茶博会

如何谋求新出路?

会展经济的繁荣之下,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关于茶博会的困境探讨,是茶行业每年都亟待思考的问题,其不应该被逃避讨论,但也不能以此概括茶博会的整体情况。

正所谓危机与机遇并存。面对市场的变化,茶博会亟待从中看到潜在的机会,并及时调整策略。作为茶界的“老成员”,茶博会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寻求新出路,实现“长红”?剖析今年上半年的茶博会涌动的新元素,或可明晰答案。

取其精华

弘扬原有发展态势

在传承中谋发展,是茶博会经久不衰的关键。对比去年茶博会的部分市场导向,曾经被高喊的年轻化、国际化、科技化新态势,在2024年仍然是市场增长的重要议题,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年轻化态势中,茶博会将新茶饮变为茶博会的主角,让新茶饮品牌频繁亮相于茶博会中。去年的展会上,新茶饮借助展位、产品等增加露出比重。今年,新茶饮品牌更是联袂登场,如第13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川茶新茶饮品牌“茶茶师”“川言茶语”等品牌展示及推介活动开展,展现川茶“新茶饮”新势力。2024中国厦门国际新茶饮产业展览会开展2024中国厦门新茶饮产业发展论坛&鹭岛新茶饮调饮SHOW、2024国际新茶饮包装设计论坛等新茶饮相关论坛等。  


△新茶饮亮相茶博会(图片来源:川茶集团)

在国际化态势中,去年茶博会注重多国参展,境外展商回流明显,今年其在推动国际化发展,设置“境外交流馆”等国际展位的同时,还进一步外延市场触角,积极邀请台湾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参展。在科技化态势中,今年的科技化元素明显多于去年,如全球首例高原山地采茶机器人、鸿蒙数字科技、TEACAR3.0移动茶馆等新业态均是在茶博会中进行亮相,将科技化更多的融入到茶博会中,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全球首例高原山地采茶机器人亮相茶博会(图片来源:川茶集团)

除此之外,今年的茶博会更是在市场与渠道的开拓上有所提升。譬如北京“两展一节”依托展会的号召力,发挥马连道茶经济的中心与枢纽作用,联动全国市场,如湖北宜昌、福建泉州、安徽黄山等政府、各大茶企茶商、茶品牌参展,以助力茶叶市场发展。

创新才能争先

亮点仍在上新中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茶博会向上生长的过程中,创新也是重要一步。历年来,茶博会总会有众多“新”元素走俏,今年也不例外。

针对今年上半年茶博会情况,“说茶”提炼出非遗、健康、“茶+”新业态、美学场景四种新亮点。立足于现今市场发展情况,非遗、健康赛道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茶的美学场景或将成为今年行业发展的又一风口。坚持创新,或者便是茶博会历久弥新的生存之道。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在了解茶博会蓬勃发展的情况时,也需跳出思维定势,辩证的看待其存在的隐患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面对会展业的新变革,茶博会需要持续创新,锐意进取,通过优化展品结构、加强宣传、注重文化传承和科技应用等,茶博会必将在未来展现出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才能保持长红。

前路漫漫,茶博会或将面临布满荆棘的困境,但终会成功抵达。2024下半年,茶博会又将呈现怎么样的境况?“说茶”与大家共同关注。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