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茶圈怪事:茶商相聚,总暗中较劲!“我比你懂茶,我的茶更好”!

编辑:一抹阳光

茶圈,以游戏人间的心态玩茶,才有趣。

茶圈有一类人,非常爱茶,非常用心地做茶,也有好茶。

然而,这类人又有点奇怪,隐隐之中,总要毫无目的地跟人比一比,比谁更懂茶,比谁的茶更好……


新茶,要敢焖?

一个年长的80后茶商大哥,带上自己的茶来约茶。

老杨给他泡了2024的冰岛坝歪单株,茶商大哥喝上几杯,说:

坝歪的茶,我以前也做过的,你这个茶花香融在茶汤里,苦涩度低,水路细腻,穿透力也不错。

喝了几泡之后,茶商大哥让老杨焖泡,几乎焖了40秒,茶汤浓得直接不想喝。茶商大哥端起茶杯干下一口,让茶汤在嘴巴里滚来滚去,才咽下去。

良久,茶商大哥才说:哥教你一招,试新茶,你大胆地焖泡,焖后,有苦涩不怕,只要能马上转化为迅猛的回甘,这茶,就很靠谱。

茶商大哥又干了一口,说:你这个冰岛坝歪,正常冲泡,苦涩度低,焖泡之后苦涩重,但喝下回甘快而猛,是货真价实的冰岛坝歪古树。


老杨一脸懵,说:我完全不知道,只能老老实实守着茶园做。

茶商大哥问:坝歪就是你最好的茶了吗?

老杨如实回到:今年做了冰岛南迫和昔归的古树,但坝歪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款高端茶。

我的茶,比你的牛多了

茶商大哥话锋一转,说:试试我的好茶,有钱都买不到,绝不是市场上那些烂茶能比的。

茶商大哥重新拿个盖碗过来,打算自己冲泡,老杨很识趣地让开。

茶商大哥一边烧水一边说:大胆的猜,我这茶有多牛?

老杨平时就接触过那么几家的茶,根本就猜不到,只能老老实实地摇摇头。

茶商大哥自己介绍:这个茶来自海拔1650米的勐海秘境,十亩森林里只有二十棵茶树,森林覆盖率高达99.6%,这茶,可不是谁都能喝到的,

茶商大哥特别指出:普洱茶讲树龄和生态,带给你喝这个,树龄500年左右,是最大的一棵,正值茶树巅峰,

工艺也很牛,非遗传承人的弟子的再传弟子亲手炒制,八星八箭的超高水准,山头古树茶稀缺品中的限量品,有钱都买不到。

老杨傻傻地听着,心想:这么厉害,好像能秒了冰岛老寨大古树的样子。


喝清凉感,错的?

茶叶冲泡出来,入口汤感较厚,茶汤糯滑。喝了几杯,能感觉到淡淡的幽兰香。

第三泡就能感受到喉韵,深吸一口气,喉咙凉悠悠的。

几杯茶喝下来,茶叶的品质已经挂在脸上了。茶商大哥满脸得意地问:哥这茶怎么样?

老杨欣喜地笑道:比我自己做的坝歪好太多了,清凉感很好,喉韵很不错,喝完后背有些热热的,体感好,这种感觉,很少喝到。

茶商大哥听完,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变得有些吃惊,突然来一句:什么?你喝茶喝喉韵和清凉感。

老杨尴尬地点点头:有喉韵和清凉感的,我觉得就已经是好茶了。

茶商大哥果断地说:这是错的,比喉韵和清凉感更高级的是茶汤成团感。有清凉感的茶,喉韵不一定有成团感。但有成团感的茶,一定有清凉感。

然后,茶商大哥又给老杨倒上一杯茶,说:仔细喝,茶汤在喉咙里的感觉,仔细感受像一团棉花一样浮在喉咙里的感觉。

按照茶商大哥的引导,喝了几杯,仿佛隐隐约约也感受到这种感觉了。

连忙点点头,茶商大哥看在眼里,心满意足地问:我的茶,可比你的坝歪好多了,我本人,也比你懂茶,你承不承认。

老杨用力点点头:你的茶的确好,你也更懂茶。

茶商大哥听着,好茶、懂茶,这话简直太受用。


我这茶值多少钱,大胆地猜

茶商大哥的茶,十四五泡没感觉掉水。

喝到尾水的时候,茶商大哥问:你猜我这茶值多少钱。

老杨掐指一算,这个级别的茶,比肩冰岛老寨二类古树,春秋拼一下,成本大概1万5一公斤,就随口说了句:2万一公斤。

茶商大哥一连惊讶:2万?那是成本,200克卖8000块,已经很良心了。

老杨被惊得目瞪口呆:卖这么贵啊!

茶商大哥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怎么能叫贵呢?黄金有价茶无价,在喜欢这个茶的大老板眼里,4万一公斤,太值了。

老杨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说:冰岛坝歪古树挑采春茶,我的卖价是4000一公斤。

茶商大哥一声叹息:如果我们卖你这个价,根本活不下去。品牌包装、门店房租,工资开支,全都落在茶上,成本很贵,卖价更贵。

老杨点点头,表示理解,说:每个人运营成本不一样,卖价也不一样。这很正常,但这两年,消费降级严重,还是应该卖便宜些。

茶商大哥淡定一笑:各有各的活法,我们做不了纯料。做少了,不够20来家经销商分一人分两件,做的多,原料太贵,成本太高。

比如,开发一款新品,起码600公斤原料,不可能做古树纯料,只能把春茶、秋茶不同级别的茶拼一些,调配出好的口感。

老杨尴尬又好奇地听着:这种商业机密,能跟我说?

茶商大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你反过来想,经销商拿货3-4折,厂家也要赚点,对比原料价,就知道所谓的纯料,到底有多纯?

老杨听完,若有所思:做纯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茶农占了利润大头,茶商就是给茶农打工的。能拼出好茶,才有未来。

毕竟,茶,最重要的是好喝。纯还是不纯,早就无关紧要了。


写在最后:

有一类茶商,爱茶爱得深沉。

但是,这类茶商喜欢较真,跟同行,跟喝茶的玩家在一起,总要暗中比一番,比谁更懂茶,比谁的茶更好…….

虽然毫无目的,就是要暗中对比。比赢了,心中傲然一笑,脸上挂着:还是我懂茶,还是我的茶更好吧。

比输了,心里说一句:我以前的茶比你的好多了。

喝茶玩茶,游戏人间,无非图个怡然自乐。

暗中比一比,也是茶生活的一部分无伤大雅。比品质,得利的是茶友。比懂茶,终究,懂了个寂寞。

想来,混在茶圈,难免要笑笑别人,也被别人笑笑。

所以,喝好自己的茶,茶圈的事,看开点。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