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沏好共富“三杯茶”

编辑:yzwi

武义县委社会工作部自3月17日挂牌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对准新赛道、转换新动能,以全面履职、全员奋战、全效争先,推动全县社会工作起好步、开好局。县融媒体中心全平台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推出《想明白、走踏实、做精品》武义社会工作专栏,全面唱响武义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好声音。风过武川茶香远,最是清茗沁人心。

在全国名优茶一等奖“武阳春雨”品牌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武义县以东道主的身份迎来了茶行业的盛事。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有机茶生产贸易合作会议暨机制茯茶国家标准样品宣贯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20余家有机茶生产企业代表、贸易商,80余名茶叶专家学者齐聚全国首个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示范县武义县,共品佳茗、共商合作,共同探讨有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场行业盛宴上,“武阳春雨”的三杯茶,沁人心脾、余味悠长。

一杯“红茶”温润党心

行业党建引领人才培养

助力产业提质

发酵出一杯醇厚香甜的红茶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制作工艺工序,使得绿茶在专业工匠手中发酵成具有鲜明武义特色的红茶,而高品质茶叶生产离不开专业工匠的培养。

“传帮带”用心培育

武义通过技能培训、擂台比拼、青蓝传承等方式,多维度培养茶业带头人、技能人才、茶二代等队伍。茶协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建在社会组织上的党组织,全面激活茶人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茶业协会有会员168名,茶文化研究会会员76名,行业党委党员57名。

作为党组织书记、行业党建导师,邓萍通过规范“三会一课”,积极开展党员创先争优等活动,引导茶企、茶农达成重质量、打品牌的共识。为推动武义茶产业走出去,县茶协每年组织茶企负责人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各种茶博会,千方百计找信息、找市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邓萍还瞄准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市场,连续多年到上海百佳茶馆拜访上海市茶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秋萍女士。辛勤耕耘终得硕果满枝,2018年上海——武义茶商茶企对接会顺利召开,武义“茶香”飘得更远。

随着许多“茶人”渐老,如何让“茶二代”顺利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为武义的茶事业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成为邓萍牵挂于心的大事。

经过调研,茶叶行业党委酝酿形成了一个针对“茶二代”的“爱党爱国爱企业”培训计划,邀请县委党校专家、县市场监管局、茶叶研究员为“茶二代”进行培训,并通过召开先进经验介绍会,到诸暨、景宁、松阳等地考察交流,逐渐在“茶二代”中形成比学赶超氛围。目前,武义连续举办了6届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并开设生活茶艺培训班,传承薪火、茶香四溢。“能为茶事业当好服务员、联络员,看到年轻接班人茁壮成长,是最值得我开心和欣慰的。”一席话道出邓萍肺腑之声。

“红管家”贴心服务

茶协与金融、法律、涉企部门、人才团队合作组建茶产业“红管家”服务团队,为茶叶企业提供各方面暖心服务,先后培育出龙头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浙茶集团、合众集团、华茗园集团、新洲茶业等茶企先后在武义投资注册。

行业协会年均培训茶叶技能人才500人次以上,带队考察市场20次以上。目前全县育有中国制茶大师3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浙江工匠1名、省技术能手3名,40名制茶师傅在武享受高层次人才待遇,中级职称以上农艺师15名,居全市农业行业第一、全省前列。

一杯“绿茶”升腾“科技味”

科技赋能茶产业链捧出一杯沁人心脾的绿茶

科技是促进茶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党委紧盯茶企研发能力不强、生产模式较为传统、茶叶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现实困境,通过积极搭建茶叶创新驿站、省茶叶首席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平台,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合作,先后开展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余项。

走进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只见数字化茶厂内机器忙不迭运转,茶香四溢。生产车间里,杀青、理条、回潮、做型、烘干等工序通过“U型槽”自动进行,温度、湿度等均由“数字”直接控制,一整套标准化加工流程下来,茶叶产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品质也越发稳定。

从以往“茶师傅”手把手掌控火候、把握程序,到如今一套机器“稳定出品”,数字化为茶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龙头企业带头实施数字化项目建设,开发“智慧茶园”、打造5G数字茶厂,推动全县建成茶产业省级数字工厂2家、省级未来农场1家,获评“茶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2023年亩均干茶产量达170余公斤,居全省第一。

在平台与企业双重创新的加持下,这片“绿叶”的“含金量”越来越足。自主选育“春雨一号”“春雨二号”两个国家级茶树品种,“武义绿茶”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全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5个。

同时,在四大茶类基础上,创新研发抹茶、茉莉花茶、桑叶茶、荷叶茶、绿茶精酿等产品,形成全产业链发展规模,被认定为“全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更香有机茶、骆驼九龙砖茶作为今年中国有机茶生产贸易合作会议考察点,向嘉宾们全方位分享展示了种植技术、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品牌建设等内容。

“此次成功协办机制茯茶国家标准样品宣贯会,不仅提升了武义县茯茶产业在全国茶叶行业的影响力,同时也推动了骆驼九龙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骆驼九龙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祝斌凯说,“武阳春雨走到今天,离不开行业协会的精准助力和鼎力支持。”

一杯“黑茶”重塑品牌价值

茶文化积淀特色产业品牌陈酿出一杯沉稳独特的黑茶

黑茶是时间的魔术,与武义茶文化历史一般回甘悠长,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武义的茶文化越发厚重,品牌价值逐渐放大。

“品牌化”核心守护,深挖茶文化资源。持续做大“武阳春雨”品牌,获评首批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中国放心茶推荐品牌、中华文化名茶,以及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名牌产品,2023年品牌估值25亿元。2023年“武义绿茶(武阳春雨)传统制作技艺”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与“黑茶制作”先后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出版《武义茶文化》《茶润武阳》茶文化书籍,在《武义报》开设《茶文化》专栏等,有效将茶文化资源进一步保存。

促进产、学、旅融合发展。推动实施壶山茶产业园、花田美地茶旅、万亩茶园、九龙山茶园和大圆塘茶园等重大工程,万达、华帅、增荣等“武义茶机”热销全国,更香“全茶宴”、“喜相逢”茶文化主题餐厅、骆驼九龙黑茶餐饮极具特色。

党建引领营造县域浓厚茶文化氛围。广泛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五进”活动。将茶文化融入教育体系,与学校合作成立毓秀茶艺社团,开设茶艺课程,培育了一批批知茶、懂茶、传承武义茶文化的“小茶苗”。开展“以茶为媒,共话城市之美”武阳春雨金奖茶品鉴会暨党建统领城市社区治理茶话会等活动,让武阳春雨走入家家户户。

一片“叶子”里不仅藏着“共富经”而且承载着人们“向往的生活”

“全县共有6万多人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和经营,茶产业是武义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武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茶香中,茶旅融合路径越走越宽。目前,武义观光茶园共有近2.3万亩,年接待茶旅游客超200万人次,万亩茶园、花田绿海、圆塘秘境等知名网红打卡点,拉上天幕、搭上帐篷,就能够感受自然的清新、体验亲子的乐趣。

武义创建了集科技示范、旅游观光、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更香有机茶示范观光园,内设观光茶园、采制茶体验、茶文化展示与加工示范等功能区块,打造适合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多种茶旅研学项目。

随着茶叶深加工不断迭代升级,产业链不断延长完善,“茶叶+”玩出了很多新花样:武义茶企和星巴克联名的抹茶绵云拿铁一经推出就备受消费者青睐,绿茶啤酒更是销售火爆。

山水田园诗画境,泉茶雅韵武川情。武义八山半水、四季分明,绿色的生态、悠久的文化,造就了武义鲜明的茶叶特色,也为武义茶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行业党委的领导下,武义茶产业将进一步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将“绿叶子”变成“金叶子”,走出一条特而优、特而精、特而强的绿色发展道路。

(来源:武义发布)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