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4.05万吨→136.45亿元→普洱

编辑:yzwi

“一两春茶一两金!”刚刚过去的春茶季,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茶季。普洱市春茶全面上市、茶香四溢,以名优茶为主体的春茶成了茶农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

今年以来,普洱市以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根本,在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基地建设、茶旅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进茶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截至4月底,全市茶产业毛茶总产量达4.05万吨,综合产值达136.45亿元。

擦亮世遗“金名片”

品质品牌“双提升”

“开山采茶咯……”今年4月初,随着一声声开采声,景迈山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茶采摘季,茶林里热闹起来。

“采茶一般只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采摘动作要轻,手指要向上提……”在景迈山古茶园里,“00后”傣族姑娘仙金手把手教游客如何采摘春茶。在她的指导下,体验采茶的游客从动作生疏到逐渐娴熟,将鲜嫩的茶叶摘下装入竹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仙金还教了游客一种“吃茶”方法,她拿起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将采下的新叶放进其中浸泡饮用。

“景迈山申遗成功以来,我们迎来了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不仅节假日,平日里都随处可见拍照打卡和喝茶买茶的游客。今年春茶季也比往年更加热闹,我想通过直播的形式讲好景迈山的茶故事和茶文化。”仙金是当地最早尝试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并推介景迈山的年轻人之一,她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到景迈山,体验这里的千年茶文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仙金一样的年轻茶农加入直播带货行列,通过镜头向世界推介景迈山,让古老的景迈山焕发了新活力。

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迎来金山银山。作为从景迈山走出去的上市企业,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将景迈山打造成全球茶人心中的“掌上明珠”。通过持续改良普洱茶加工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加快产品创新与研发,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为行业树立标杆,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更多茶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春茶季,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携熟普新品“澜沧熟普”亮相2024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以独特的“澜沧味”赢得现场广大茶友的口碑认可,“红”动线上线下,全方位展现了这个有着58年深厚底蕴的上市茶企的“老品牌 新活力”风采。

“除了参加有分量的展会,我们还以春茶上市及新品发布为契机,携手‘抖音’,联动新华网,在线上开展了近百场直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引爆‘春茶热’,短短一个多月实现销售额近2000万元。”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线上项目负责人方晓娟表示,澜沧古茶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古茶园和现代茶园面积共43.6万亩,打造了“景迈山”“普洱景迈山茶”等品牌,景迈山古树茶价格得到大幅提升。2024年春茶季实现稳产增收,截至5月底,干毛茶产量累计达1.3万吨,农业产值达10.85亿元。

传统技艺焕新光

民族品牌更出彩

第一道凤凰迷香(迎客茶),第二道糊米香茶(养生茶),第三道回味甜茶(送客茶)……端午节之际,火塘煮水普洱茶馆推出了仪式感满满的“银生三道茶”新品。

“这款产品是我们春茶季的收官之作,融合了非遗制茶技艺和传统文化,是一款独具普洱特色的伴手礼。新品刚上市就接到了大量订单,从5月29日起,我们已经开始排单发货了。”普洱市思茅区火塘煮水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燕婷介绍道。

2011年成立的火塘煮水是以自有茶山基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本土民族茶品牌。“一杯火塘茶传承普洱味”,火塘煮水的广告语背后,既有非遗技艺的传承,也有民族文化的发扬。通过10余年潜心研发,火塘煮水“翻新”传统技艺,把烤茶文化推向大众。

今年春茶季,火塘煮水通过参加第十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澜沧古茶2024普洱茶咖网络文化活动等,把传统饮茶方式和烤茶文化展示给了更多年轻人,在竞争激烈的春茶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在炭火的烘烤下,陶罐中的茶叶散发出浓烈的香气,沸水一注,茶香四溢。无论是展会上,还是在烤茶体验店里,体验和品尝过烤茶的客人基本不会空手而归。

“这个春茶季整体销售稳定,大大小小的订单有20万元左右。同时,我们注重在产品上推陈出新,通过项目合作,把非遗烤茶推到了上海的米其林餐厅。”徐燕婷补充说。

在普洱,凭借传统技艺把自主品牌、民族品牌经营得有声有色的茶企、茶人还有很多,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国庆乡的珍溢手工茶坊创始人胡存珍就是其中之一。

胡存珍是国庆乡田房村田房寨村民小组的致富能手,管理着四十多亩茶地,其中古茶树有6亩。在父辈的带动下,她熟练掌握了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并于2018年成立了珍溢手工茶坊,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品牌。

“春茶无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是一年中最上乘的,加上我家是坚持采用古法制茶,茶叶价格卖得还算不错。今年,仅春茶季的收入就有十多万元,古树茶可达1200元/公斤至1600元/公斤。”正在赶制客户订单的胡存珍难掩喜悦之情。

胡存珍本着做好茶叶初制品的初衷,在经营好自己茶坊的同时,毫无保留地把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教给周边的人,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一片茶叶撬动一方绿色产业,一片茶叶托起茶农“致富梦”。目前,普洱市茶园总面积达209万亩,综合产值450亿元,拥有2192个茶叶初制所,387户茶叶SC企业,20家规上企业,茶农人数111万人,茶农人均收入近7000元。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买好茶 上茶窝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查看

推荐阅读

评论

0条
发布失败,请检查您的输入。
您还没有登录
点此登录 取消
0